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99章 隐忧

本章节来自于 帝国黎明 http://www.lishu123.com/32/32523/
    王伯良筹建北洋海防的策略几乎全盘被李鸿章所接纳,但并不意味着他的造舰想法也为李鸿章所接受。李鸿章搞洋务都二十多年了,里面的池水太深不说,分布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机器制造局在仿造西洋现代枪炮的成就上是非常让他非常满意,但成本也让他震惊不已——没有钢铁厂,各地的制造局只能进口原材料钢铁的吃紧常常是洋商赖以涨价的源泉,一艘金瓯号就造价如此之高,而动辄两三千吨排水量的大型战舰根本不是他能够玩得转的。

    “老师,以学生之见从长远来看造船是迟早的事情,洋务要开办下去不仅造船需要钢铁,就是眼前的铁路也需要钢铁的支持,煤铁乃是工业之母这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事情。开平有煤并且还可能有铁,在学生看来开平铁路的事情是一定会解决的,而开平兴建钢铁厂也用不了多久就会提上来,造船之事理应提前规划……”

    王伯良沉思片刻接着说道:“学生看重从德意志帝国船厂购舰并非是因为其物美价廉,在学生看来德人渴望以我大清订单来振奋其战舰性能优良,更试图以这些战舰来说服其他国家向其订购战舰,甚至以我大清订购的战舰为磨刀石以磨砺其造船技艺和经验……我大清除了购买战舰之外理应获得更多的好处,否则我们向德人订购战舰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当德意志帝国在海军方面与英吉利帝国并驾齐驱的时候,那我们还是要吃亏的……”

    周馥听后沉默了,事实上王伯良说的很有可能,德人从来没有出口过大型战舰,甚至连超勇这样的巡洋舰都没有。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历程周馥已经通过与王伯良的交流非常清楚了,而西方各国近几十年烽火不断,各国都在马不停蹄的发展武备以防止周边的邻居来侵犯自己的利益,德意志帝国在陆上称雄是绝对不会满足其胃口的,发展海上力量已成必然,以德人的工业技术基础崛起成为一个海上强国,在有识之士的眼中这并不是多么不可逾越的事情,只是人们不愿意去这么想而已。

    “以心田所见,我们还可以从德人手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周馥问道。对于造舰在他看来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至少周馥认为十年之内即便一切发展顺利有了钢铁厂,想要造出定远舰那样的战舰是绝无可能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战舰交易中继续获得额外的好处——免费的总是好的,既然能够多占些便宜为什么不去做呢?

    “派遣船工、技术人员去参与订购战舰的制造,一来可直接掌握战舰建造进度和质量等具体虚实,二来也可以培养我们自己的船工。日后等天津水师学堂的学生有些基础的时候也必须要派到德方船厂去实习,我们可以不用德方船厂支付这些人的薪俸,只需管吃住即可。另外便是索要所订购战舰的所有图纸,待到我们有能力自己建造战舰之时可以依图仿制,当然若是伏尔铿船厂愿意转让一些民用的货轮或是客轮的图纸,亦可酌情买下……”

    周馥听后点了点头,尽管现在大清国根本没有建造新式大铁舰的能力,但王伯良说得有道理,买船并非是长久之计,虽然现在造不了船不过提前做些准备还是可以的。洋务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无论是早先的枪械火炮制造,还是日后的铁路都是消耗钢铁的大户,尤其是修筑铁路,周馥不敢想象若是长达数千里的跨省铁路真的要修建,光是进口的钢轨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朝廷里反对铁路的人即便不抵抗仅这修路经费怕是连李鸿章自己都要打退堂鼓了吧?

    “英人欺我国势不张,连自己的战舰建造成什么样子都不让查看,实在是欺人太甚!这换了德人造舰,心田这个提法不错,老夫自会向中堂大人转达要求我们的人也跟着一同建造!”周馥笑着说道。自己造舰太过遥远,王伯良真正能够吸引他的建议便是跟随造舰以便直接掌握造舰进度和质量,周馥内心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他是信不过洋人的。

    王伯良叹了一口气说道:“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开办十多年来不仅仅仿造生产了大批的西洋军火,其实它们最宝贵的便是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熟练的工人。老师,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学生接到过消息,有人在日本看到了来自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的熟练铁工,他们就服务于日本的造船厂。据学生得到的消息,有家日本的神户铁工所,也就是专门建造船只的企业,里面除了不到十名西洋技师之外,还有三十多个早年在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师,他们的地位非常高,手下有近五百余名日本工人供他们驱使……”

    “啊?!”周馥听后惊讶的说道:“日本难道可以建造战舰了么?”

    对于日本的造舰历程王伯良一直都是比较迷惑的,因为越早期的这方面历史就越难以从一般的文献上获取,后世的时候他对1885年之后的日本军工造舰企业还只是个朦胧的概念,比较熟知的那部分都已经是进入二十世纪了。

    王伯良没有想到让杨瑾臣派人去日本搜集其桑蚕养殖到缫丝方面的情况之后,杨瑾臣开始不以为然随后得到的消息是越来越让他吃惊,而且他与王伯良的缫丝厂规模越来越大也面临着被别人控制原材料源头的危机,是以他对这件事就更为上心了。在日本各地至少有三十多个由杨瑾臣派出去的探子,这些探子除了将自己了解到的桑蚕缫丝情报发回之外,居然还在那里碰到了安徽老乡,这也被他们写到信中而杨瑾臣无意间与王伯良当做趣事说起来,这才引得王伯良的高度关注。

