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正在驾着八匹神仙级的骏马到处游玩的过程中,接到楚国国君送来的报告:徐国国君徐偃僭越天子称号,并且说天下有一半的国家都归服了徐偃王。周天子大怒,便派我带了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并带着圣旨到楚国,命令楚国派军队攻打徐国,提徐偃王人头来见。
在那块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上,推进在血肉集成的浪潮中,利用长矛利剑在装备极差的人群中极艰难地杀出一条血路,却是前面被攻破,后面的又被徐**民占领。虽然他们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和代价,但我们也始终未能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这时我向楚侯建议道:“我们先退兵吧,否则,被对方切断了我们的供给线,军队必定出现叛乱。要战胜这样的国家我们必须分为三步走:一《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说过:‘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袭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就是说要麻痹对方,保存我们的实力。我们进攻了这么长时间,一旦退兵,对方必然认为我是知难而退无功而返。在他们欢喜庆祝之时,也是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再实施我们的第二步:我们再派一支精锐部队,乔装打扮成对方的军队,直插徐国首都,活捉徐偃王,同时,大军重新压境,逼迫徐国归顺。这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所讲的‘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三步:兵者,诡道也。以奇用兵,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以徐偃王为要挟,他不是标榜以仁义治天下吗?即已被擒,就不会再让治下的军民为他做出无用的死伤,要他下旨使徐国上下投降,并使已经归附徐偃王的三十六国重新归顺周天子,之后,再杀之以绝后患。“出后点了点头,同意了我的计划。
经过三天的乔装潜行昼伏夜出,终于在一个血色的黄昏,当我骑着乌锥马挥舞着赤心剑随楚王孙带领着一千精锐突然杀向徐偃王那简陋王宫时,对方众人纷纷退进宫内。在宫门即将关闭时,却从里面跑出一名浑身穿着黑纱的女子,手里拿着一面玉牌朝向楚军喊道:“我是周王室公主,大军止步!”
是姬红!十年过去了,仍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一身黑纱更显得肌肤如雪,我一下子定在了那里。楚王孙却叫道:“天子有令:与反王徐偃有关人员,一律格杀勿论!把公主架开,冲进王宫,杀!”
姬红一脸悲哀地看着楚军如潮水般从她身边冲过去,三五下便解决了她的两个护卫,撞开了关闭的宫门,一下子绝望了。扭头看见身边不动的我,却又挣扎着扑过来,叫道:“你是谁?你怎么有赤心剑?易恒和你什么关系?”还未等我从呆然中恢复过来,姬红已从我的手中抢到了赤心剑,独自哭述道:“徐子,我未能挡住虎狼之师,爹娘,女儿不孝,让二老担当了恶名!易恒,非我负你,我听说你跳崖殉情了才嫁与了徐子,我现在就去找你了。”同时,面向丰镐方向跪下,用剑向自己的脖子抹去。
我慌忙从马上跳下来,伸手抓住剑刃,一把抱住她,急切地说道:“姬红,不要想不开,我就是易恒。”她吃惊的挣扎了一下,四目相对,满脸泪水中才露出一丝欣慰,却又突然推开我,叫道:“快,太子徐记恒是我们的孩子,你快去救他,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说完,又猛然向我的剑尖扑来。
我急抽身退步,叫道:“姬红,十年了,为什么一见面你就要与我生离死别?我知道你以为与徐偃王一起担当着反叛之名,不死会连累你的家人。其实我已有了方法,让你不但不会成为叛贼,反而会成为一个大英雄,相信我!“又扭头对几个心腹说道:”保护好公主,我去去就来。“便骑上马,冲进了宫殿大门。
