寒暑互易,时光流转,录适此前的高考经历,现在离杜适越来越近了。这些日子里,杜适在升学志愿上颇费些斟酌。寒假期间录适在家的一番话,就曾让他动心过。
“你想报的理工类,说来说去是那些搅脑子的死板东西。什么公式呀,推演呀,枯燥没意思。” 录适边说边摇头,“你看我的畜牧专业,跨上坐骑一个扬鞭,在无边绿草原上一奔就是十多里,来去由你,生活多浪漫,多让人遐想。你喜欢就报农医类,报我的专业,咱俩一块干。”
杜适边听,脑子里同时生出了迷人的静美画面,美极了。没有机械轰鸣,没有人头攒挤,没有喧嚣叫卖。那无垠的草原,湛蓝的天幕,雪般的云堆,多像是一幅醉人的静物写生画呀!偶尔风吹草低,现出群群牛羊在从容地吃草。马背上的骑者轻轻扬鞭,引吭高歌,脆亮的嗓音穿透苍穹,向天际遥遥而去。杜适只觉得这美景正在向自己招邀,自己恍然已成了那牧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天人合一。
倏然一个回神,画面没有了,又见影绰晃动的人面:爱迪生,弗兰克林,伽利略……,这一个个旷古绝才似乎都在朝自己点头。他随又想起家里收起蜡烛第一次装上电灯,打开开关,灯泡照亮全屋的那一刻,那豁亮美好的心情,仿佛爱迪生在向自己微笑;又仿佛见弗兰克林在向人类介绍他的避雷针;见伽利略在讲解地球自转。又一个疾转,眼前出现的是语文老师路介夫的面影,耳边清晰地响着他的话音,“你是该选报文科,走文学这条道路的,我不能保准将来你定会成为人物,但你的有利潜质是具备的……”。
这些音容,一个个在杜适的意识里出没。正想中,录适又出声了:“怎么?不愿来?那就再想想,你呀——” 他似乎看出杜适的心在摇曳,于是笑了笑扭转话头,“你的味道我知道。看过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偷着又去看第二遍。‘敖包相会’那首歌里的男声,别人还都不会,你就会了,在家里动不动扯开嗓子唱,你只当我闻不出你那份浪漫?想浪漫就报我的专业,到草原上来,那里的草原姑娘等着跟你对唱呢。” 说完,录适格格地笑。
杜适无言地一笑,心思还是落在了理工类。他想用行动去在理工科应试中取得成功。
见杜适不反应,录适起身拍了拍他肩头,“那好,志愿咋么报,主意你自己拿。无论你报啥,我都祝你成功。”说完,便去了妈妈屋里。杜适一人坐在桌边,不由又想起与录适同班的学生中,不乏有报考理工专业失手的事。“我会重复他们的结局么?”杜适这么想,“考题真会应付不了么?”他在心里摇头,他的习惯性的自信支持着他。
开学后不久,便到了高考前的“冲刺”阶段。这时,学校忽然传下消息,说接上级通知,本市三所中学要在应届毕业生中各遴选一名学业优秀的学生,作为当年去苏联留学的准预备生。也许是为防止学校以庸充优,埋没真才,所以又规定被遴选者仍须按章参加高考,只有考绩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才能正式列为留苏生,本年内由国家统一安排前往苏联求学。
经校方教导主任会同班主任和主要任课老师研究,杜适已被列入三人待选名单。消息传来,杜适抑不住内心高兴,回家讲给了妈妈。郁文听后高兴得很。
“这好的很,跟做梦一样。从咱祖宗辈到现在都没遇过这事呢。你拿纸去,给你爹你哥都写封信,让他们也高兴。”
“急啥哩,最后结果还没出来,这么早给人卖派,就不怕人说发飘么?”
“想那么多做啥,咱的是有啥说啥。你拿纸来,依我的口气写。先给你爹,后给你哥,两封信一阵阵就写完了。” 郁文的兴致一下上来了。
妈妈边想边说,杜适一句一句整理成文写好。不一阵,给爹的信就完了,再从头念一遍,修修改改直到妈妈满意。
下面接着写第二封,给录适。这封信里,郁文除说了这条好消息外,还讲了她的心思,“...你跟葆璋,两人在一起时候,别欺负人家,这方面你心里亮清就行了,可不敢做糊涂事。”
&n
凝眸最新章节九 落选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