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儒扬一听,这出句绝妙:“鱼”“羊”二字合起来,是新鲜的“鲜”字,再音是“冼”,乃“稀少”之意,一字二音双意,真不愧为相爷。()他正默神,忽听到一个丫环在门外对二小姐说:“小姐好福气,大小姐荐来一位才貌双全的二姑爷,正在东楼,老爷要用对联招亲呢!”汪儒扬循声望去,见西楼有女子身影从窗边掠过,下联便出来了:窗前女子,好者好之。老宰相一听,连声叫好。联中“女”“子”二字合起来,是美好的“好”字,再音是爱好的“好”,喜爱之意。也是一字二音双意,属工整合字的佳对。老宰相高兴地说:“儒扬真佳婿也!”
太爽了哇!方峰海大叫,凭着一副对联就找到聊一个好媳妇!臻是花的来啊!他大声笑着,好像是他找到了老婆一样的。
孙老师说,这就是真才实学啊!你要是哟哦这样的水平,那找徐福一点问题也没有啊!还有个林小姐妙联逐西宾的故事哩……林员外世居林家村,府中庭院幽雅,膝下儿女一双。()林翁家财富有,女儿林秀茂饱读诗书,文墨颇佳,年方十八,待字闺中。儿子福华年仅十岁,林翁请得一叶姓教师担任西席,在家授课。叶先生能诗能文,擅于启蒙。但性好渔色,不甚安分。叶先生教授蒙童之余,窥见内室林小姐青春俏丽,美貌如花,不禁神魂颠倒,遂生非分之想。一日,庭院的竹树长出笋尖来,叶先生灵机一动:有了,我何不如此这般,试探一下林小姐对自己的态度?想好了以后便对福华说:“我出一个对子给你,如果对不上,你就拿去让你姐姐对说罢取过纸笔,随手写出上联。联曰:竹笋初标,几时至得林秀茂?十岁蒙童哪能对对子?福华只得拿到姐姐处求助。大小姐林秀茂一看便知叶先生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在纸上对出下联曰:梅花始放,何曾轮到叶先生。并嘱其弟送回。♀看到这样的回应,叶某人情知小姐无心于己,但又不甘心,总以为如果假以时日,弄点情情义义之类,小姐很可能回心转意。岁月如流,不知不觉间又是冬去夏来,炎热难耐,叶先生也情难以耐。想起林小姐的音容笑貌,他又故伎重施,再拟一联,命福华带给其姐姐。联曰:林密山深,问樵夫从何下手?叶小姐一看,啊呀,这家伙越来越放肆了!看来不断了他的路子他是不会罢手的。()好吧,叶先生,你就休怪本小姐无情了。想到这里,林秀茂小姐挥笔对出下联,曰:鹰猛犬智,促狡兔即刻离窝!她还吩咐福华:你拿去给叶先生看,叫他照着办吧。对子送到叶先生那里,福华把小姐的话一说,叶某人大吃一惊:这不是让我卷铺盖走吗?林府的这份西席教务清闲,束修也就是教书工资优厚,且房舍舒适,食宿均佳。这个“窝”他实在不想“离”。可是,林小姐语意决绝,毫不留情,倘若自己死皮赖脸,硬混下去,西席的颜面何存?迫不得已,叶某人唯有找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向林员外辞去教席,卷起铺盖“离窝”了。
这个家伙也是太好色了,放肆!蓉蓉猛然地说。
惠泽就是自己找的麻烦啊!黄老师笑,你安分你教你的书,就没有事了,自己找的啊。还有……节气联,也很有趣的啊:明代江南有一位进士出身的知府,颇有文才,善对联。一日,他出外郊游,有一位农民手扶犁杖,在道旁出一上联求对: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知府沉思片刻,对出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大寒。()农夫听后,连连点头,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妙!”相传投降清人的明代大臣洪承畴在“谷雨”这天与人对弈,随口吟一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弈者续道:两朝领袖,他年何以辨清明。巧用“清明”,一语双关,讽其失义折节,意味深长。♀清人叶初春在广东做县令时,贪赃枉法……
正月十五观灯这天,一灯棚挂出一联:霜降遭风,田野难容老叶;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用节气和节日特点,嵌姓名,指桑骂槐,痛快淋漓。另一副节气联就更有意思:霜降如小雪;春分不大寒。
这幅对联将四个农时节令和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和妙的啊!罗明说。
这就是艺术啊,孙老师说,还有学童对狂秀才的趣事:从前,一狂秀才到一学塾高谈阔论,要先生出来与他联对。先生怕惹事非,闭门不出。()只见秀才出言辱骂道:稻梁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有位学童看不惯,便愤然与其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上联说稼禾,下联对书名,尤其是句末的”老子”,一语双关,既作书名,又回敬狂秀才,博得众学童哄然大笑。狂秀才在一片哗笑声中狼狈逃窜.
这二个学童很有才华啊!有2很正义!蓉蓉评价的说。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黄老师说,向你们就不错啊。
方峰很爱说,我们与这些学童比起来就差远了。
你们有你们的优势啊!黄老师笑,我再说一个下棋的对联,很有意思的:退休教师老王、老张棋艺相当,又都擅长撰写对联,两人常在一起切搓棋艺、联艺。这一天,两人又在路边下起棋来,围观者甚众。只见老王、老张杀得正凶,难分胜负。老王这时联兴大发,信口出一上联:棋局如战局,九十步步步慎走;老张不甘示弱,张口即对:用兵要惜兵,廿八子子子当心。()还有:某年春节,某报社的几位通讯员凑到一块,议论起某报的不正之风,人人愤慨无比,便共拟了一副讽联:名家自是名作,拉拉拉拉,发发发发,发了又发,篇篇发;凡人定出凡品,推推推推,退退退退,退罢再退,件件退。还有乐天派的三幅对联也很有意思啊……解放前,某甲独身多年,工作之余与琴棋书画相伴,无虑无愁。每年春节都自拟几副妙联,不落俗套表述自已的人生哲学。张大眼睛看三界;关紧小门守一统。横批:我在此嘻嘻哈哈日月;磨磨蹭蹭生涯。横批:一隅穷乐;三生无缘结红颜,看冷当空日月;半世有意守纯贞,奈何陋室寂寥。横批:留不住来去。
这个人很值得同情的啊!蓉蓉说。
是呀!一个人过日子,还算是好的想得开啊!孙老师说,作作对联说说心里话,这也是一种排遣啊。不然人要闷出病来的啊。
方峰海闻,黄老师,你说的唐宋八大家,是不是有一个韩愈啊,你在前面说了一句的。
是的,有他的!那也是一个能干的才子啊!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啊!罗明说。
我可以给你们简要说一下好了。黄老师将那盘子里的最后一个月饼吃了下去,说。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也就是今天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现在已经得到考证,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也是一个神童啊!罗明说。
黄老师笑。有天分,同是他很刻苦啊!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山阳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