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二五二章 宋金变动

本章节来自于 风流宋歌 http://www.lishu123.com/10/10910/

    一场声势浩大企图瓜分中国的战役,就这样毫无结果地,偃旗息鼓了……

    再说金国方面,完颜宗翰和金兀术一同回到燕京,而在金熙宗主持的国会之前,一人竟被五花大绑地推上大殿,完颜宗翰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信,留守燕京的高庆裔。

    完颜宗磐趾高气昂地亲自宣读了谕旨:“高庆裔,贪赃枉法,私售官爵,无视朝廷,按律处斩。”

    话声刚落,金熙宗道:“粘罕元帅,高庆裔原本你的部下,对朕如此裁决,你有何看法?”大殿之人无不将眼光看向宗翰,均知道此举是冲其而去。不知此言又会掀起多大的波澜。

    一切都冲自己敌对而来,是完颜宗翰从未遇到过的。此时宗翰看了看金兀术的举动,谁知其面无声色,事不关己。

    完颜宗翰知道此事金兀术已经默许,自己前来燕京,也一定是金熙宗等人秘密策划,此时自己强行出头,势必遭来同样的下场。思之再三道:“国有国法,高庆裔如何处置,不用问我。”

    完颜宗磐道:“既然如此,大殿武士,将此人推出去砍了。”

    看着高庆裔注视着自己,期待着自己的眼神,完颜宗翰一言未发,而高庆裔临死之前对宗翰和他秘议之事只字未提,宗翰对高庆裔更是增添了一丝感激之情。

    而接下来,金熙宗颁布了一系列旨意,使的大殿之上的气氛,一下凝重起来。废除朝廷的勃极烈制,改行三省制以相位易宗翰一派的兵权。免去宗翰的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职,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干之下。完颜希尹被免去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萧庆被免去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韩企先在太宗朝即已被召入京,任尚书右丞相。至此,宗翰及其心腹丧失了军权,又离开了他们所控制的华北、青徐地区,完全被架空了。

    明显地削藩之举,完颜宗翰听后气得紧握金刀,一度即将爆发。可惜殿上无一人反对,无一人支持完颜宗翰,自己一时的软弱找来的是金熙宗无休止的紧逼。金兀术依旧一言不发。

    大军远在青徐,此时身处他人地盘,完颜宗翰最终还是忍了,生平第一次忍了。而驻扎青徐的大军,改由金兀术执掌,封都元帅,梁王,至于河北金军,由完颜宗干接管。

    如此一来,金国顺利完成了军政大权的转移和交接,金熙宗开始完全掌控朝野。

    公元1136年底,洛阳也穿出一件大事,宋徽宗寿终正寝,亡故于后花园中。

    赵佶,若非生在帝王之家,若非登上帝位,将成为一名杰出的诗人、画家,即便在太平盛世,无强邻在侧,或许也可荣华富贵,安稳一生。赵佶将北宋的经济、文化推向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水平,而偏偏遇到了强盛的草原民族建立的金国,然宋徽宗赵佶无汉武之威,唐宗之才,终国破家亡,落得青史骂名。

    徽宗一死,德宗皇帝顿时乱了方寸,很快下旨召身在荥阳的张瑜返回洛阳议事。而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一封郭彧由洛阳发来的秘函。

    张瑜独自一人回到帅帐观瞧,郭彧作为张瑜留在洛阳的一颗重要棋子,目的就是掌控朝廷大局,其身兼侍中,宫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向张瑜及时禀报,而徽宗一死,朝野必然动荡,这时张瑜的确急于知道朝中的情况。

    郭彧书曰:自徽宗死后,德宗秘密召集了多名皇族旁系成员及朝中大臣于宫中,其中长沙侯赵玢,邯郸侯赵佘是其中最有名气之人,据宫中眼线回报,据说徽宗临死前几天曾留下遗诏,要对朝局有大的变动,可能效法前朝,设辅政大臣。分主公之权,望早作安排。

    看过信函后,张瑜将之付之一炬,心中暗想:赵佶呀赵佶,你生不敢为之,留遗书于后人,我张瑜在你健在之时尚且不惧,何况你今归黄土?不过皇族之人记恨自己甚至胜过金人,不得不防。

    洛阳,张瑜再次率军返回洛阳。不过此次仅带近卫军五千,大军交由岳飞代为管理,但兵符却是掌握在汴梁城隋坚手中。虽张瑜知道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錡等人皆为大宋名将,但实际军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张瑜起家的几位兄弟:秦风、隋坚、宋武、汉威等人手中。

    张瑜回家看望了父母,和白英、妲宜欢聚一堂,尤其是爱子张京,虽然年纪刚刚十五,但身高已七尺,体型匀称,知情懂礼,张瑜身为喜爱。两年之中,张京又是长进不少,郭彧、刘晋、赵澈等皆倾囊相授,更有白英将家传绝学授之,张京也颇为聪慧、懂事。更有一份谦虚之心,因而进步神速。

    张瑜侧头对坐在一旁的白英说道:“英啊,爱子如斯,你的功劳呀。”

    白英满怀笑意道:“哪里,妹妹妲宜经常在一旁辅助,不辞辛劳,和我二人之力,更有郭彧几位先生谆谆教导,京儿才有今日之成绩。”

    张瑜点点头道:“我有一件思索多日之事,还要和你、妲宜商量一下。”

    白英道:“夫君请说。”

    张瑜看着张京说道:“儿已长大,需要得到历练了,我想把他送到河东秦风所部韩世忠麾下,卫戍燕山大营。”

    白英听到张瑜此言,表情由微笑变成忧虑,说道:“如此苦寒之地,京儿恐怕……”而白英知道丈夫张瑜的脾气,说过的话很难更改,虽然也能体会丈夫的良苦用心,但毕竟爱子从未离开自己身边,将要前往遥远的燕山,心中确实不忍。

    张瑜道:“大丈夫志在四方,我张瑜的儿子决不能像宋皇族的子女一般,这一步终归要走,趁早不趁晚。京儿,你准备一下,三日后前往太原,到你秦风叔叔那里报到。”

    张京倒是十分爽快的说道:“儿听从父亲大人安排,只是不希望军中之人知晓我是您的儿子。”

    张瑜笑道:“很好,儿呀,河北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更是我大宋的咽喉之地,好好向秦叔叔和韩将军学习,去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我心飞翔ing的小说风流宋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风流宋歌最新章节风流宋歌全文阅读风流宋歌5200风流宋歌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我心飞翔ing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