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的郊外的一座荒坡上,旌旗招展,一面巨大的黄龙旗被竖在了最高处,此时大清年轻的皇帝和他的一帮大臣们正在这土坡之上。
张彦来到这荒郊之外,其实就是为了试验一批最新的武器,不过这批武器却不是从欧美购置过来的,而是由张彦自己设计的。张彦还未穿越的时候,就是在云南、缅甸、老挝一带偷运毒品,经常接触到各色的枪支,从美制的m4到苏式的ak各色枪械都有涉猎,张彦甚至还使用过一把民国时期的中正步枪。中正步枪是中国抗战时期主要的制式武器,他的诞生起初是为了解决民国时期步枪品种混乱的状况,自一九三三年的制式武器会议之后便以德国二十四式毛瑟步枪为蓝本开始制造这一新型的步枪,并以当时的领导人蒋中正命名。当时的张彦对这把有着巨大历史意义的步枪可以说是爱不舍手,甚至还为此专门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工艺,而这批张彦设计的武器里就有这种中正步枪。
张彦拿起手中的望远镜,土坡不远处正有一队士兵站着,而他们手中拿着的就是张彦设计的新式步枪。虽然说大清经过十几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也有对德莱赛步枪、夏普斯步枪、m71式步枪等多种枪械生产和维修的经验,但张彦所提供的毕竟是跨越几十年的设计,即便有张彦的图纸,在生产上依旧有许多难以跨越的难题,例如在步枪的撞针和弹簧生产上就存在很大难题。在这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天津机器制造局在接到张彦的制造指令后,通过两个月的艰难研究终于批量生产出了这种步枪。只是枪管用刚有些软,容易磨损,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清朝的冶炼技术还比较落后,一时也急不来。
队伍的一头,科尔笔直的站立着,他突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吼道“预备!”随着这一声令下,士兵们抬起了手中的步枪。“瞄准!”士兵们平端着步枪没有一丝的晃动,科尔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吼道“射击”,“啪啪啪”一串清脆的响声之后,子弹纷纷击中了远处竖立的靶子。
“怎么样科尔?”张彦握着手中的步枪,对收队回来的科尔问道。
科尔行了个军礼说道“长官!这简直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步枪!甚至比我们国家造的还好,设计它的简直就是天才!”
“呵呵!”张彦乐呵呵的笑着,心里却嘀咕着“靠!不就是你们德国人发明的嘛!”
“你可知道这步枪就是由皇帝陛下设计的!”一旁的李鸿章说道,现在的他可是彻底佩服起这个年轻的皇帝来,不但有雄才大略居然连洋人的东西都懂,简直是旷世奇才,让他不禁觉得大清中兴有望。
“真的!”科尔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一个会说英文的清国皇帝已经让他惊奇了,而一个会制造先进武器的皇帝便是在欧洲也是绝无仅有。
“好了好了!”张彦立马扯开了话题,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要是被科尔这个职业军人武器专家细问起来非穿帮不可“抓紧时间,科尔你还是先去试验另一种武器吧!”
“是!”科尔行了个军礼便转身下了山坡。
“皇上!新式步枪已经生产出来了,试验也很成功,那就请陛下为它命吧?”李鸿章说道。
“就叫他中正步枪吧”张彦想也没想的说道。
“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好名字!”李鸿章称赞道。
张彦笑了笑,看向了远方“蒋光头,我可没把名字改了,也算对得起你了!”
六月中旬,气温逐渐升高,北半球开始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大清的南方更是热浪袭人,而在福州的马尾港内,一位光着膀子的年轻人却顶着烈日指挥着四周的工人,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散发着亮闪闪的光泽,挂着微笑的脸上则透着青春与自信来,那人正是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邓世昌。原本历史上的邓世昌此时应该呆在筹建中的北洋水师里,可由于张彦的出现搅乱了历史的剧本。为了抵御法国海军的侵扰,张彦将邓世昌派到了福建
1884光绪中兴最新章节第八章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