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三十八 乡情(一)

本章节来自于 凝眸 http://www.lishu123.com/10/10693/
    录适从西宁畜牧研究所退休下来,落叶归根,回到汉中有一年了。他选在汉中安度晚年,故乡情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汉中温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人说汉中是小江南,从小在这里的他,有着切身的体会。回到汉中,他在离磨子桥不远的地方租住了两间二楼的农民房。同在二楼的,还有另一家客户。房主住在一楼,还养了条狗,狗窝就在一楼楼梯后面,一有生人去二楼,先得过狗这一关。录适和葆璋夫妇初来时,好费了一两天,给狗打发些吃食之类,和它熟了,上下楼才免了惊吓。房主对录适玩笑说,“跟它拉上关系,你这路就通了。”

    这是一座独楼,楼下四围是菜地,地里的田埂不宽,每下楼外出,得顺着田埂走出菜地,转一个弯去到街区。录适在二楼室外廊子的护栏上绑了个铁丝笼,里面养了只白兔,平时从楼下菜地里拾几片丢弃的白菜叶,喂兔倒很省事。自己喂养着兔,赏玩着小生灵,给来访的当年校友们夸示着,是一种陶然乐然的心境。

    这两天里,录适心里像温着个暖水袋。前些日,杜适从成都来信说,等开完会,在回京途中想来汉中看望哥哥。自从兄弟俩在汉中分手各自上学,几十年下来还没在录适家聚过。今天下午杜适预定要到,录适从清晨一直侯着和弟弟见面,记忆的闸门一开,幼时在一起的旧事便波飞浪涌在心头。

    晚上七点四十分,火车正点到站。杜适拿着黑皮夹走下车厢,跟在出站的人流后面。他隔着距离,目光往出站口方向扫视,青黄的灯光下,见哥嫂守候在站口的人群里,录适笑眯眯地搜寻着弟弟。杜适一个念头上来,装作没看见他俩,一派自然地走着,瞅机会眼光朝他俩急掠一下,好有一种美感在心里。到走近站口时,他几步跨过去,和哥嫂握在一起。

    车站外的广场上,成群的车夫在招徕乘客,录适拉着杜适的手,边走对葆璋说,“你去坐一辆,我跟杜适坐一辆。” 说话间,一个中年车夫蹬着车子来到近前揽活,录适给说了地点,一听车费,头一偏白了车夫一眼,“还当谁不知道该多少呢。” 拉着杜适就往别处走。车夫不急不慢地蹬车跟在后面,“你是两个人呢。” 录适回头扔给他一句,“两个人你就该那么要价?!”车夫陪笑说,“你看我这车上,白生生的坐垫,多干净。” 录适只是不理。走了不多步,忽然扭转身对车夫说“走吧!” 和杜适一起上了车。车上的杜适不禁心里暗乐,“或者是哥哥想了想,不该在千里来见的兄弟面前,为几个钱和车夫计较,失了气度。” 转而又想,“几十年不见,幼时的相互戏谑早已无踪。可是,若放在素梅姐面前,不定会被当做佐料,嬉笑大弟的‘啬皮’。” 从前他常见姐姐嬉笑录适,录适也嗨嗨嗨地陪着乐呵。

    离开汉中许多年,这次回来,杜适没想到故

    乡的街面夜景竟这样的宜人,和车流如织的北京相比,这里显得从容恬静得多。特别觉得新鲜的,是街心美丽的女交警:雪白的上装,腰束着皮带,头上白帽的款式,就像飞机上空姐戴的那种。她从容走动在十字路口,和蔼地做着手势,在路口乳白的灯光下,惹得杜适好生亲和感,他甚至有了这样的希望:车夫做点小小的违章,女交警过来指点,好听听她的地道的汉中女腔。可车夫哪知他这心思,车子一溜转穿过路口,将女交警甩在后面老远。

    “这里的夜景真美,有点像画一样。”他给录适说。

    “是么,你咋有这感觉?”

    “既不喧嚣,也不僻陋,是个过日子的好环境。”

    “你是在北京看多了繁华热闹,一到这里,忽然觉得清幽了是不?”

    “清幽倒不是,觉得这里的人比较从容,不像有什么在后面催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性。不过你的印象也许还是表面。日子长了,就会觉出人都在为生活为职业忙着,除非像我和你嫂子这样退了休的人。”

    到家时,已是晚上八点半。三人

    凝眸最新章节三十八 乡情(一)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dushi的小说凝眸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凝眸最新章节凝眸全文阅读凝眸5200凝眸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dushi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