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王明德蒙族长所召,来到后堂却发现有几个商贾模样的人候在堂中,经王致远介绍,王明德方才知晓,这些人确实是商号老板,不过是明面上的商号老板,实际上的掌柜却都是平宁王氏。
王明德闻言大惊,原来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都是贱业,为众多世家大族所唾弃。
新汉朝建立之初,众胡乱华方才止歇,由于战乱多年导致民生凋敝,百姓穷困潦倒。当时的国相王猛,为了尽快收拾这个烂摊子,扭转不利局面。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当时国情提出了“提高行商地位,促进商品流通,保护商人利益”的十八字方针,自此商人低贱的地位得以改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家武力的保护下,人民经商热情才日益高涨起来,民间贸易也日益兴盛。
而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快,对各地恢复生产,提升百姓生活水平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故新汉朝的商人地位比起前朝要有比较显著的改观。
不过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大族和士大夫们依然视行商为贱业,明令家族之人不得参与行商。
王氏作为云州大族,又以“治学”闻名于世,故也属于不耻行商之列,也明令禁止王氏族人行商,一经发现,要从家族除名,永世不得进入王氏祠堂。
王明德一直以王氏家族为荣,视王氏家族祖训如金科玉律一般,故年轻之时,家中那么困难,也没有想过背弃祖训前去行商。而是退而求其次,改去习武,靠王氏家族虽然看不上却也没明令禁止的武艺谋生。
而今天居然听到自家家主亲口说出了自家在行商的事实,这让王明德如何能够不惊讶呢!
王致远是纵横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了,见状如何不知王明德心中所想。于是便将王氏行商的原因对王明德娓娓道来,以作开导。
原来,正所谓无商不富,随着王氏家族日益庞大,仅仅依靠家族成员的俸禄贴补和平宁书院的学费供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王氏家族涉足商业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只不过王氏家族一向以文传家,王氏子弟骨子里就有那一份清高和对商人这贱业的鄙视。所以王氏家族的产业都是交由外人经营。虽然这样既能不违背不经商的祖训,也能用家族的势力暗中帮助商号发展壮大,可谓两全其美。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一直以来,作为东主的王氏宗族只想着从这贱业中拿钱,却从不站在这些商号经营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商号实际管理者也缺乏应有的尊重,反而鄙视之。在如此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还天天鞭打马儿的行径下,导致商号管理者更换速度频繁,商号根本无法发展壮大,数百年来也只是靠着家族势力局限在云州这片地界,根本走不出去不说,还随着王氏家族近年来的衰落,导致商号经营也是举步维艰。
还有就是产业无自己族人愿意看管,外人容易从中做手脚,攫取钱财也无人知晓。此次找上王明德的原因也是为此。
原来数月前王氏实际控制的一间大商号掌柜携带着大量商号钱财外逃不知去向,作为东主的王氏家族自然是大亏一笔。再加上这一年来叛军不平山匪肆虐,北地商队除了少数有门路的,就只能窝在这附近窝里斗,加剧了竞争。再加上货物流通困难,百姓购买力下降,商号经营越发困难。王氏商号自然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王氏家族收到的银钱减少,但家族的开销却分毫不少,如此一来入不敷出之下,家大业大的平宁王氏居然已经开始吃老本了。
王致远作为一名自以为颇有远见卓识的现任家主却面对这种无钱可用的情况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正当王致远为了钱财而发愁之时,旁支子弟王明德横空出世,挡叛军,剿山匪,将兵之能名满云州。更重要的是他虽然官位不高,但却在如今各处商路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打通一条前往边贸重镇通江的安全通道。
这让为官尚且游刃有余,却被一文钱给憋住的王致远怎能不关注?
这才有了之前费大力气去了解王明德的家人。今日叫王明德来,也是为了让王明德这远支子弟知晓这几家商号是自己人,遇事有个照应,没事也好行个方便。
王明德震惊之余,又是面对自己向来崇敬的王氏族长,自然被王致远这老油条给吃的死死的,不但满口答应对各商号予以照应,还主动出谋划策,将自己正准备用俘虏打通石门县通往鲁州方城县被崩坏的道路的事和盘托出。
要知道自从豫州被叛军整个拿下后,北地就如同孤岛一般和中原还有南方隔裂开来,商业贸易几乎断绝。
如今中原南方特有的货物在北地那都是精贵物事,平均价格翻了近2倍还不止,反之北地货物在南方那自是亦然。
这种情况自然让各大商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想找出办法去赚个盆满钵满,据说现在已经有商队行那火中取粟之事,找叛军买路去了,南北货物利润之大可见一斑。
王氏虽然不专注于经商,但如今越来越不禁花的银钱让王致远是焦头烂额。闻听王明德准备打通通往鲁州的道路,即使是王致远这视经商为贱业大半辈子的人也能轻易嗅出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几名王氏商号的掌柜更是眼中精光直冒。
王致远虽然不是商人但在浑浊的官场多年都游刃有余,对人性的把握自是非常人可比。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本就因刚被一个掌柜给祸害了的前车之鉴而心有余悸,此时又看到这几个掌柜听到消息表现出的这个情状,心中暗暗后悔自己找王明德商量完事再吩咐下去不就成了吗?如今这些贪婪的家伙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要是再出个忘恩负义之徒,把消息泄露出去,自家的商号岂不是又将一个闷声发大财的机会拱手让人。
想到这里饶是王致远为官多年,自认为已经是心如止水,看破一切,也不禁暗暗苦笑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了,办事不密呀。
想归想,但事已至此,该做的还是要做的。于是王致远沉声吩咐各大掌柜切不可将这个消息声张出去,然后命他们各自回去准备货物不提。
随后,王致远又单独向王明德询问了此事的细节和具体安排,王明德话已出口,自然没有想过隐瞒什么,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致远听完,对王明德越发满意的同时,心中不禁感叹:这王明德官虽不大倒真是个干练之才。叛军还近在上谷,却敢去开通商路,光这份胆魄就少有人能及。更何况这商路一旦开通,说不得石门县的重要性将要进一步提升。看来增加王明德对王氏一族的归属感已是迫在眉睫。
于是,之后在王致远这官场老油条的刻意相交下,自是宾主尽欢不提。
不过,王致远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他低估了那位在他心中只是有些歪才的纨绔少年王文涛,在他看重的王明德心中的地位。
如今随着王文涛的一系列的表现,王明德早就不将15岁的王文涛看作是少年,而是看作是一个家中的顶梁之柱。所以今晚相谈之事,王明德回去后就将此事告诉王文涛,征询他的意见。
王文涛一面感叹自家爹爹的朴实单纯,毕竟莫说是咱这云州大族王氏,就是五姓七望中的那些世家大族,任他嘴上说的冠冕堂皇,私下里又有哪家没有经商。
相反,上一世的历史清楚明白的写明了这些世家大族才是封建时代最大的商业垄断集团,只不过都是在幕后而已。
同时也恍然大悟了此次王氏家主王致远对自家另眼相看的原因。还真没自己之前所想的那么多弯弯绕绕。正应了那句话,一文钱憋死英雄汉。原来云州大族王氏也有缺钱的时候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