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三十,枫昀入棺大殓。♀以魏禹、华厥为首的夏国文武百官至灵堂吊唁,正出使夏国的齐、赵二国使臣也一同前往。枫昀生前乐善好施,故交遍天下,大殓之后月余,日日有宾客临门哭丧。魏氏精神不济,枫冉自幼多病的身体也支撑不了数日,每一次客来,独默弓跪在灵前,既要答拜宾客、哭踊如仪,又要顾虑枫氏往来诸事,一月忙碌下来,已是形销骨立。
三月初一,枫门满族上下携五国归来商旅千余人,为枫昀扶殡迁柩,发引下葬。柳叶发芽、桃花初绽的早春暖风下,那一日由宗庙绵延郊野的长道上白幡遮天、麻衣如雪,哀哭此起彼伏,沿途百姓莫不恻然。
枫昀入葬后,蹇书以年迈不经事为由辞去思齐阁阁主之位,自请守陵。默弓身边无人托付,乐鞅不得不从此留守栎阳,亲掌思齐阁。丰隆、荀斯、介子奚三人等到丧后诸事忙定,便先后离开栎阳。独栾鄢自二月初七回来,一直待到四月月末,才在乐鞅送出城外百里之远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默弓忙完丧事后大病一场,躺在榻上足足养了两月。直到五月深春暖颐、花香满庭,她坐于榻上看着外间繁花似锦、碧树成荫,终于不顾江离的劝阻,披衣下榻,坐在思齐舍长廊的栏杆上,于拂面的暖风中微微出神。
风中传来的香气忽盛,浓烈馥郁,并非满庭芍药蔷薇的芬芳。她还未辨出香气来源时,忽觉靴上触到一绵软活物。她低头望了望,见一只全身灰黄的小香狸慵懒伏在她脚边,小脸微扬,憨态可鞠。小香狸畏光,避在阴凉处,金光闪闪的眼眸圆润乖巧,并不同一般香狸的尖利敏感。默弓心中喜爱,弯腰将它抱起。
“你从哪里来的?”她轻声问它,“又要去何处?”
小香狸躲在她衣襟下,前爪交握,小嘴微张,懒洋洋打了个呵欠。
默弓微笑:“困成这样,昨夜去做什么好事了?”
这只香狸似乎能通人性,听着她的问话扭头朝墙角看了看。默弓见墙角下翠玉湛芒,华光浮动,好奇近前,才知那里藏着一根玉笛。她拾起笛子,翠玉入手极为温润,正想着这笛子哪里见过时,小香狸忽然伸爪夺过笛子往她怀里直塞。
默弓失笑:“你偷了东西,竟把贼脏往我这引?”
“这种勾当它也不是第一回做了。”身后有人无奈轻笑。
默弓回头,见重黎站在花影深浓处,银色丝袍于日光下熠熠粲然。
“师父。”她笑看着他近前,将笛子递过去,“你的笛子。”
香狸瑟瑟往她臂弯里直钻,重黎毫不客气地一把将它拎过来,叹道:“我辛辛苦苦养着你,你就做这些鸡鸣狗盗吃里扒外的事来回报我?”
香狸委屈低鸣,前爪高扬,朝默弓求救。
默弓摸摸它身上乍起的毛发,替它辩解:“都说物似主人形,想来是师父教的不好。♀”
重黎在此话下微微一笑:“那我要怎么教你,你今后才能对我死心塌地,别无二心?”
默弓抱回香狸,淡然道:“师父什么都不用教我,只要帮我,我便感激不尽,一生都会敬重你。”
敬重?重黎垂手将玉笛系在腰间,轻笑无声。
已到了服药的时辰,江离从屋内拿着药丸出来,默弓正要接过,不料怀里香狸脑袋猛地一伸,勾起长舌将药丸吞下。
“这你也敢抢?”江离怒道,“这可是彻侯给主上亲制的药!”