一阵厮杀过后,解除了反抗者的武装,把徐国君臣一网打尽,我把姬红叫到隐蔽处,让她一一指认之后,便要求楚王孙赶快派人通知大军发起进攻,否则,一旦徐国回过神来,勤王之师四面涌来,我们这少少的兵力是应付不过来的。同时,马上押着徐偃王太子王妃姬红以尽快速度返回,与大军会合,而把其他大臣就地关押。当然,这时的太子已经不再是徐记恒,我已用偷梁换柱之法让他和他的太傅翟金逃到了彭城。之后,徐偃王被杀,他们以徐偃王的名号在那里招兵买马,后来又被天子派我招安了,我把他们送到鲁国潜心研究周公之道,徐继恒也就是我和姬红的儿子平安的度完了一生,无作无述。而翟金的儿子墨翟,后来成了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这是后话。
楚王孙却不同意我只押解少数重要任人物离开的计划,他要把徐国君臣全部杀掉以绝后患。我便以《道德经》第三十章告诫他道:用道德之法辅助人主治理天下的人,是不主张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因为以物理的方法夺取天下最后也会被人以武力所征服。况且,行军打仗所到之处,民不聊生,土地荒芜。战争之后,瘟疫盛行,常会出现凶灾之年,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尽量不以武力攻杀对方。在这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自以为是,才能真正地知己知彼;不过度征讨,才能不耗损大量的财力伤及元气;不骄傲自负,才能慎辨明察,正确掌握形势变化和战机;不主动发起侵略,以仁义之师去先行疏导劝诫,万不得已在执行打击,以占取道义上的优势,获得敌我双方的支持。所以,不要轻易地就动用武力去征服别人。显得过分强大反而更容易走向衰败,是不符合大道运行的道理的,这样就会很快灭亡。如果我们现在杀掉了徐国君臣,徐国不但不会归顺,反而会大乱,我们就成了他们报复的目标,一个也回不去,如果我们带着全部人走,目标太大,难以完胜甚至还会得而复失,只带他们的主子走,他们虽然会很快安定,组织反扑,但肯定会投鼠忌器。况且,我们快速撤退,会在他们尚未准备好之前就回到大军之中的。楚王孙听了一番我的说教,感到无所批驳,便很不情愿地按我的计划执行了。
在回还途中的第二天,前方探马来报,我们遇到了一股五代人左右的勤王之师,虽然力量很弱,但是战是避,我们两个又起了争执。我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说:“打仗的人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攻而要善于防守,不敢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前进时,就积极后退到自己能够把握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对方找不到我的行踪,有力无处使用,想打没有对手,难以抓到我的把柄。祸患莫大于轻敌,轻敌很容易丧失我的根本。所以,两军对敌,力量相当时,骄傲轻敌者往往被悲愤而集中力量者所战胜。如果我们现在与对方滞着,一是耽误了我们的行程,暴露了我的行踪,使对方的军队很快积聚而来,战局发生逆转,二是我军尚未到达,后备力量不足,一旦被对方分割包围,则会前功尽弃。“
他却说:“我们离大军不过百里,且属于精锐力量,克敌制胜如同破竹,正好以战胜之态扬我军威,也招引对方军队悉数全来,然后与大军一起聚而歼之。如果你担心战败,徐偃王等人被对方夺走,我可以分一百人与你押送他们先走,我很快战胜了就来与你会和。“
我看他非战不可,便说道道:”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只怕一旦开战,难以脱身。到时候就会你很难快速致胜,我以少数人也保不住俘虏。既然你非占不可,我们就先把俘虏妥善地藏起来,全力再战。同时北迎大军汇合后再带徐偃王他们走吧。“同时派心腹穿着对方衣服,骑快马向楚王请求救兵。
我们从上午一直杀到天黑,对方军队越来越多,我们人员锐减且伤亡惨重。楚王孙要拔剑自杀时,楚王率大军赶到围歼了敌人。当对方的勤王之师又源源不断地聚来时,楚王下令斩了徐偃王,把他的人头挂在旌旗上面,勤王之师才渐渐溃退散去。这时,楚王孙才想起向我道歉,我握了握他的手,自言自语地背起了《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为配天古之极”。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