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九节 再一次兵败邙山

本章节来自于 刀尖上的大唐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420/
    

    河阳大战告一段落,以唐军全面胜利而落下帷幕。品 书 网

    在河阳大战中,唐军在实力相对弱小的不利条件下,发扬了敢于拼命的革命精神,打败了叛军,艰难的扭转了极为不利的战略态势,可谓彪炳史册。

    作为整个行动的策划者,李光弼因此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唐肃宗李亨为能打的小弟点赞,发出诏令,任命李光弼为太尉兼中书令,原有官职保持不变。

    当了几年颠沛流离的皇帝,唐肃宗李亨终于扬眉吐气了,迎太上皇李隆基皇居西内,流高力士于巫州(治今龙标),逼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回家休养,李隆基的得力部下都遭贬逐。

    不过李亨也不是一点好事没干,那个害死了一代名将高仙芝绝版小人边令诚,在叛军逃离长安以后,诚惶诚恐的投奔新皇帝。唐肃宗李亨早就看明白这厮不是东西,当即让人下手,将这厮剁了。

    唐肃宗李亨彻底的执掌了政权,当然要培养自己的班底,李光弼就是他看中的主要打手。

    此时的李光弼牛啊,各类重要的官职集于一身,成了唐肃宗李亨心中的希望,而且是唯一的一个。李亨对李光弼抱着极大的希望,指望他能再接再厉,继续为人民再立新功。

    李亨的期望没错,李光弼是为战争而生的,除了打仗在别的方面都不擅长。正在战争的风浪中,他没有辜负朝廷的殷切期望,像一头日夜不停奔跑的驴,每时每刻都在为平叛贡献力量。

    河阳之战结束以后,打了胜仗的李光弼跃跃欲试,准备再立新功,吃了大亏的史思明也不甘心认输,积极准备,蓄势待战。

    这时的史思明今非昔比了,在河阳之战后。史思明收敛了锋芒,干脆不管不顾了,住进了洛阳皇宫,享受武皇帝的待遇。

    虽然史思明迅速腐化堕落,但是,不能不承认,史思明是很有政治抱负的。在洛阳皇宫之中。在抱着宫女“嘿咻”之余,想着如何尽快打败李光弼。开辟陕郡的道路,进而占领长安,将李家皇朝从根上抹掉。

    因为李光弼阻挡了叛军西进的脚步,史思明经过权衡,改变了战斗部署,放弃了夺取潼关的既定方针,向南东用兵,夺取的唐朝土地,为将来彻底击败唐军积蓄力量。

    史思明想的不错。李光弼作为唐军的最高指挥,当然不能任由史思明得逞,采取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战术,调动各地军队坚守,消耗叛军的实力。

    虽然唐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炫目的胜利,但是,叛军的实力没有受损。李光弼仍然避免和叛军正面决战。

    史思明无法实现和唐军正面决战的目的,于是派间谍宣传说叛军将领都是燕人,哼着家乡的小调想家了,上下离心,史思明根本就管不住,如果攻之。一定能破。

    这个谣言长了翅膀,传的沸沸扬扬。不过,李光弼不信,就当史思明放了一个臭屁,然而,监军鱼朝恩相信了,多次上表李亨。大肆鼓吹,叛军可以消灭。

    唐肃宗李亨一听急了,如果叛军回到幽州,那里是叛军老巢。叛军为家乡而战,以后的战争肯定没完了,于是下诏给李光弼,让他立刻进兵,消灭叛军。

    李光弼坚持自己的意见,向李亨上书,指出叛军的实力还很强大,唐军应该固守,消耗叛军的实力。

    这是高仙芝和哥舒翰的故事重演,李亨因此有些犹豫。

    恰在此时,仆固怀恩的奏折到了,支持鱼朝恩的东征计划,极力鼓吹唐军应该立即投入战斗,彻底消灭叛军。

    仆固怀恩是李光弼的手下大将,他应该拥护李光弼的决定,而不是跟李光弼唱反调。

    这是有原因的,仆固怀恩是郭子仪的老下属,在郭子仪离开军队之时,心中不爽,曾经没有按时间到李光弼军前报到,差点让李光弼给剁了。

    仆固怀恩作战英勇,但刚愎自用,部下皆是蕃汉劲兵,因恃功,多行不法之事,郭子仪以宽厚而曲容之,每用兵临战,皆倚靠之。而李光弼治军严厉,如有违者,皆以法处置,无所假贷。

    仆固怀恩的加入,让鱼朝恩和李光弼的争执立刻分出了胜负,本来李亨就倾向鱼朝恩,现在又加上仆固怀恩,李亨的东征之心再也拦不住了。

    同老爹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唐肃宗李亨也是十分的固执,十二道金牌接连发出,命令李光弼立刻进攻洛阳。