    王伯良对这个时代甚至更早期的日本造船工业几乎是一无所知,若非杨瑾臣提及这件“趣事”,他几乎都快遗忘掉这个关键内容。当他得知这些在日本的造船工匠全部是来自江南制造局和福建船政局之后,他几乎都惊呆了——在这个时代的大清国,一个熟练工人是多么的难得,他在办厂的时候就已经深有体会了,好在天津这边有天津机器制造局这样老牌的洋务工厂,各种技术人员只需小利或是通过周盛传与李鸿章进行系统内部调配便可以获得。纺织、缫丝、火柴这样的轻工业技术工人尚且如此,重工业技术工人王伯良都想想就有些头痛。

    当然王伯良在说到这三十多名清国技术工人的时候也是说了谎的,这些技术工人所服务的造船企业并非是日本企业,而是在日本的外资造船厂,准确的说是一个叫“科瑞比”的英格兰人开办的神户铁工所。事实上这家神户铁工所最初是由英国人汉森开办的,日本此时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与大清国压根不允许洋商直接大规模设厂不同,日本的大藏省和工部省使用的“曲线救国”——他们采取的是收购的办法排挤外国人经营的企业。而汉森的船厂就是因为日本这一策略逼迫其余外国技术人员聚集到他的船厂来工作,科瑞比最终由与汉森合作经营到独资经营。

    根据王伯良得到的最新消息,这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神户铁工所正在进行一项让他胆战心惊的工作——建造两艘排水量在五百吨左右,航速超过十五节的货船,一次运载两列火车货物或人员横渡琵琶湖来实现两岸铁路对接。尽管杨瑾臣得到的消息非常有限,但是王伯良只是进行简单的计算便得出,这两艘货船最可怕的地方便是在于它的动力系统——只有复式蒸汽机才能够满足这样的动力要求和经济效益。

    王伯良非常清楚大清国是有制造复式蒸汽机的技术和能力的,一艘强大的军舰必然要有一个能够与之匹配的强劲心脏,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对这个时代的蒸汽机非常熟悉了,这得益于前世他的工作经历,只是那个时候的船舶动力发展水平已经极为高级而已。复式蒸汽机便是两段膨胀的蒸汽机,在后世论及前无畏时代军舰动力的时候有“三涨机”之名,那是复式蒸汽机的下一代产品三段膨胀的蒸汽机,王伯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从“单式”到“复式”蒸汽机在王伯良眼中这是“非凡的一跳”,虽然现在已经有三涨机但由于海水中的盐分会腐蚀锅炉,为了保证安全蒸汽锅炉的压力不能太高,所以这个时代很多的战舰还都要保留风范来做辅助动力。尽管有冷凝器的帮助使得海船用的蒸汽机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限于船只的结构,船用蒸汽机毫无疑问大大落后于陆上工厂里所使用的蒸汽机。

    王伯良所知道的这个时代的战舰还真没听说有使用三涨机的,神户铁工所马上要做的事情便是仿造复式蒸汽机。也许神户铁工所会进口一台复式蒸汽机安装在将要计划建造的货船上,但两艘货船不可能全部安装进口的复式蒸汽机,否则必然会亏本——科瑞比手下的西方技术人员正在为清国造船工培训一些复式蒸汽机的知识,因为他们在江南制造局或是福建船政局有过制造蒸汽机的经历,他们的技术远远超过手下的日本工人。

    也许日本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复式蒸汽机的所有技术,但是王伯良相信这家神户铁工所的老板能够在造出这两艘复式蒸汽机货船之后,会源源不断的建造相同甚至更高级的蒸汽轮船,日本工人迟早会掌握这些秘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本事王伯良非常清楚,也许未来的三涨机技术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门槛,但复式蒸汽机在未来十年内作为巡洋舰的动力已经足够了,这将为日本自造战舰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现在日本还没有建造战舰的能力,至少他们的造舰能力比我们弱得多。不过据学生所知的这家神户铁工所正在建造复式蒸汽机轮船,一艘战舰若非铁甲舰那舰上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样是舰炮,另外一样则是蒸汽机,这种复式蒸汽机就是目前各国战舰上所使用的主流蒸汽机。福建船政局有能力建造使用复式蒸汽机的战舰,可惜从现在正在德意志帝国建造的定远舰来看,现在各海军强国无不以钢铁船为未来的发展目标,铁骨木皮或是包铁皮的战舰用不了几年连生存的余地都没有了……”

    “心田可能还不知道,福建船政局那边的吴春帆正在建造一艘不小的巡海快船。这也是中堂大人属意之事……”周馥笑着说道。

    吴春帆便是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吴赞成,后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兼理船政和台湾海防,王伯良对吴赞成很熟悉是因为他督办天津水师学堂。所谓“巡海快船”便是这个时代的巡洋舰,王伯良非常清楚江南制造局的造舰业务会在“保民舰”建造之后关门大吉,福建船政局可能还会挣扎一下,估计周馥所说的那艘巡海快船便是处于挣扎状态的福建船政局回光返照。

    “老师,福建船政局咱们是鞭长莫及,况且是份属南洋,即便有吴春帆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造出好的战舰想要划归北洋也是困难重重……”王伯良皱着眉头说道。

    福建船政局这个高地毫无疑问在造船造舰业即便放眼远东也是首屈一指的,李鸿章自然看得眼热,只是那里是左宗棠的自留地即便挖墙脚也未必强到哪里去。不过在王伯良眼中,福建船政局显然是一个鸡肋,依照老李的手段和左宗棠的寿命,船政局落到老李的夹袋中只是时间问题,可惜船政局最核心的造船厂却在清法战争中毁于一旦。现在他对船政局的图谋只是限于人才方面,对那些造船的机械设备算是没法指望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戒念的小说帝国黎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帝国黎明全文阅读帝国黎明5200帝国黎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戒念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