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五十八章

本章节来自于 破光 http://www.lishu123.com/127/127766/
    ???????严勤终于触动最后一窍,牵引住内气,在体内缓慢游移,心中却涌起一些感触。我用尽心力投注于内气,引不动它,如今我关注别处,它却自己跟来了,这算甚么呢?我这样倒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放下是怎样,不为外物所惑是怎样,是因放下才能不为所惑,还是因不为所惑而能放下。对内气而言,‘我‘算是抽身而去不管不问,还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两者的分界又在哪里。严勤觉得自己确是悟到了些甚么,但要说清悟了些甚么又不能够,内气的引动先就说不明白,而我的所为是否就契合了悟性,也不得而知。能清楚明白的就是这一虚一实两股内气,在‘我‘这里对应起来,虚者为‘我‘授意,实者为‘我‘感知,若这是一种道理,该用甚么公式才能把它说明白。

    严勤初回引动内气,不禁心中不平,想些杂七杂八的事,待静下来才回过神,想不明白的事且不去想,实实在在的做出来才是道理,这正是白天里自己所言。如今最紧要的问题是,内气已经动了,接下来怎么办。严勤回想与内气有关的人事,最早的是林先生,还在镇上的时候他就特意叮嘱自己,修练内气要谨慎,一有不对就停下来。怎样做才能停下来,严勤试着行了几回,心意在骨架上停下,内气也会停在体内不动,心意若完全从骨架上收回,内气便会自行回归丹田。怎样又算是情形不对呢,一时想不明白,猜一下应该是不随心意而动,心向东而内气向西。还有一人提过内气,是馆里的田师傅,他说内气是天地所生,内气要想增强便应通过吐纳从天地获取。仔细感受一番,内气的确是比先前长了一圈,能在这么短的运转后就有增长,想来原本在身体内便零星散布着内气,如今我引动内气在体内运转,便将这些零星内气都吸纳一处,内气于是见长了,而这些零星内气想必是呼吸吐纳之时从天地摄入的,散布在身体各处,故而常运行内气的人,内气总是较他人增长的更明显些。

    严勤想通了一些前因后果,但眼下仍有两个紧要问题横在当前,一是内气该选取怎样的运行线路,二是内气该怎样用出来。如今的严勤只是在四肢中来回运转内气,并无一定的成法,对内气的运用也是慢慢摸索。平日里做活,便将内气注入两臂中,力气会增大,和面时揉搓起来更轻便,但要操控住极限却更为不易。演练一回功夫,不仅是出手的力道比先前强些,就是出手的速度也因有内气的多出而变得更快。自从与王鼎交手以后,严勤便一直注重力道的运用,再经过熊老的说教,对力道的操控更为明确,渐渐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力法门,与以前只会实打实的出手已大不相同,如今更加多变,虚实相间叫人难测,只是自己习练的工夫不长,刚有了一些眉目,又突然冒出个内气,搅进力道中倒不知该怎么办好,好事来的太快也叫人烦呢,心里无奈嘀咕道。

    这一日严勤在厨房中,向熊老问道:“我若知道一个道理,该怎样用公式表明呢?”

    “是甚么样的道理,非得用公式么?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需要用公式的,你觉得你做的拉面比削面好吃,这样的道理就不必用公式么,只有能用上公式的道理,才去想法子寻个公式,那便是数学上的事了,你说说看,数学究竟是干甚么用的。”

    “数学不是琢磨数量和位置的学问么,这个说法就很大很难了,还有别的作用么?”

    “这样说当然不算错,不过还只说了现象,是能见到的部分,还不够深。有一位先哲说过另一番看法:数学是人们认识天地的方式。我更看重这一说法。

    人与生俱来便探究天地之理,我们靠甚么呢?首先就是我们能感知这方天地,我们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这才可以探究,是不是?正因为看得到,才自然有了数量的出现,东西是一个两个,还是十个百个,也自然有了位置的分辨,物品的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相比之下,听到和摸到便显得没那么突出,数学的根基便是建在了数量与位置的认知上。

    但若细想去,在这个世上,除去人,还有很多活物,同样也能感知天地,很有一些是视力很差,甚或是没有视力的,它们靠甚么呢?蝙蝠的视力就很差,却能发出声响,声响碰到物事后会返回,再被自己听到,以此探知身周,在它们看来,世界很可能就是由远远近近的障碍,勾勒出一片轮廓,它们也许分得出远近位置,能不能分清大小形状,能不能分清此物与彼物的不同,若分不清,数量对它们有何用?假使人像蝙蝠那样,看不真切而能听得真切,创出的数学又该是甚么样?数量的意思很可能指声响发出去多少,返回了多少,在哪个方位有返回,前后耗时多少。那我们认识这个天地的方式,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也就是另外一种数学,可天地还是那个天地呀。

    上回我说过量子力学,到了那微小的天地,微粒本就是忽生忽灭时有时无的,此时若再用我们惯常用的数学道理,却又难以说得清这种怪事,我才会说人若也只有微粒大小,也能变得时有时无,再寻一个公式就简便得多,因为那时我们用的数学肯定是另一番模样,总强过现在的,还是用常人眼光,绕一个圈来说另一个天地的事,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坦当初就很反感量子力学里的一些说法,一直与人争辩,但事后证实,人家没错,微粒的确就是那样怪异。但要叫我说,坦未必就是反对道理,而是不满数学对此表明的不够得力,或说对道理认识的方式不妥,认识的不到位。”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言夕朝的小说破光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破光最新章节破光全文阅读破光5200破光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言夕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