香狸在她的喝声中抖了个激灵,从默弓身上跳下,一溜烟沿着廊下翻爬入屋内。
江离急道:“你别进去捣乱,我刚收拾好!”忙闪身追过去。
重黎见那一人一猫在室内闹腾着不亦乐乎,叹道:“看来相比我那里的寂寞冷清,它还是喜欢住在你这里。”
默弓倚着窗棂,看着香狸在她的榻上来回打滚,笑了笑:“听说香狸对住的地方很挑剔,如今这样容易就喜欢我这里,想来还是师父多费了心。”
重黎道:“你不嫌它烦便好。”
默弓微笑问:“它有名字么?”
“阿木。木头的木。”重黎道,“既是物似主人形,阿木便送给你吧。”
默弓怔了怔,回头看他。重黎站在廊檐阴影下,笑容清浅宁静。默弓想自己应是卧榻太久不见阳光的缘故,只觉此刻廊外j□j明媚,廊内亦有流光眩目——却是他沉静隽永的眉眼,含笑如玉湛华光。
.
说也奇怪,有了小香狸在身旁极尽捣蛋调皮的行事,默弓每日陪着它玩闹嬉戏,身体竟一日日好起来。
五月二十八日,是枫昀去世满四个月的日子。之前两月默弓病卧榻上不能常去墓前祭拜,此时精神康复,思齐阁也无大事缠身,便让江离准备了香烛酒醴,又去西苑叫上了枫冉,准备一起前往城郊。
她早前已嘱咐了介子布备下马车,不料到了西侧门只看到几匹骏马徘徊,马车却不见踪影。重黎骑着黑骊自树荫下缓缓而来,对她道:“你也该多活动活动了,不能仗着生病就四肢不勤。如今天气正好,沿途风景也不错,骑马吹风,我看倒能吹走你几分病气。”
他现在是师长之尊,默弓对他的话难以反驳,无奈道:“是,师父。”又不放心地问枫冉,“冉弟,你身体可以么?”
枫冉摸着身边青骢温顺柔软的鬃毛,苍白的脸上难得透出几分生气,腼腆地笑笑:“阿姐,我也好久没骑马了,想试一试。”
姐弟二人欣然上马,上路后,重黎与默弓策骑在前,介子布与江离护着枫冉尾随在后。
暮春时节,道旁柳荫深深,落英缤纷,微风入怀尽是草木清气。到了郊野,入目山麓苍茫,原野开阔,默弓紧夹马腹驰骋无忌,全身血液奔流涌动,这才自数月昏睡恹恹的病体中寻到了生命盛放的痕迹。
枫昀陵寝之地选在渭水之侧的青川上,默弓纵马奔到山腰时,已热出一身大汗。蹇书远远地站在草庐前,含笑望着她驰马靠近,抱揖行礼:“主上身体大好了?”
默弓跃下马背,扶起他:“我卧榻养病倒是偷闲,这些日子却是辛苦蹇老了。”
蹇书道:“先主待我情义深重,这是我分内的事。”
枫冉他们落后甚远,蹇书便领着重黎和默弓在草庐内喝了两盏清茶。等到枫冉他们上山,众人才到枫昀墓前摆下祭品,行礼叩拜。江离见默弓跪在墓前长久伏地不起,想要上前拉她,重黎却扬了扬手,带着众人先行离开。
脚步声远去,耳边山鸟低鸣,微风吹叶。阳光透过茂密丛林照在地上,斑驳光圈颤颤晃动。默弓缓缓直起身子,看着一尘不染的墓碑上枫昀的名讳与生平铭志,黯然良久,才轻声道:“父亲,你在那里见到母亲了吗?若你们在黄泉能相依作伴,我也就放心了……”
她话语未落,风声中忽阴恻恻传来一人冷哼声。默弓朝声音飘来的松柏林望去,隐约见黑衣如鬼魅飘过叶梢,低声道:“趁我没改主意,阁下最好立即离开。不然等介子布和江离来,阁下却是想逃也不能了。”
风声过耳,簌簌沙沙,隐约送来那人长长的叹息。黑衣于林中倏然一晃,悄然飘去,无影无踪。
默弓在墓前又跪了半晌,才慢慢起身。
重黎等人已牵马等在草庐前,默弓告辞蹇书,驰马下山。回程要比上山时轻松许多,片刻即到了半山腰的岔道,行在最前方的重黎忽然勒马而住,对介子布道:“总管,我带默弓去个地方,你们先回吧。”
“这——”介子布迟疑,看向默弓,见她并无反对,这才带着枫冉和江离奔驰而去。
默弓与重黎并肩缓行,踏上另一条小径。那小径弯曲萦回,越走越陡峭,前方山林崔嵬阴森,阳光照入林中凝成幽深一缕,顺着重重峭岩延展无尽。
默弓道:“师父这是要带我去哪?”
