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四、水泊人家(五)

本章节来自于 侠令天下 http://www.lishu123.com/135/135521/
    四水泊人家(五)

    天亮后,四人离开花家垛,乘上小舟,到河中赏景。[燃&文^][]他们沿着小岛转了一圈,进了岛西的串场河。这段串场河由于有多条河流在此交汇,河面宽阔,水势浩荡,有若大湖。它的东西两侧,树木成林,芦苇密织,水网纵横,此刻,晨雾弥漫,显得特别清幽。

    不久,太阳升起,河面上的茫茫雾气,被慢慢剖开压低,揉搓成长长的银丝飘带,袅袅地,在芦苇和树林间漫游滑行。此时,已近中秋,空气有些清凉,植物的叶子有的开始发黄变红,满眼的绿色中,夹杂着零星的金黄色和玫瑰红,配以飘忽不定的雾气,在晨曦中,景色显得斑斓又迷离,美妙而神秘。

    成群的鸟雀开始唱歌晨练,无数只野鸭白鹭和天鹅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像是在迎接施雪白一行。小舟横渡串场河后,进入一条东西向的河道,继续西行。这条河尽管比串场河窄小,但最阔处也有数十丈宽,河道弯弯曲曲,自然成形。

    越往西行,越是进入了水网密织的湿地湖泊之中,密密匝匝的芦苇和茅草,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恰似施公笔下的水泊梁山。舟行约十多里后,始见人烟,又到港汊中绕行里许,见到一座由很多高大的柳树围成的村庄。如果不是有人指引,外人很难发现这个地方。

    四人弃舟登岸,黄子龙发现,这是一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四面环水,家家临水而居,舟楫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施雪白介绍说:“当年先祖(施耐庵)去世之前,选中了这处无人居住的水泊土墩作为后人避世之地。先祖去世后,家人怕官府搔挠,就举家搬迁到此处居住,以打鱼种地为生,原先白驹的家就变成了施家祠堂。这里开始只建了一所住宅,后来因为子孙分家,与外联姻,陆续就有一些亲家也搬来居住,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规模。如今这里虽然外姓占了近一半,但大家都习惯上称这里为施家庄。因为大家都有亲的缘故,这里邻里关系十分和睦,有事大家一起帮,生活虽然清苦,但是都很知足。”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个篱笆围成的院子,前面是一道山门,里面是三间堂屋,两间厨房立在主屋的右前方,主屋的右后方有一排低矮的房子,那是猪圈鸡窝鸭巢和厕所。房屋四周种植了一些花草和竹子。这里的房子不像白驹街上的房子是砖墙瓦盖,墙壁都是用当地粘土夯实,切成方块,垒迭而成,墙面用麦秆覆盖在上面,像蓑衣般抵挡风雨的侵蚀,屋顶用茅草密密覆盖,由于麦秆和茅草刚刚翻新,呈现出一种高贵的金黄色。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和谐,仿佛是自然存在一般,如果站远一点,不是仔细观察,就可能看不出这些住宅。

    黄子龙对这里暗暗称奇,进了施雪白家,他看到屋里布置十分简洁,堂屋正面贴墙放置的长条台作为家神柜,柜面上有香炉烛台,供奉着墙壁上一张身穿青布长衫面容清瘦一缕长须神态坚毅目光深邃的长者画像。施雪白介绍说,这就是他的先祖施彦端,号耐庵先生。这村里施家后人,每户都挂着这张画像。

    黄子龙肃然起敬,对着施公画像深施一礼。这时施雪白的父母从外面返回,大家见过礼后,施雪白的父母便到厨房准备午餐。施雪白到房间拿出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尤其是前者,由于朝庭查禁,市面上根本见不到,只是在坊间私下流传,就是《三国演义》,也因发行量太少,一经刊印,便被抢购一空。因此,黄子龙只是久闻其名,未能目睹,今日一下子得见这两部奇书,不禁大喜过望。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姑苏沈勇的小说侠令天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侠令天下最新章节侠令天下全文阅读侠令天下5200侠令天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姑苏沈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