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一那混球,收下她的时候说:“段某在六扇门多年,一直未曾收徒,因为段某不喜欢雄性,但女子多柔弱,也不适合随段某江湖飘摇。”
当时的小草还很乖巧,十分天真地问他:“师父是觉得小草虽为女子,却足够坚强,所以破例收下的吗?”
段十一慈祥地拉着她道:“傻孩子,怎么会这样想呢?为师是觉得难得遇见这么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十分合为师的心意,所以才答应的。”
从那一刻起,小草就知道了,她的师父是个畜生。
之所以没有申请换个师父,那是因为这厮虽然嘴贱,虽然经常泡在胭脂河两岸,虽然不遇大案子不动,但是他破案如神,被称为六扇门第一捕头,跟着他,可以学很多很多的东西。
为了成为正式捕快,小草决定,忍。
“段小草,跟他们一起去找人。”
正出神呢,去而复返的段十一就将一叠纸放在了她的怀里:“这些是路线,与其他十二个捕快分七路,沿着这七条线询问陈元徽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小草一愣,低头一看,纸上画的是路线图,从眠花楼到陈府之间的路线有三条,眠花楼到其他地方的路有四条。段十一将整个路线中可能藏人或者可能有目击证人的地方,全部都标了出来。
心里微微一震,小草有些傻眼:“好厉害…”
段十一翻了个白眼:“少废话,两人一组,快去!”
十二个捕快是六组,两人一组刚刚好,小草拿着自己那一张地图,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转身去把大白牵出来了。
大白是段十一半年前从街上捡回来的狗,原先瘦得只有皮包骨头,现在跳起来已经可以将她压个全身骨折。鉴于没人跟她一组,她还是和大白一路吧,好歹狗鼻子灵敏。
六扇门大门打开,捕快四散,李二狗看着这阵仗,冷哼一声道:“大题小做,保不齐人家只是去谁家里做客了。”
总捕头哈哈笑了两声:“小段段的直觉可准着呢,走吧小李子,咱们去抓燕无衣去。”
李捕头干笑两声应了,撇嘴看了段十一一眼,点头哈腰地跟着叶千问出去。
大白牵着小草狂奔在希望的田野上。
她抽的这张图是从眠花楼出发,沿着胭脂河下游走,直到城郊的地方。大白一路上跑得特别欢快,舌头吐着爪子扬着。小草一路上拿着画像问人可否看见陈元徽,有个老太太坐在后院门口抿着针线,眯着眼睛瞅了半天道:“来帮穿个针,回忆一下。”
小草连忙松开牵着大白的绳子,拿过针线,费劲儿地将线穿过针孔。
“哦,想起来了。”老太太将穿好的针线拿回去道:“三天前有穿着这铜钱纹样儿衣裳的人经过,不过是喝醉了被人扶着的,一路往那头去了。当时出来倒夜香,正巧看见一眼。这人长什么样儿没仔细看,衣裳倒是有印象,这纹样儿要绣好久呢,肯定很贵。”
小草大喜,朝那老太太一鞠躬,正转身准备往那边跑呢,低头一看,大白不见了!
四处看了看,右边巷子口还有撮儿狗尾巴毛,小草大喊了一声:“大白!”
“汪”的一声,尾巴毛甩得很欢快,但是大白没回来。
小草好奇地想过去看看,穿针线的老太太连忙拉住她:“哎哎,指的是另一边儿,别走反了呀。”
“可是的狗…”小草指了指前头。
老太太瞅了一眼,哼笑一声道:“狗放了绳子就是不听话,那头放的是粪罐子,去帮牵来,这一身好衣裳,可别弄脏了。”
想想好像也是,虽然她这一身捕快行头还是个白边儿的,但好歹也是官服啊。
于是她就站着,看着那老太太将大白拉了回来,接过绳子还开心地给人家说了一声谢谢。
转头拉着大白就打算走,段十一那狗娘养的突然就从天而降,手里的纸扇“啪”的一声拍在她的脑门上。
“脑子里装的是白菜啊?”眼里含怒,他伸手就将大白放开。大白也头一回没扑他,立马就朝刚才的小巷子里跑去了。
这什么情况?
小草捂着脑门,看着段十一朝那巷子里跑,也只得跟上去。旁边的老太太看着段十一,愣了半晌才跟过来喊:“这位公子,那头脏啊,们可别去!”
段十一置若未闻,跟着大白去那巷子口上站着,皱眉。
空气里浓浓的臭味,熏得小草抓着段十一的衣裳直翻白眼儿。老太太没撒谎,巷子是个没出口的,里头就放着三个大粪缸子,估计是备着浇田的,两个缸子盖着木盖子,一个缸子打开,里头的东西看一眼就可以让人一天不用吃饭。
“为什么骂脑子里装白菜?”小草捂着鼻子,茫然地问。
段十一转头,看了那一脸无辜的老太太好一会儿,打开扇子遮住口鼻:“没事,为师就是随口骂骂。”
小草:“……”
老太太又好心替他们将狗绳子牵回来,大白还在对着那粪缸子狂叫,也不知道是想吃还是怎么的,执念颇深。
段十一跟着老太太出了巷子,看了看她坐的后院门,笑着问了一句:“您背后是哪户人家啊?”
老太太瞅着段十一,很是乐呵地道:“这是周家。”
“哦?”段十一道:“可是周永健周公子府上?”
老太太一顿,多看了段十一两眼,又看看小草身上的官服,乐呵呵地道:“老身年纪大了,不记得少爷全名,大概是吧。”
段十一摇着扇子笑:“您看起来也不过四十有余,哪能叫年纪大了啊,还只能称一声夫人。”
女人,只要是上了年纪的,都喜欢人家夸自己年轻,无一例外。这五十岁的老太太听段十一这么一说,立马就真乐了,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纳鞋底一边道:“哎,岁月不饶人啊,想当年刚来这周府当奶妈,才二十多岁呢。”
小草拽着大白站在一边,段十一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就跟这老太太一直聊天。到最后老太太还干脆就叫人多搬了两个凳子出来给他们坐,让他俩陪她纳鞋底。♂手机用户登陆 更好的阅读体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