重黎不答却问:“这山你熟悉么?”
默弓看着四周林野微笑:“我之前常常来此游玩,怎会不熟悉?”
重黎于是道:“那你带路吧。”
“带路?”默弓勒住坐骑,缓缓道,“师父总要指明个去向。”
重黎笑意明澹:“去向在你心中。”
默弓略略有过踌躇,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俯身摸着马儿柔声道:“好久没回来了,待会可别脚下打滑。落下那万丈山涧里去,没人救得了你。”她话是对马儿说,眼角却是瞥着重黎,笑了笑,紧勒缰绳闪电般驰入泱泱如海的丛林。
由此间密林蜿蜒而上,是料峭万仞的险峰。险峰之巅,有处悬崖。悬崖之北可望万里山川,峰峦绵伏,长风接天;悬崖之南则是汤汤东流的渭水,浩荡开阔,碧波成金。默弓少时喜猎奇涉险,无意发现这里,便常上来坐望远方。只是自三年前去邯郸后,便再未踏足此地。
长久不来,崖边处处可见野草疯长,壁岩上那株斜生的云杉愈发葳蕤雄伟,松萝遍垂其上,随风飞荡。
重黎一步不落跟着她到了峰顶,两人下马坐在悬崖边,山下林风温暖和煦,山上烈风透体生寒。重黎解下斗篷,披在默弓身上。他见她目望北方隐藏在山峦中的那条大道,轻声道:“那是栎阳通往子午岭的直道。”
默弓问:“师父去过子午岭吗?”
“我八岁的时候便去过。”重黎望着脚下山河,神情微有惘然,“我自幼不受族人待见,只有我二叔愿意带着我。他……是个浪迹天涯的剑客,我幼时跟着他去过四海八荒、**九州。每每往西北走时,子午岭便是必经之路。”
“师父八岁的时候,那时我才刚出世呢。”默弓神往地看着那个方向,“我从未踏足北方,父亲也不许我北去。可是我知道,那里山河壮阔绝伦,远非我坐在这里就可以想像的。”
重黎笑道:“所以你脑中想象的天下,便是你画的那张地图的样子?”
“地图?”默弓想了想,明白过来,有些尴尬道,“我信手涂鸦的东西,师父在哪里看到的?”
重黎道:“为师想看,便会看到。”
默弓嗤然:“说得你好像是神仙。”
重黎微微而笑,他背着手站在高岩上,宽袍博带被山顶长风牵引着剧烈飞扬,神仪清绝,飘渺出尘,确实有随时羽化成仙之势。
默弓看着这样的他,一瞬有些释然——原来他和自己也能有这样和睦的时候,于清风朗日下,言笑随意,百无顾忌。
她透了口气,双腿伸展出去,危危险险地垂在悬崖之侧,身体则仰躺在山石上,双臂枕在脑后,望着岚空无垠,白云飘逝,忽然说:“师父,其实我琴棋书画样样不通,那地图画成那样,并不是因为我不知山川如何分布,五国城镇如何接壤,而是我不通绘制的缘故。父亲从小只教我经商之法、谋略之道,却从不让我去学那些附庸风雅的事。他是怕我玩物丧志,却不知我长大后成了天底下最俗的人,每天点钱算账,勾心斗角,除此之外,无所事事。在棠棣阁时,我经营着满邯郸最风雅的馆舍,平日总是巴巴地看着名士才俊琴棋书画信手捏来的潇洒倜傥,徒有羡慕的份。”说到这里她幽怨地叹气,转头看了看重黎,却又嫣然一笑:“师父,我听你吹过笛子,见过你画的各式图录,蹇老和荀叔也都说你棋艺高超,他们都不是你的对手。你既是这样能干,今后能不能教教我?”
