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热于高中
时间过得飞快,初中三年级的新课教学已经结束了,洛江中学同其他学校一样,进入了紧张的中考备考复习阶段。赵校长同秦小恒一起参加了镇组织的中考备考会议,回校后立即向全体老师作了传达。两位领导都要求老师们发扬苦干精神,按照拟定的中考复习计划认真组织学生复习,教研组组织好复习公开课,课后要有评论,有探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考必须重视,此次中考的成绩,是衡量新生的洛江中学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考上了多少中专生,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显著标志。
为什么此时的农村初中中考,将考上了多少中专生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显著标志?这得还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说起。
在此时,作为农村的孩子,一旦考上了中专,也就意味着脱离了那世代相袭的“口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生活,就可以转商品粮户口,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吃皇粮的前途无量的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这就是先就业再生造,比读完高中再考大学就业要实惠得多,显然,这是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之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现钱不抓,不是行家”。而报考高中,有的学生真担心是否能考上高中,更担心是否考得上重点高中;即使考上了高中,还得三年后再考大学,也要担心是否考得上大学,而高中三年的学费生活费等也是一般农村家庭沉重的负担。而报考中专的,如果考不上,还是可以读高中。显然,报考中专即实惠又优惠,所以,大多数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报考中专。 诚然,也有一部分成绩优秀而有鸿鹄之志的学生,对报考中专不屑一顾,他们仍然选择报考高中,但这类学生毕竟是很少的。
中专走俏,其势很旺,因此,报考中专成了大多数学生的热门首选。教育部门当然要控制这种不平衡的局势,采取了中专报考名额限制,给各个学校下达报考中专的人数,即按学校考生总数的约8%的比例分配报考中专名额。而教师的子女可以优先报考中专,这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尊重,也是教师地位不断提高的又一种标志。洛江中学分配的中专指标不到二十人,其余的考生只能或情愿或不情愿地报考高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弄到一个报考中专的指标,绝不是容易的事。很多学生家长们不惜把脑袋削尖了去钻空子,走后门,想方设法给孩子弄到一个报考中专的指标。而学校的领导和毕业班的班主任不得不认真权衡利弊,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和学生的个人实际能力出发,来决定考生报考的类型。
学校决定,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动员其报考高中,将来进入大学生造。但这类学生中如果家庭比较困难的,且本人愿意报考中专的,也可以考虑其之要求。对报考中专的学生,要认真筛选,平时成绩要求是中等偏上至上等,有特出要求的,最低成绩也得是中等。为确保学校此次中考胜利,所有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都不得在报考中专的名额筛选上徇私情、开后门,一切以学校利益为重,从学生个人实际能力出发,绝对不允许成绩不好且明显考不上中专的学生拥有报考中专的指标。
为了确定报考中专的学生对象,也为了使其他没能报考中专的学生心服口服,学校认真组织了中考模拟考试,题目是在市重点高中弄来的。模拟考试后,三个初三班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一起研究了报考中专的学生对象,初选18人,即每班6人。但恐怕有特出情况,暂不公布。
模拟考试后,很多学生家长纷纷搬人来到学校,要求自己的孩子报考中专,有找赵校长的,也有找秦小恒主任、邹万海主任、左贵庭主任的,三个毕业班班
主任秦小恒、何桐伟、左新华的寝室门也快要踏成马鞍形,诚然,这些所求之家长中也包括那些搬其他老师出面再求领导和班主任的。秦小恒既是班主任,又是学校教务主任,找的人也特别多,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他都一一谢绝,为此,他得罪了一些家长甚至几位老师。妻子陈爱琳也曾说他太死板,不会办事,他只是笑笑。
晚上,洛江小学吴老师来到中学,径直来到秦小恒寝室,秦小恒热情地请他坐下。他一副憨厚的面容,向着秦小恒笑了笑,说: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第67章 中专热于高中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