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道:“你可知道你刘氏家族垄断商贸将会是如何结果?我大宋的商业命脉决不可系于少数人之手。”
刘婉儿微笑道:“大宋国之命脉掌握在大人之手,这农工商排在最后的商贸又为何不能呢?我方愿公平竞争各处商会会长一职,再者,时不我待,大人要通过慢慢恢复中原作为基地后再起兵北伐,恐怕慢中生变。只要大人同意,我刘氏家族愿倾全部财力助大人招兵买马一统天下。”
刘婉儿之言确实说道张瑜心中,通过郭彧上报的全国金银粮草收支表得知,此时张瑜所维系的洛阳北宋政权,由于关中、蜀中两大产粮大区稳定发展,粮草供给相对平稳,但中原百姓的并入,朝廷下大力气扶植补偿,致使国库存粮耗去五成,加上汴梁、徐州两次动用三十万以上大军征伐,国库粮草再次耗去两成,剩余粮草仅够国家一年之用度,已无力再行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同时,全国税负虽然稳中有升,但是新近抚恤并安置了二十万阵亡将士的家属,减免了中原新入百姓的税负,加上在黄河、长江两线布置的近三十万大军之粮饷,国库饷银已经告急。虽然徐州一战,缴获部分财物,但都只是杯水车薪。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力支撑。
思之再三,张瑜说道:“好吧,徐州、兖州、青州、淮南、南阳五州我即刻设立官商商圈,统筹各路商会,不过粮草、金银、盐务、漕运由官府统一管理征收赋税。”
刘婉儿道:“这个自然,那河南之地如何处置呢?”
张瑜道:“不设商圈会长,各方势力均可介入。”
刘婉儿笑道:“大人此举很是高明呀,河南乃九州之中心,制衡南北,辐射天下。如此形成自由贸易,确实可让各路商会相互制衡。不过大人可想?中原五州皆需河南之带动,此处商贸不振,他处如何能兴。我和父亲商议过,我方愿出三千万两白银最为竞争费用,只要大人将河南商会交予我等,我刘氏商会不再间领其他商圈会长之职。”
张瑜道:“莫非你们要退出关中、蜀中和荆州商圈?”
刘婉儿道:“都已经让大人担心了,我这样的小商贾还不得收敛一些。此三地,我愿意让出,以安慰大人之心。”
张瑜虽然不知刘婉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将关中等地到嘴的肥肉吐了出来,而选择了已经被金人蹂躏得不成样子的河南之地。不过不管怎样,如此一来,倒是省去张瑜很多麻烦,也将大大减轻张瑜对刘氏商会的担心。如此两全其美的方式,张瑜十分赞同,于是开口说道:“放弃三地,可是你们认真商议后的结果?军中无戏言。”张瑜再次确认一下。
刘婉儿道:“经商重在一的信字,在大人面前怎敢口出诳语。”说着将三枚有官府刻制的商会会长的官印放到张瑜的帅案之上。
张瑜见此,知道不会有假,说道:“既然如此,我将力促河南商会会长之事,不过此事还需向圣上禀报,你可静等答复吧。”
刘婉儿笑道:“那就不打扰大人了,小女子就此告辞。至于银两,还需将军派兵护送一下,三日后,将至荥阳。”
张瑜道:“好,我会派兵接应,请放心。”
有钱好办事,其实张瑜奖赏几次大战中有功将士的奏章,德宗早已批复,之时一切奖赏都只停留在口头之上,德宗让张瑜以枢密使的身份自行解决赏银之事,而至于封号,德宗一概同意。总之不要提钱,其他都好办。
其实张瑜要的就是德宗这句话,原准备从徐州之战缴获中抽出一部分奖赏有功官兵,但恢复民生之事太过紧急,银两全部调用,故这奖赏之事又再次搁置。
此次刘氏商会的资金注入,正合张瑜心意,当即以枢密使之调令将秦风、隋坚、宋武、汉威、唐云、岳飞等统兵大员及除郭彧外的文职大臣全部召集至荥阳。这是张瑜首次将各地军政要员聚集在一起,也是预示着此次会议的重要。
五日后,北宋政权的要员全部云集荥阳大营,几年未见的秦风、唐云、隋坚等人也是格外亲切。
张瑜端坐帅帐之上,左列文官庞飞、刘晋、赵澈、诸葛明、韩召;右列五官秦风、隋坚、宋武、汉威、岳飞;近卫两侧唐云、巍山分列左右。
见众人齐聚,张瑜起身说道:“诸位兄弟为国事操劳,辛苦了,张瑜在此谢过了。此次召诸位前来,有两事。第一,宣读朝廷之封赏。”
张瑜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多年之功得以收复中原,诸位文武劳苦功高,应得封赏。朕授命中书省和枢密院对有功之臣行使赏赐。”说着,张瑜将皇榜放置帅案之上,拿起一部公文展开宣读道:“中书省、枢密院拟文,陛下签署之对有功文臣之封赏,郭彧、刘晋、庞飞、赵澈、诸葛明、韩召赐子爵位,各赏赐白银三千两;晋郭彧为中书省右宰相之职,刘晋升尚书令,庞飞晋枢密院副使,其他人等司职各部尚书。其他文官晋升与赏赐由中书省自行下发。
下面是枢密院对诸位将军之封赏。秦风、唐云、隋坚、宋武、汉威赐伯爵位,各赏赐白银三千两;韩世忠、岳飞、王德、巍山赐子爵位,各赏赐白银两千两,晋秦风为晋州宣抚使,宣正大夫,统领河东诸路兵马;唐云晋中侍大夫,统领近卫诸军;隋坚晋齐州宣抚使,履正大夫,统领青州、兖州诸路兵马;宋武晋淮州宣抚使,协忠大夫,统领两淮诸路兵马;汉威晋楚州宣抚使,景福殿使,统领荆州诸路兵马;韩世忠晋中亮大夫;岳飞晋中卫大夫;王德晋翊卫大夫;巍山晋亲卫大夫;晋州其他将军均官升一级,按律奖赏。”
张瑜顿了顿道:“此次仅仅稍加赏赐,他日收复失地,一统天下之时,我自当奏请圣上,再大兴封赏。”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