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名叫杜制,乃蜀王幼子,刚满20岁,蜀王与太子出兵葭萌关时,小王子杜制在镇守西南,接到蜀王葭萌关失利的消息后,火速带兵来援,不料,虽日夜兼程,竟还是来得晚了,听闻蜀王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竟一时悲痛得难以自持,发誓要为父兄报仇。无奈所带人数不过两千人,被随从将领拦下。众将劝阻小王子:“我军人寡,秦军新胜,士气正旺,切不可因怒而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待我等回到属地,整军备战,到能与秦军抗衡时再与之决战,报先王和太子之仇。”
这杜制虽然是蜀王的儿子,却完全不像乃父那样刚愎自用,冲动狂妄,他也深知自己目前力量薄弱,完全不是秦军的对手。最后,在朝武阳方向跪拜之后,下令全军即刻返回驻地芦阳,并派出使臣,联络蜀国各地驻将,即刻前往芦阳,与小王子汇合,择时反击秦军,收回失地,光复故国。
实际上,所谓的各地驻将,也不过仅仅是西南方向的几个驻地罢了,秦军当初南下追击时,从东西北三方进击,沿途驻守蜀军均被击溃。也正因为如此,小王子才能躲过这场劫难。
至此,在蜀地经营700余年,自杜宇之后,历13代蜀王的古蜀国落下帷幕。由杜制领导的这支蜀国幸存者残部,从此踏上了去国离家的新征程,他们的命运将会是在何方?
武阳大战之后,作为独立王国的蜀国正式灭亡,张仪将蜀国降为秦的附属国,立蜀候,由故蜀大臣陈庄任蜀相,按秦制划分蜀地各行政单位。在安排完蜀地事务之后,张仪又派出大军,沿江东下,一举灭掉巴国,最后,假道灭虢的故伎再次在苴国重演,灭蜀灭巴之后,张仪立马翻脸,吞并苴国。可怜这蜀中三国,彼此争斗数百年,相互消耗国力,谁也没有灭掉谁,最后却为别人做了嫁妆。
倘若蜀中三国团结一致,努力发展国力,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北上伐秦,东下攻蜀,这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肯定要提早500年,最后鹿死谁手也未为可知。在蜀中三国相继被秦灭掉后的100年内,秦国又用同样的手法,运用坑蒙拐骗威逼利诱蚕食鲸吞的手法相互灭掉六国,难道六国就没有以蜀地三国的悲剧为警示吗?所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断的重复。
然而,历史却有些时候就是按照某些人固定的思路在发展。当初秦惠王在伐韩与伐蜀之间举棋不定之时,司马错力排众议,竭力劝说伐蜀对秦的重要性:秦欲一统天下,必须灭楚,巴蜀在楚之上游,攻灭巴蜀之后,顺江而下,则可轻取蛮楚。这一论断,比后世孔明先生在隆中提出的鼎立战略还早500年,也成为历朝偏安巴蜀的割据政权奉行的战略国策:进可以图中原而争霸诸侯,退可以据巴蜀以自守王业。
秦正是正确的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之后,将巴蜀变为自己的粮仓和兵源地,在攻伐六国之时,正是通过金牛道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兵员和粮草,支撑了强大的统一战争,才能让秦国能快速灭六国。因此,可以说,没有巴蜀作为战略后方,秦不可能那么快统一六国甚至不一定能统一六国。
杜制率军回到驻地,沿途纳从成都逃离战乱的故蜀百姓无数,从各地突围撤防的蜀军也纷纷聚集到杜制部下。杜制率部抵达驻地芦阳。
芦阳地处邛崃山以西,二郎山以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荥河与宝兴河在此交汇,仅一条16里长的峡谷通往成都平原,天生一块修养生息的好地方。该地也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以此向西沿着这万里关山便是巍巍昆仑。如果说昆仑山是华夏大地的一条大龙脉的话,而这芦阳方圆数百里之地,就是这条巨龙上的龙眼。
杜制就带着他的故国遗民在这龙眼里安顿下来。倘若没有秦军的攻伐,没有天下纷争,就算不是他杜制,换做谁来都可以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推行自己的为政理念,实现自己治世安民的理想。
来到芦阳后,杜制随即成立了类似于流亡政府的组织机构。虽然蜀王已死,但蜀国称号并没有灭亡,而是作为秦国的附属国仍然存在,只是领导班子悉数换完,因此,为了有别于这个“伪蜀国”,经综合考虑:此地原为羌人聚居地,而蜀人在几百年前也是从岷山上走下来的羌人,因其国服朝服及百姓服饰多以青衣为主,故定国号为“青衣羌国”,虽然并未再沿袭蜀国国号,但也算是认祖归宗。杜制自称为安制王。
接下来,安制王进行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首先他为跟随他而来的百姓安置领地,由于芦阳地处蜀国与其他高原部落的交界地,长期战乱频仍,这里人口稀少,且由于高原部落习惯于放牧牛羊与打猎捕鱼为生,土地未被大量开发,安制王将故蜀旧民与原住民重新分配居住,擅长农业的百姓与擅长渔猎的百姓杂居,互相学习新的生产生活技能,各取所长,并颁布一系列法令。并任用原蜀国宗室后裔杜参为相。
在军事上,安制王整顿军备,操练士卒,积极备战。将原先的蜀军编制系统重新改编为水卒,步卒与兽卒。其中水卒兵2000人,造大型战船10艘,由灌越任水军将领。步卒兵20000人,由刘汶任步军将领。兽卒兵5000人,其中战马300骑,大象20头,牦牛500头,猿猴200只,毒蛇数千条,还有各类动物数千只,由鱼鸠甲任兽军统领,这支兽军,是中原列国不曾有过的军种,兽军平常主要是训练各类动物,战时分几种,如运输辎重,冲锋陷阵,等等。
在经济上,安制王积极发展蚕桑,种植药材,如重楼等,砍伐木材,尤其是木质良好的桢楠,开采铜铁矿等,并主动与秦国制下的蜀国以及高原部落及其他邻帮发展贸易。
在文化上,积极学习中原文字,习中原习俗,讲中原语言,并结合古老的蜀国医术学习先进的中原医疗技术。
安制王还要求文臣武将积极参与到生产和训练中,并自己身体力行,与军民同甘共苦。
……
真是梦幻般的国度。
一日午后,安制王正在校场看士卒演练,一匹快马从南面疾驰而来:“报,飞仙关急报!”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