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 爱女失踪(6)

本章节来自于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7/117445/
    近些年,大家不再死守在家,去侍弄那不打粮食的几分薄地,纷纷外出务工,靠技术或者靠劳力挣钱。董婶眼红,也要出去,几次三番找三嫂说情,要三嫂带她出去。三嫂晓得董婶的厉害,哪里肯带。一来董婶虽说身强力壮,但毕竟岁数大了,一旦有个闪失,谁负得起责任?二来董婶太能骂,她要万一在工地上撒泼,大家还想不想做事?三来董婶儿女们也不肯,事先跟三嫂打了招呼。在农村人眼中,董婶算得命好的女人。两儿一女,又各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可谓人丁兴旺,福气满堂。儿女们需要父母留家照看孩子,坚决反对董婶外出。董婶见三嫂不肯带她出去,转而求其次,硬将根叔塞给三嫂说:“狗日的娟,不要你婶去,婶认了,你要再不让你叔去,婶可就从你老汉你妈头上开骂了!”三嫂没法,征得董婶儿女同意后,答应了她。

    董婶一个人在家,照看着六个小不点儿。亏她能干,一个人带六个孩子,竟还种了全家族十多口人的田土。非但如此,她还把三个儿女连同她自己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任你随时去她家,你都会发现,尽管她家六个小孩,但她家却总那么干净、整洁,绝不像一般农村家庭那样鸡粪满地,柴草乱堆,又脏又乱的难以下脚。

    董婶照看的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最大的叫玉梁,十一岁,和玉竹同年、同学;最小的玉甜不过四岁,刚上幼儿班。董婶一向相信棍棒之下出好人,她的三个儿女既不作奸犯科,又都孝顺老实,就是她这样教育出来的。记得她家老二小时调皮,她曾把他绑在凳子上打,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又搬去江边,扬言要将他沉江,吓得老二以后再也没敢犯过事。为了管住六个小家伙,她更是变本加厉,将棍棒教育发挥到了极致。孩子们一见她生气动怒,状如疯狮,便都跟上杀场似的,战战兢兢,惶恐惧怕,等闲谁也不敢犯错。但孩子就是孩子,不犯错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她这种法西斯教育之下,孩子更容易形成阳奉阴违,背后使坏的畸形性格。大孙子玉梁就是这样,当着奶奶的面,他是个乖得让人心疼的好孩子,但一背着奶奶,便好吃贪嘴,又偷又摸。董婶的这种教育方式,更造成了小孙子玉甜性格极度内向、孤僻,像得了自闭症似的。

    而董婶自己的情况也很是不妙。她要强了一辈子,什么地方都好打肿脸充胖子,身体早落下了病根。那病一犯起来就异常凶险,她已好几次险些丢掉老命,正不知她还能如此折腾几年。

    三嫂抬头看时,见前面十来步远,董婶正挑了副空担子站在路边,笑吟吟地朝这边张望,忙强笑着快步走上去打招呼:“婶啊?哪里来?回家去么?”

    “去县城卖了些菜,回来顺便接这六个小鬼崽子儿!”

    董婶攘了攘蜷缩在她身后怕见人的小孙子玉甜,三嫂这才见她身后原来还有六个小家伙。

    “婶,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哈!”

    “硬朗妈个屁!不行了,大不如从前了!你是不知道,你婶有妈个心慌的毛病,一发作起来,心子跳得像要掉下似的,要人老命!”董婶大摇其头道。

    董婶外表精壮强悍,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三嫂还真不知道她有这什么“心慌”的毛病。这病在医学上叫心动过速,跟她那超负荷运转的心脏出了毛病有点关系。

    “娟,是为玉竹和玉树的事回来的吧?”

    三嫂点点头,表情难过:“也不晓得那死丫头去了哪里!”

    “娟,说句不该说的话,你可别不高兴!你妈老汉年纪大了,自身都难保的人,还谈什么管教玉竹和玉树?依你婶看,你家几妯娌真该商量商量,轮流留个人在家服侍老人才对!你不晓得我们这些老家伙留在屋里头的难处,有个头痛脑热的,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说什么管教儿孙,自己都快管不了咯!还记得前回你妈晕倒吗?哎哟,你妈脸色那个白哟,跟个死人脸似的,吓死人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杜静的小说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最新章节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5200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杜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