重黎道:“我记得有人说过,只要我帮,不需我教。”
“师父总不会和学生计较的。”默弓不以为意地笑,又道,“我能不能问师父一件事?”
“你可以问,我可以不答。”
“师父难道不是授业解惑的么?”
“我愿意授业,却不一定肯有问必答。”
他句句都逆反她的心愿而来,可是说话时嘴角含笑,眉眼温柔,昭然是玩笑之心。默弓也并不介怀,淡然一笑,又望向九霄青云,缓缓道:“师父,我能知道你究竟为何栖身枫氏么?”
重黎终于不再针锋相对,他沉默了良久,直到默弓以为他再也不会回答时,耳边却传来他清冷低沉的话语:“我要找二叔。”
默弓愣了一下:“你二叔不见了么?”
“他失踪快有十年了。”
“那你来枫氏——”
“天下之大,没有比枫氏分布五国数千商旅知道得更多、望得更远的地方。”
原来如此,默弓笑了笑:“那师父有消息了吗?”
重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垂眸怅然地看着她:“我若找到了二叔,或许今日就不是你师父了。”
这话模棱两可,语意千重,默弓听不明白,也不想再深究,闭上眼睛,自此不再说话。
两人安静地坐在山顶,一人听风,一人观云,各得世外脱俗的惬意。不知过了多久,山脚下依稀传来车马辚辚声,其间夹杂一缕渺然的箫声。辚辚声愈近,箫声的婉转便听得愈真切。默弓在悠扬的乐声下慢慢睁开眼眸,看到峰顶上不知何时飞来几只白雕,正围着二人不住盘旋。
她面色微冷,起身看向悬崖南侧。
渭水之畔有车队正缓缓前行,其间高擎的锦绣旗帜绯红如火。
默弓叹道:“想不到夏威的登基大典,梁国使臣居然是四国中第一个到栎阳观礼的。”
且说这月中旬,先王棺柩停放半年,终于迁送入陵。夏威继位已久,禀承孝道居丧至今,仍未办登基大典。直到先王入陵后,经诸公子大臣奉劝,由奉常卿选了六月初九吉日,夏威这才晓谕天下诸侯,举行告祭太庙、衮冕加身之礼。
先王此前在位二十一年,困于国中新旧贵族纷争不断,除与西南巴蜀时有摩擦外,从不和中原各国结怨。是以夏威登基大典一事诸王听闻后,念在旧交,皆遣使臣前来观礼。默弓原以为南梁在夏威继位之事上多少存有成见,之前兵动便已明志,却不想这次观礼倒是梁国最先遣来了使臣。
五国利益博弈,朝令夕改,果然是天下最不可测的东西。
“这箫声吹的乐曲很是动人,我似乎在哪听到过——”默弓看一眼重黎腰间的玉笛,“师父,你觉得呢?”
重黎眉眼清清淡淡,无谓一笑:“这是南梁垂髫小儿也会的曲子,我之前是曾吹过。”他话语顿了顿,在扶风遍送山野的箫声下倾听片刻,又叹道:“箫声确实好听,只是却非吹奏之人技艺了得,而是她手执南梁景氏的暖玉箫,就算是再平庸不过的曲子,也能化成天籁之音。”
“景氏?”默弓皱眉,“那吹箫之人……”
重黎望着山脚车队中那辆软纱飞逸的紫绛??车,轻轻一笑:“若我猜的不错,吹箫之人应是南梁通侯景奇之女,景姝。”
神墓文学
http://www.shenmupk.com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