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事变之后,几乎所有出身河东的军政官员们都对时家如此不顾同伴的做法恨入骨髓,在太原等许多还未陷落的河东城池里,那些原先由时隽出资建造,在门口塑立其人雕像的书院已经纷纷被人砸毁,再找不出一个愿意送子弟进去读书的人家来。。一些原本和时家走的极为紧密的河东财阀,也终于在这样群情激奋的情况下,重新审核了他们和时家之间的合作。
换而言之,这一刻的时家,纵然是有什么狼子野心,也未必能够得到什么支持。所有的政权都必须依靠武力,但是所有的政权都不能只依靠武力。自古以来,朝中权臣能够兵变上台,最终取得胜利的。不外乎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臣子的权力已经完全架空了整个皇室,操纵了整个朝局。没有人敢于忤逆质疑他的声音。第二种是当权者昏庸愚昧,国家动荡不安,千疮百孔。那些等待着机会的枭雄们趁势而起,就像摘下已经成熟的桃子那样简单地获取了最高的全力。
然而这一刻的时家,尽管时隽身兼五镇,为北唐乃至于天下第一大藩镇,可是在军方,却有白宪始终压了他一头。在朝堂方面,韦庄不动如山,十多年来领袖群伦,办的事情滴水不漏,根本不会给时家将手伸入中枢的机会。时家在北唐的地位,虽在顶尖,却不一定是首席。而赵德昭在即位之初,虽然遭受到了极大的质疑,但是随着朝廷方面在各大战场上的胜利,他已被看成是赵庭训之后最有手腕魄力的皇帝。河北战场上的失败确实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骂声,可是那些还远不足以推翻一个政权百多年的辉煌威望。牢骚和反抗,永远不可能是同日而语。
能留给时隽去图谋发展的机会,只在地方。。河西、陇右地处偏远,那里盛产最快的战马和勇猛的战士,但是不盛产粮食和财富。汉中才刚刚拿下,遍地都是心存故国的野心和叛变,那是一个除了消耗掉他大量精力之外的地方。而剩下的关中和河东?自古关中帝王家,特别是在北方战线上失利之后,很多的门阀世家都暗中地把自己的家业迁往西京等地,在那么多新生势力的掺杂下,时隽未必能够如臂指挥关中之地。最后的河东,本是钱粮富足的所在,可是时铭这一次南下之后,怕是和时家要擦肩而过。赵德昭已经在不动声色之间,断了时家所有的念想。
可是赵德昭在算计时家的同时,时家又岂会没有在赵德昭的身上打一些主意?这一次的时铭可谓是替赵德昭受过,担了那千万骂名。时家也心甘情愿地割舍了极大的利益,理所应当的,赵德昭必定要在时铭的仕途上助其再进一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身处西部战区统帅这样的高位,自然是要三思而行。能看的见危险,谋划的了退路,想的出变数。这样的人,才能在波涛汹涌的朝局里如岩石一般屹立不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千年的道理,从没有过期的时候。时隽把位子做到了身兼五镇的地步,明里暗里,自然是少不了那些诋毁痛恨的目光。高处不胜寒,如今的时代变了,时家既然不能替赵德昭拿下西南,那便要想想自己的出路。未来的军方,必不允许时隽继续掌控军马近百万,与其等到赵德昭耐不住性子,横生了猜忌来夺权,不如自己主动先把一部分难以掌控地丢出去,好来团结现有的嫡系。战事既然已经烧得这么厉害,时隽这样的帅才若是能放心使用,便绝没有将他放在高楼上的道理,如此一来,他们时家便可以继续在军方担任要职,留心整个天下的形势,等待新一轮的权力分配。。如此这般,等到他日时隽故去,时铭凭着这一身本事、家族的门路,君王的点拨,都不可能做一个闲散的富贵公爷。
世家传承,向来如是,谈不上谁高明,谁无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牧楚轻轻地在心底叹息,只是嘴角却勾勒着浅浅的笑意,低声道:“杨兄弃笔从戎,当真是热血男儿。”
杨源昌自嘲地一笑,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山河破碎,举国都是焦土,若是不握紧刀剑,如何活得下来。“
是啊,有了被别人抛弃的惨痛经历后,若不能自己变得强大,又怎么在烽火漫天的乱
世活下来,。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后的门户(四)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