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七章

本章节来自于 1884光绪中兴 http://www.lishu123.com/12/12808/
    南书房内,张彦满面忧愁地来回踱着步,而一旁醇亲王、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四位主政大臣同样是愁眉不展。冯子材受伤的消息实在有些出乎张彦的意料,原本历史上冯子材是在1885年初率军进入越南,而张彦却提早了一年让冯子材参加了中法战争,并且还是在最前线的谅山一带,极有可能是这一变动使得历史偏离了张彦所知道的轨迹。

    “皇上,为今之计就是赶快另选将领啊!”彭玉麟说道

    “这个朕也知道,可目前派谁去好呢?”原本中法战争是靠冯子材打赢的,没了这么个历史人物张彦真不知道派谁去才好。

    “要不,让老臣去吧?”左宗棠站了起来。

    “不行!您老要在京好好养病!”历史上左宗棠是在马尾海战之后,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但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身体过度操劳最终于次年七月去世,张彦可不想失去这么一个能臣。

    “那不如派刘铭传前去吧?”李鸿章发话道,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淮系的将领。

    “还是不可”

    刘铭传字省三,庐州府合肥人,起初靠贩卖私盐起家,后投靠曾国藩,并依靠镇压捻军和太平军成为清军将领,颇有才干。原本他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张彦总觉得不太放心,改变历史的苦头他算是吃到了,可不能再乱来了,而且刘铭传还有其他的任务要做。

    张彦痛苦地挠着脑袋,冯子材这一受伤让他原本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除此之外还有越南那的黑旗军要考虑,原本黑旗军是接受冯子材指挥调度,这会儿突然换了个将领,对方服不服气还很难说啊!

    “诶!”一想到黑旗军,张彦突然来了主意“将领我们别派了,就让黑旗军的刘永福接替冯子材吧。”

    “不可!”李鸿章和醇亲王几乎是同时反对道,李鸿章说道“这刘永福可是犯上作乱之人,直到最近迫于法军的压力才归顺我大清,这样的人让他来接替冯将军的位置是万万不可的!。”

    刘永福字渊亭,原是三合会成员,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郑三领导的叛军,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叛,后来被清军击败赶到了保胜(今越南老街),是被清朝通缉的人物。刘永福率部逃至越南后,开山设寨辟田屯兵,成立黑旗军,长时间的经营后人数增至数千人,成为越南地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同治十二年,由于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他应越南国王要求,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被越南国王授予三宣副提督之职,并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光绪九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企图进犯广西。刘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黑旗军大胜,毙法军司令李维业以下数百人。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后又被当时还活着的慈禧授予记名提督的官衔归入左宗棠湘军系统,至此刘永福的身份算是彻底洗白,从“反清义士”变成了“帝王爪

    牙”,不过由于其原来的身份朝廷里对他的质疑声一直存在着。

    “这又怎样,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觉得刘永福可以,就这么定了!”对于刘永福张彦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算不上什么忠臣,但绝对是个名族英雄。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时期,刘永福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但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最终部下大都战死。直到晚年刘永福依旧以抗击外辱为己任,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民国总统黎元洪就曾评其为“钦州渊亭,国之宿将!”

    “不过历史已经改变了,光靠一个刘永福似乎不够保险,还是要派些人去才行啊”张彦心里思吋

    1884光绪中兴最新章节第七章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宅司吾的小说1884光绪中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1884光绪中兴最新章节1884光绪中兴全文阅读1884光绪中兴52001884光绪中兴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宅司吾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