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信兵滚身下马,跪地拜曰:“禀大王,秦军来攻,前军已过雅雨城。”
“秦军多少人马?”安制王问道。
“据飞仙关守将报秦国留蜀军约5000人,原巴国蜀国苴**约15000人,总共20000人马,分三路来攻。”
安制王怒道:“可恶的秦军,我未与他报覆国灭家之仇,他倒先攻起我来了,此番我国新立,他定想一举将我扼杀在萌芽之中,其心甚为歹毒,今番我军出征,必先挫其锐气,否则将永远不得安宁。诸位将军,此番出战,我军将如何御敌?“
但见一将上前,此人身长七尺,体格粗壮,虎顾狼盼,说话声如洪钟,此将正是步军大将刘汶,上前道:“大王,末将愿率领一万人马,出兵雅雨城,将秦军阻挡在飞仙关外。“
安制王看了看刘汶,道:“刘将军勇武过人,本王甚慰,但刘将军以何拒敌?秦军凶悍,不可轻敌,当初先王就是因为轻敌,才在葭萌关败于秦军。我军从未与秦军正面交锋,且秦军现在有巴蜀旧军,此两军对我军战法比较熟悉,因此断不可以轻敌。此战,必须周密部署,方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又一将上前,此人身形不高,体态偏瘦,目光清澈,身披鱼鳞皮甲衣。该将说话掷地有声:“大王,末将认为,秦军为中原士卒,必不习水战,虽有巴蜀旧众,但战船多在巴国江城。故我军宜派战船,顺江而下,在雅雨城城南截住敌军,然后步卒出飞仙关,前后夹击,一举消灭秦军。“此将正是水军大将灌越。
安制王得意的点点头:“灌将军此计甚妙,那就依灌将军所言。众将听令:灌越!“
“末将在!“
“本王准你战船五艘,水军2000,顺江而下,务必于雅雨城之南截住秦军退路!“
“末将遵令“。灌越铿锵应道。
“刘汶!“安制王目光如炬的盯着步军大将。
“本王令你率步军两万,今夜酉时三刻兵出飞仙关,丑时发起进攻。兽军大将鱼鸠甲做好准备,随时听从调遣。本王坐镇飞仙关。“
众将得令后分别前往所属各营准备。
入夜,飞仙关内各军将士整装待发,安制王亲临军前,看到将士们个个情绪饱满,精神抖擞,随即下令:出发!
两万步军直出飞仙关,尽管道路崎岖狭窄,但常年穿梭于山地的将士们依然如履平地,快步前行。紧接着,水军将士也登船出征,青衣江波涛汹涌,五艘战船劈波斩浪顺江而下,不消两个时辰,水陆两军均已到达指定区域。
三鼓过后,水陆两军同时从秦军营地两侧分别发起进攻。霎时间,阵地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然而,这杀声只是羌军的杀声,却未见秦军,原来秦军营地却无一人一卒,灌越刘汶方知中计,正欲寻找秦军之时,却见左侧山上火光冲天,马嘶人吼,冲下山来。
原来秦军深知飞仙关山如斧削,陆地道路狭窄,水流湍急,易守难攻,便运用引蛇出洞之计,将羌军引出飞仙关外,然后在营地外设伏,准备在羌军水陆两军合并一处时出击,一举击溃。不善军法计谋的羌军显然不是秦军的对手。
顷刻之间,羌军便被秦军冲散,没了阵形。灌越与刘汶赶紧下令撤军,可当来到江边时,发现五艘大船已变成火船,秦军早已放箭点燃战船,从江上撤退的路已经断了。只得且战且退沿陆路退回飞仙关。然而秦军死咬不放,为的就是想一举全歼羌军。战至此日午时,羌军才退至飞仙关南面十六里的多营,多营是一块开阔台地,位于青衣江左岸。秦军善于阵地战,此种地形,正适合秦军发挥战斗优势。
飞仙关内,羌军在雅雨城交战失利的战报不断传来,安制王焦头烂额,正召集留守将领商讨应敌之策,如果此战不胜,被秦军攻破飞仙关,便有重蹈当初蜀王兵败葭萌关之覆辙,新立不久的羌国,便完全有可能重新覆灭于秦军的铁蹄之下。
