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狂蜂戏蝶(四)
过了几个月,孙思义无意中遇到朱爱萱,见香莲不在,便问:“现在想不想学武?”
朱爱萱说:“阿姨说学武的都是坏人。我不想学武。”
孙思义说:“好,有志气。我不再要你学武了。不过,如果我让府中的私塾先生教你识字学文,你肯不肯学?”
朱爱萱说:“我回家问阿姨。”说完,她一溜小跑着回家,将刚才的事告诉香莲。香莲想,朱爱萱也到了该识字的年龄了,自己又教不了,不如让她去学点文化,便对朱爱萱学习的事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孙思义果真派人将朱爱萱接了过去,让她和十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一起跟私塾先生学四书五经。这些小孩不是侯府中佣人的子女就是孙思义从外面领回来的孤儿。
这朱爱萱果然天资聪颖,老师教过的东西,一学就会,不过二三年的功夫,便将四书五经学了个大概。她不仅勤学,而且善思,她提出的问题初看很小,但是要回答起来却不太容易。老师为了回答她的问题,有时不得不引经据典,就是这样还是常常让她不太满意。
后来,朱爱萱又学习琴棋书画,都学得不错。由于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她与人对弈的棋谱,都记得清楚。因此,当对手用旧招对付她时,她早已成竹在胸,往往让对手难以招架。因此,她虽说小小年纪,可是**岁之后,在下棋这方面,侯府里便无她的对手了。
在学堂里,跟朱爱萱最投缘和是蓉蓉雯雯和香香。她们四人后来还拜了姐妹。蓉蓉年纪最大,排在第一;雯雯次之,排在第二;朱爱萱排第三;香香最小,排第四。
蓉蓉她们三人并不太喜欢学文化,只是对武功有兴趣。朱爱萱受三姐妹的影响,后来也练习武功,结果她不练则已,一练则对武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琴棋书画的爱好弃之脑后。等到香莲发现她学武,想改变已来不及了,只好听之任之。
可能与小时候大量服用补药有关,朱爱萱学武,进步神速,虽然她比其她三姐妹晚学几年,但是她很快便追上她们。侯府书房里收集了很多武学典籍,孙思义鼓励府中弟子去书房里研修。在短短的几年中,朱爱萱涉历了许多门派的武功,其中包括少林《罗汉拳》和华山《玉女剑法》等武功秘笈。
孙思义将侯府会武功的所有少男少女都安排当侍卫。男的中有四人武功最高,江湖人称“中原四杰”;女的中以蓉蓉雯雯朱爱萱和香香武功最高,江湖人称“玫瑰之使”。因为他们都是孙思义派人从小培养,因此都对孙思义十分忠心,只要是孙思义吩咐的事,无不尽力去办,不畏生死。
宣宗朱瞻基在位仅十年,因病驾崩。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改元正统,史称英宗,尊祖母张太后为太皇太后,生母孙艳妹为皇太后,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朱爱萱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少女,武功更臻于一流。一天,她被独自派往京城投递信函,临行前,香莲告诉了她的身世秘密,要她顺便到苏州,悄悄打听当年究竟是谁陷害姑苏王府,王府内还有谁活着,有没有舅舅朱祁亮的消息。朱爱萱由于当年逃亡时岁数太小,什么事都不记得了,怎么也想不到家里曾经发生了那么大的不幸,心里很是难过,一边答应,一边掉泪。
翌日一早,朱爱萱背过香莲为她准备的包裹,怀揣孙思义的信函,骑着一匹枣红马,出了永城。由于她送的不是急件,因此她策马向南,按计划先到苏州查询老家当初发生的大事,如果可能,她要为先人立墓祭祀。
在路不止一日,这一天,朱爱萱到了苏州阊门。虽然事隔十多年了,但是她一打听姑苏王府的事,就人人叹息,都说当年王爷一家不知怎么得罪先皇了,全家被抄斩,连家丁女佣一个也不留,实在太惨了。众人并不知情当年王府还有三人逃生。
朱爱萱也不明说,就问王府还在不在,那些人死后被埋在哪里。有人说,王府当年被官府查封,一度要拍卖,大家认为王府血腥味太重,是个不祥之宅,十多年中没有人敢接手,直到去年,来了一个外乡老人,才将王府买下。听说那个老人平常也不住那,王府大门正常紧闭。
老人买下王府不久,传出王府闹鬼,老人还请了和尚道士,给王府一家死者重新合葬。据说,后来王府内就没有再闹过鬼。
朱爱萱打听清楚了王府和墓地所在,她先来到王府,果然见那王府大门紧闭,门上朱漆斑驳,门环生锈,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她对这个买家不免心生疑窦。白天不便查探,她便先去墓地查看。
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a>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