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十四章 韩言的兵锋

本章节来自于 浮沉往事 http://www.lishu123.com/13/13620/
    北唐景熙十六年、东吴泰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东吴大将韩言统率三个淮西混协并和州一个整编军共计四万人马,攻打淮泗重镇庐州。

    守卫庐州的是从西军调来的一名军官,是常年在战火里滚爬的汉子。在白宪的一再严令下,他并没有如以往一般出城野战,而是广召百姓,配合他麾下的六千兵马守城。

    韩言到达庐州之后,片刻未歇,便组织军队攻城。当年淮西刚刚拿下的时候,庐州也曾在韩言手中,是以庐州城守的各处优缺点尽在其掌握之中,更何况淮西百姓对于韩言的战力,自寿春大捷后更是信任非常。偷偷和城外联系上的人家不在少数。

    混协十一军高维于阵前立下军令状,一日之内拿下庐州,好看的小说:。

    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月亮升起,在韩言的严密攻势和城中百姓的策应下。淮泗重镇庐州于十三日晚间陷落,守城军官战死,六千北唐官兵战死近五千,余者溃散。

    拿下庐州之后,韩言攻势未歇,奉李泺旨意。以淮泗都督的身份节制扬州大营、瓜州大营并无难一军、水师万五千人,各路兵马共计十万。沿运河北上攻略楚州、泗州。

    十一月十六日,北唐泗州镇守、混协一零八军主将季猛趁吴军刚阵势未成,亲率骑兵突击。毕竟南人暗弱。这些年在两淮,用骑兵打击阵势未成的东吴步兵是屡试不爽,而没有大规模骑兵军团的东吴也是在这一点上,连连吃亏。

    不过这一次,唐军在韩言这里踢到了铁板。韩言亲率先到泗州的扬州大营整编七十一军与季猛所部骑兵激战,双方互有损伤,但是唐军却并没有占到优势。在吴军后续部队赶到的情况下,季猛不得不退入了城中。

    韩言随即指挥新到的部队攻城,一切军需粮草由水师从水路运达,往常北唐最擅长的骑兵截粮也在韩言面前失去了用武之地。

    数日之间,烽火漫天。

    泗州地处淮河下游,扼守淮河两岸和南北大运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口岸,战略位置十分显要。所以北唐的徐州大营也是不敢懈怠,调集了一个整编军及两万名民兵南下,会同楚州守军向泗州救援。

    得到消息的韩言留下高维继续围困泗州,亲率主力六万余人在白眉山一线构筑工事。

    十一月二十日,北唐援军抵达白眉山一线,韩言凭坚死守,多次组织兵力反冲,使得唐军不得寸进。

    十一月二十二日,韩言节制下的水师罗泽南所部,依靠淮河泗水之便捷,快速地集结部队攻入了宿迁,切断了唐军的粮草补给。并且分兵袭扰北唐的淮北各处,造成局势糜烂。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北唐军心不稳的情况下,韩言指挥白眉山一线的守军反击,这一战双方从早晨一直打到了下午,韩言凭借着全步兵的军队硬是击溃了一万骑兵三万多步兵组成的北唐援军,追亡逐北,唐军伏尸数十里,斩首近两万,俘获战马三千多匹,盔甲兵器不计其数,阵斩徐州大营副镇守使,时隽的嫡亲侄子时凌云。

    之后韩言趁势再度强攻泗州,守将季猛见援军尽退,城中人心不稳。便集中了主力于二十四日夜突围,结果被韩言看穿,提前在城外设了埋伏,季猛所部全军覆没,泗州随即飘起东吴旗帜。

    十一月二十六日,韩言继续沿运河北上,兵锋直达淮东重镇楚州。然而此时的楚州早已没有了正规的守军,只剩下千余民老弱病残和一些捕快衙役。在白眉山战败之后,原本兵力上就捉襟见肘的淮泗唐军,再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守卫楚州这个战略要地,他们一路收缩着兵力,一直退到了淮北的徐州大营方才停歇。

    毕竟,他们的皇上才刚刚在河北战败,为了暂缓乃蛮的攻势,甚至还丧权辱国地签订了邺城条款,将整个河北和大半个河东都割让了出去,赔款五百万两。这等耻辱,还是北唐立国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一百十四章 韩言的兵锋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三木的小说浮沉往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浮沉往事全文阅读浮沉往事5200浮沉往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三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