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的门户(三)

本章节来自于 浮沉往事 http://www.lishu123.com/13/13620/
    曾作为孙楚麾下士兵,全程参与到当初大同守城战役中的杨源昌,本是绝没有在勃勃人刀下存活的可能。只是事情的发展如同最离谱小说家笔下所写的那样,在大同城破的那一刻,孙楚把杨源昌单独叫进了自己的房中,那一刻的对话如今已流传了至少一千种的版本,可是直到现在,除了杨源昌自己以来,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他们两个到底说了什么。

    人们只能目睹道事情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杨源昌拿了孙楚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和自己父亲积攒了一辈子的财富,厚颜无耻地跪倒在了一众勃勃、乃蛮军官们轻蔑的目光面前,低垂着坚定的目光,任无数肮脏的唾液在自己的身上被冷风吹干,任无数的圣人古训、骄傲尊严在那一刻如最卑微的泥土,流散在风尘里。

    于是,原本应该在菜市口前坦然面对异族屠刀而凛然不惧的英雄,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下,成为了最肮脏无耻的民族败类,亲手斩杀了那些前些日子还和他浴血奋战的同泽兄弟。

    几乎是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杨源昌便从容转换了勇士到懦夫的转变,也几乎是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杨源昌便换来各部胡人的信任,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进而在新一轮的大同权力分配中,获得了大同城内府库主薄这样毫不起眼,却又极为关键的位置。

    而正当无数河东百姓准备扯开嗓子破声大骂这个无耻卑鄙小人的时候,杨源昌联络了城内心存忠义的志士,打开了各部胡人囤积所有财货的府库大门,募得了两千河东子弟。趁着胡人主力南下代州的机会,连夜起事,在经历了短暂的激战之后,他们顺利地击杀了胡人任命的大同留守以及一中背叛民族,出任胡人官职的官员们。接着他们疏散城中的百姓,破门而出。自己则带着部队一路南下,劫掠代州方面的胡人粮草,大大地缓解了代州方面守军的压力。在吸引了胡人主力向自己这边靠拢之后,杨源昌立即率军转道雁门关,替大同城内百姓南下太原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时间。

    周公惶恐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篡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所有的流言和猜忌都成为了最愚蠢的笑话,杨源昌率着他的一支孤军,在遍地都是敌人和危险的河东北部,一路荆棘,一路慷慨。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里,杨源昌便以自己**的名声,载入了北唐的历史中,在茶余饭后,被无数的百姓所提及。

    而他在和胡人的历次作战中,不仅没有使自己全军覆没,反而不断地吸收兵力,一步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等到他整合部队离开太原,受洛阳方面征召进入中原时,手上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六千,在众多的义军中,他这个商户人家出身的书生无疑是极为特别的一支。而且战力并不一般。

    如此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少年英豪,赵德昭自然是不会将他错过。在杨源昌率部进入中原时,便已经封了他河东北路义军宣抚使的职位,哪怕是瞎子都看出来此人的未来必定是很不一般。

    可是和许多河东、河北一地的义军领袖一样。杨源昌对于时铭,或者说是以时隽为代表的时家西军一系军官,真的是恨入骨髓。

    成见这个东西一旦在心底深埋下根,便是经年累月都难以消除的东西。河东、河北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表面上来看,自然是因为路可照和赵德昭的接连战败,而使得军队失去和胡人在河北战场上一较高低的资本。迫使唐军不得不收缩防线,壮士断臂。可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便也没有了不是的君王,无论如何,赵德昭都是不会担上骂名的,而路可照已经替北唐战死在了燕京南苑,全族数百口人,除了路博德之外,全部替国尽忠。这样的将军,这样的门阀,有如何能把罪责往他们身上揽?

    于是,他们便从从根子上入手,因为十多年前时隽成立了西部战区,专门针对西汉方面的军事力量,予以打击。节制着关中、陇右、河西三个战区,麾下兵马数十万。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够,从河东、河北两地一再抽兵。打了十多年才打下了一个汉中,可是河东、河北两地的精锐几乎全部去了关中,。河东、河北两地的青壮又有多少替北唐这个国家,替他们时家头顶上的赫赫功勋,战死在了

    遥远的西南?这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的门户(三)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三木的小说浮沉往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浮沉往事全文阅读浮沉往事5200浮沉往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三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