    接到了朝廷一道又一道的命令,李光弼震惊异常,但是,作为臣子,他无法拒绝皇帝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出战。为了给大军留下后路,命令大将李抱玉镇守河阳,自己则和鱼朝恩卫伯玉等大将合兵一处,进攻洛阳。

    以野战著称的史思明正在洛阳的邙山下布阵,准备在野战中消灭唐军的主力。

    史思明现在的心情很好,叛军自起事以来,就是在黄河流域作战,从来都没能进入富庶的江南。谁想到,唐朝宋州刺史刘展响应叛军,攻陷了镇江宣洲苏州湖州等地,搞得唐军焦头烂额。

    唐朝管辖的区域,都有叛军的军队在战斗,因此,史思明以为,只要在野战中击败唐军,夺取潼关指日可待。

    史思明着急得很,李亨很体谅他的心情,马上送来了唐军。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二十三日,李光弼率军抵达洛阳城外的邙山。

    唐军曾经在这里吃过大亏,李光弼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十分的小心,看到邙山的险峻的地形,李光弼立即决定依据邙山险要列阵。没想到,仆固怀恩反对李光弼的决定,坚持在平原列阵,等待叛军。

    李光弼教训道:“依据险要列阵,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列阵平原,一旦战事不利就会功亏一篑,史思明深谙军事,不可小视。”

    李光弼说完,再次下令,依据险要列阵。

    仆固怀恩再次反对,坚持说道:“我率骑兵,现列阵在山边,不便调动,请求在平地列阵。”

    李光弼勃然大怒,但也没有办法,仆固怀恩尽管还是自己的部下,但监军鱼朝恩站在他的身后,给他撑腰,自己奈何不了他。因此,强压住火气,解释道:“有山做依托,胜可攻,败可守;大平地列阵,战败就完了。况且叛军是跟我们拼命,因此不如在山边列阵。”

    仆固怀恩对大唐忠心耿耿,但是脾气固执,根本不听李光弼的,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将骑兵布置在平原地带。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仆固怀恩将军队部署在平原,李光弼指挥不动,没有骑兵的配合,他的步兵根本就不能击败叛军。

    李光弼在犹豫,是不是迁就仆固怀恩一次,史思明却在行动,叛军占据了高地,布置了700名持长戟的步兵。

    仆固怀恩看到叛军出现,立刻命令骑兵突击,据守高地的叛军假装不敌,丢掉军用物资逃跑。

    仆固怀恩的骑兵看到叛军的物资堆积如山,谁也不追击叛军,下马抢劫战利品。

    史思明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挥动令旗,顿时,鼓声如雷,叛军伏兵杀出,仆固怀恩的骑兵大败。

    骑兵一败,向后方逃跑,冲击了唐军的步兵队伍,唐军的步兵也乱成了一锅粥。

    抓住千载难逢的战机,史思明动用了全部军队展开攻击,唐军支持不住,顿时崩溃。

    在此混乱情况下,李光弼根本无法指挥,只能在亲兵的护卫下且战且退。

    史思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胜利,斩杀唐军数千人,缴获军械辎重无计其数,最重要的是,唐军彻底瓦解,根本没有能力继续抵抗叛军的进攻了。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亡,一直跑到闻喜(山西闻喜县)才停住脚。鱼朝恩和卫伯玉则率军退到陕郡。

    唐军将领都在舔伤口,再也没有心情争论了。

    唐军主力溃败,河阳城守将李抱玉自知留下就是等死,于是率部放弃了河阳城。

    河阳失守,唐军势力烟消云散,黄河流域尽在史思明的控制之下,陕郡在叛军的马刀下颤抖。

    唐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关中震动,唐肃宗李亨傻了,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了,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傻帽,又干了一次自毁长城的蠢事。

    惨败洛阳让唐肃宗李亨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他担心有朝一日史思明会打过潼关,挺进长安,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他就得跟父亲李隆基一起再次逃出长安,重新品味四处流浪的滋味。

    不过,唐肃宗李亨比老爹李隆基幸运一些,毕竟陕郡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只要陕郡不失,潼关就是安全的。有了潼关,长安的好日子还能继续。

    时至今日,唐肃宗李亨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能拿出所有的家底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继续向陕郡增派军马,希望能挡住史思明西进的铁蹄。

    获得了洛阳之战的胜利,叛军人心大震。史思明将全军一分为三,命令长子史朝义为先锋走北路进攻陕郡,他本人自将中军在南路跟进,丞相周贽和许叔冀领后军屯扎于福昌(今河南宜阳县福昌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月流火62的小说刀尖上的大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刀尖上的大唐5200刀尖上的大唐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月流火62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