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有人来报:“禀大王,营外有一少年求见,称是为献破秦之策而来。”
众将面面相觑,安制王也很诧异,但值此危难之际,也不便多想,命人立请来者。
不多时,少年步入营帐,只见少年束发为髻,面色红润,器宇轩昂,身穿白衣,一副中原人打扮。少年进帐行礼,安制王见少年与自己年龄相仿,且一身中原人士打扮,便心有疑虑,但仍起身行礼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少年答道:“鄙人公孙亮,乃中原魏国人士。“
“听闻先生此来有破秦之计,还望先生教我。“听闻是魏国人,安制王疑虑消了一些,因为魏国与秦国是宿敌。并命人赶紧赐座。
公孙亮入座后:“鄙人家师听闻大王出军御秦,初战失利,特命在下出山相助。“
安制王闻此追问:“请问先生尊师是何人?现在何处?有什么办法可破秦军?“
少年回道:“龙门阵!“
飞仙关南,多营台地,秦军攻势越来越猛,羌军死伤无数,已有些招架不住。忽见飞仙关方向峡谷内喊声震天,冲出无数人马,秦军诧异不已。但见为首数列骑兵,骑枣红大马,披红色战袍,在混乱的阵地里冲出几条路,跟随骑兵队列的则是数百头膘肥体壮的牦牛群,秦军不明就理,不少士卒死于牦牛冲撞之下,而羌军平时多习练此法,纷纷躲闪。
不多时,阵地便被这快速冲锋的牦牛队伍分割成数块,左右不能相救,紧跟牦牛身后的是大队羌军手持短刀,冲入被牦牛切割成块的战阵之内,趁乱砍杀,先前与秦军作战的羌军也纷纷重新投入战斗,乘势掩杀。秦军不敌,只能向着牦牛冲锋的方向撤退。而牦牛队却不是一条条直线,而是在战场内蜿蜒曲折,并且在队伍尽头,相邻两支队伍的牦牛却绞在一团,关死了逃生之门。秦军在牦牛分割区内既不能发挥猛冲猛打戈矛作战的单兵优势,又被羌军几乎以三比一的人数优势近身搏杀。
就这样,秦军在这龙门阵里损伤惨重,被牛群踩死顶死的,死于羌军刀下的,不计其数。
而死战冲出龙门阵的士卒,又被守在龙门阵口袋之外的羌军坐收渔利了。原来,羌军另外几艘战船悉数投入战斗,在战场下方登岸,逃出龙门阵的秦军还没明白过来,就又死于羌军的刀斧之下。
不到一个时辰,秦军便尸横遍野,死战得逃的仅剩百余人,纷纷往成都方向逃走。
飞仙关内捷报传来,安制王惊喜不已,起身走到公孙亮身边,深鞠一躬:“先生真乃神人,请受本王一拜!“
公孙亮连忙扶起安制王:“大王使不得!“并作揖还礼道:”大王军队既已获胜,那在下就不便打扰了,就此回山复命!”说完正准备从怀里掏出什么东西。
安制王慌忙拦住公孙亮:“先生救我羌国一命,怎能就此离去,来人,上黄金五百金,兽皮二百张,金丝楠……”
公孙亮立即打断:“大王使不得,在下此番前来并非为利,还请大王收回赏赐。”
安制王一时着急:“先生解我之危,乃我羌国大恩人,这点财物不算什么,莫不是嫌少?”
“大王哪里话?在下下山之日,已遵师命,事完即回山,分文不受。”
安制王想了想:“尊师乃化外高人,本王这却有些浅薄了,还望先生恕罪,但可否请先生引个路,本王当亲往贵处,面谢尊师。”
“大王,不必了,在下师父年事已高,不便见客,大王不必屈驾敝处“。
“那若是日后秦国再来相攻,我该如何应对?要不先生留在这里,助本王一臂之力,本王拜先生为国师?”安制王真心想留下公孙亮。
“蒙大王厚爱,在下实不敢当!临走时,家师留书信一封,请大王速派人送于秦国张仪,可保贵国一时无虞,秦国短期之内不会来攻”。说完重新从怀里取出信件交于安制王。
安制王恋恋不舍的送别了公孙亮,回帐摊开书信,上面是十分工整的魏文字体。安制王当然不认识这些列国文字,当即召来国内懂中原文字的巫祝。
巫祝启封一看:“张仪师弟……”大为惊愕。难道是……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