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嫂做媒陈家大争议
春节临近,洛江河畔的人们忙忙碌碌地置办各种年货,处在一种迎新辞旧的喜庆忙碌之中。陈新人的家电生意比以往更旺,购买家电的顾客此去彼来,每天从早上一直忙乎到晚上,尽管老头子陈寿河和老婆子谭妈也在帮忙迎候顾客,但有时忙得连吃饭都没功夫。生意兴隆,也就是财源兴旺,父母子三人自然高兴,但高兴中也夹杂着忧郁,儿子陈新人对顾客满脸笑容,热情周到,但顾客离去的短暂间隙中,那种心事重重的愁容又浮现在脸上。他几次向佳晶请求复婚都是失望而归,甚至补偿了她的15000元经济损失也得不到一点好的信息,他似乎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就在这种心烦意乱中,他想起了前些日子曹嫂替自己介绍对象的话:
“新人啊,我说的这个女子姓鲜,二十三岁,人家结婚只一个月就离了,人才也不错,很漂亮的。你要是有福气,就争取把她娶过来,我来做介绍人。
正当他想入非非时,突然,打扮妖艳的曹嫂子来到店前,他连忙招呼道:
“曹嫂,你好,进屋里坐。”
“曹嫂子,快进来,我有话要问你呢!”谭妈也高兴地叫着曹嫂子。
曹嫂子三十七、八岁,是文革时期的大队文艺宣传队的主演。她细长的身材,蛋形的白脸上微泛红光,一笑两片薄薄的唇边露出两排齐整的牙,尤其是当中上面两颗镶上了黄壳壳的金闪闪的门牙,格外吸人眼球,脑后乌黑的马尾辫快要接近她那圆圆的臀部。她身着红缎子棉袄,从领口可看出内面水红色的毛线衣,下穿绿色灯芯绒棉裤,真是农村人所赞扬的“红配lou(绿),看不足。”她满面春风地摇摆着杨柳腰,像一朵彩色的云飘进了陈家商店,也给屋里带进了浓浓的香脂油气味。人还没落座,嘴里便甜甜地叫道:
“大妈,陈伯伯,新人,你们好!” 又扭头观了观满屋的家用电器,笑嘻嘻地说,“你们陈家发了,发大财了,恭喜你们啦!”
“这也算发?这只是刚起步!不过,也是托曹嫂子的福……”新人恭维说。
“新人,你听我说,”曹嫂子抬眼看了一下谭妈,又瞥了瞥陈老书记,附在新人耳朵旁低低地说,“我给你介绍的这个姓鲜的姑娘虽说是离了婚的,但人家只结婚一个月就离了,这鲜姑娘现在还是处女呢!”她说完又用一双媚眼瞅着面前这个也是离了上十年婚的还比较年青潇洒的目前很有钱的陈新人。
“哪有这回事?”新人看着曹嫂笑着说。曹嫂又把嘴巴凑在他的耳旁说:
“我跟你小弟弟说明白点,这鲜姑娘是我丈夫的一个远房堂妹,出嫁后一个月里,那男人虽和鲜姑娘睡一张床,但两人就是干不成那夫妻间甜蜜的爽心事,那鲜姑娘急得揪心,像久旱的苗田渴望雨水滋润,可那男人就是太无用,两人在床上,鲜姑娘越急,可那男人却越比那棉条还要软。鲜姑娘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回娘家直哭,还是在母亲的死死逼问下才说出实情。那男的确实无用,一点都不像你,有雷公扯闪、风暴雨狂那样猛烈的本事。”曹嫂子到底是那时候文艺宣传队的主演,说起话来像在表演节目那样语句流畅、有板有眼。
“曹嫂子,你说别人,怎么扯到我的身上。”他笑着说。
“我是说你什么都强!”曹嫂子瞅着他说。
“曹嫂子,你刚才所说是真实的?不会是戏耍我吧?”
“我曹嫂子不会说谎的,如果你娶了她,新婚之夜你就知道了,到时候可要好好谢我呢!”她又做了个鬼脸,向店里四处的电器看了看。
他们两人的对话虽说声音低,但谭妈是个有心人,偷偷地在旁边听了个一清二楚,也抿着嘴在暗暗地笑,心里也十分高兴。
陈新人前几天心里对这鲜姑娘只有一点小意思,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第66章 曹嫂做媒陈家大争议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