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刀李广胜提醒诸位:“那个张班头奉命回知府衙门,叫田知府率众拆毁民房,不知此事是否得到田大人应允?要是田大人将此事放在脑后,不埋不汰,将会给我们守城带来意想不到的重创。”
铁锤曹三通接过话茬:“要不派两名侍从去知府大堂催促一下?要求田大人迅速组织人员,发动民众,拆房护城。”
“去知府大堂就不必了,我们已经完成任务,满足各位将领守城的需求。”此时,张班头出现在城楼与楼梯的交接处,后面跟着一大群抬着砖头、瓦片、石块的黎民百姓。
指挥使宋安与几名将领闻言,心头一振,不约而同转过身,目光集中在楼梯口。只见张班头扛着一根长木料,木料灰不溜丢沾满了灰尘。显然,这是从民房上刚拆下的。再看他的身后,都是一班青壮年,用箩筐抬着砖头、瓦片和石块。
几人见此,心中大喜。指挥使宋安慨叹道:“这些不是兵器、而胜似兵器的器材送至,真是及时雨,雪中送炭啊!”
“有了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如获至宝。敌人攻得再急,我们也不怕他们。”铁锤曹三通那张黑脸上,挂满了笑容,喜得屁颠颠的。
这时,张班头已经到城楼中间,将肩上木料放下来。后面抬筐的青壮年,一个接着一个,跨到城楼上。
指挥使宋安与几名将领笑脸相迎,宋安做着手势:“各位乡亲!辛苦一下,将这些砖头之类的东西,抬到各个伏击点去。”
“好的!我们遵从指挥使的命令。”一个为头的青壮年向后面抬筐队挥一下手。
那班青壮年心领神会,抬着箩筐分散在各个伏击点,倒下筐中砖头、石块后,又返回下了城楼。
张班头撩起衣襟,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对众壮年道:“各位兄弟,现场有知府大人在那里,就用不着张某来回跑了,我要向指挥使汇报情况。”
“没事的,保护城池,人人有责。此事用不着张班头操心,我们会加快速度抬器材的。”那个为头的壮年说后,与众壮年下了楼梯。
那班青壮年走后,指挥使宋安问张班头:“怎么?知府大人亲临现场指挥了?”
“是的!”张班头如实回答,“衙门里的所有人员兵分四路,西门和北门,由张某和田大人负责发动民众。南门和东门,由汪师爷负责。”
“哦!”指挥使宋安兴奋不已,“在发动民众过程中还顺利吗?是否有人从中作梗?”
“回指挥使的话,这件事出人意料,在我们沿途进行宣传鼓动时,百姓们为了保护城池,他们是勇跃参加,一呼百应。在谈到要拆除部分房屋,官府要征用砖头、瓦片、石块之类进行抗敌时,他们是你争我夺,要求官府先拆自己的房子。这种毫不利己,至高无上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官府中每一个人学习与标榜。”
“是啊!如果没有民众支持,我们孤立无援,这场战争终究会失败的。”指挥使宋安慨叹不已,“只可惜,我们的兵员不足,在与敌交手时,显得力不从心,应接不暇。”
“指挥使请放宽心,有关兵员之事,田大人已经安排妥当。”张班头好像成竹在胸。
其实,那班年轻人第一趟到城楼,宋安已意料到知府大人有此安排。却故意装腔作势,试探问:“卫所就这点人马,将公差、狱卒都补充进来,也不济事,窟窿大、补丁小,难以充实力量。”
张班头微微一笑:“指挥使多虑了,依靠衙门那点人,乃是竹竿挑不起单被的。指挥使还看到刚才那班青壮年吗?他们可是知府大人从民众中挑选出来的生力军,每一个城门能补充一两千人。待他们将大批的砖头、石块运到城上,就投入到您的麾下,协同兵丁一起作战。剩下的事,由老人、妇女和儿童来做。”
“好啊!知府大人考虑得真周到。”指挥使宋安拍手叫好,“润州城有这样的知府做后盾,全城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乃是固若金汤,敌人难越雷池一步的。”
一个时辰后,那班青壮年,抬着箩筐已往返几十趟。城头走道的每一个伏击点,都堆一大堆砖头、瓦片、石块。
直到傍晚时分,只见一班上千人的青壮年,拿着锹锨、木棍、铁钎之类的东西,列队登上城楼。一名为头的壮年恭恭敬敬说:“指挥使,我们奉知府大人之令,前来充军,投入战斗,请指挥使予以安排。至于后备的器材,有老人、妇女运输。”
“好啊!我代表卫所全体兵将表示欢迎。”指挥使宋安笑容满面,随即唤过大小头目,吩咐道,“这班青壮年,由你们负责,分配到各个伏击点,协同兵丁共同对敌。至于如何迎敌,你们稍作指点。”
“属下遵令!”大小头目异口同声。
接下来,将这班青壮年分成数组,带往各个伏击点。
却说左增辉、何兴亮、魏世杰、司马俊几名主将,率领几千人马进攻润州北门。一天经历数十次攻城,都以惨败而被迫撤退到一箭之外。
此时,几名主将聚集到一起,磋商攻城计划。小霸王何兴亮望一眼高大的城墙,咬牙切齿道:“她奶奶的,老子自从闯荡江湖以来,攻山劫寨,经历数十次决战,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难攻、难打,而且造成伤亡最大。”
魏世杰接过话茬:“以前你们所作所为,都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何曾经历攻城略地之战?直至投到张太师麾下,才成为真正的军人。才有打扬州、攻鹰游山、战润州之举。没想到,润州城是如此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是啊!如此算来,今天阵亡的兵丁,不亚于一千人。”左增辉望着城墙下一具具尸体,十分伤感说。
小霸王何兴亮见司马俊一直没有讲话,开口问:“司马将军,你对此次攻城有何看法?”
司马俊不假思索道:“此事是皇上和太师决定的,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现在已是傍晚时分,再攻一次看能否凑效?如果守城官兵仍然奋力抵抗,我们不能再强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然后,请示杨先锋,看是否收兵?”
“这样也好,我们各三百名敢死队,猛攻一下。要是不成功,立即鸣金收兵。”左增辉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博得几名将领赞同后,立即组成两支敢死队,每支敢死队由两名小头目带领,在其它兵丁的掩护下,提着云梯,向城墙扑去。时间不大,两支敢死队已经冲到城根,然后立即竖起云梯向上攀爬。
在后面督战的几名将领,目不转睛盯着敢死队员奋不顾身,沿着云梯向上爬。魏世杰质疑道:“咦!真是破天荒呃?每一次我军进攻,敌人相隔一箭之地,就开始射箭,这一次怎么毫无动静?难道他们没有箭了?”
“不,我认为敌人另有阴谋。”司马俊分析道。
正在他们估猜不测之际,百分之八十的敢死队员,已经爬到云梯上。首尾相连,一个紧跟一个。在上边的队员,已快到城墙边口。就在这时,一块块砖头、瓦片、石块,如雨点一样砸向云梯。正向上攀爬的敢死队员,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死的死,亡的亡,一具具尸体,从云梯上掉下去。有的云梯被大石块拦腰截断,连同梯子上的队员一起摔下去。有的没死,又被砖头石块击中,砸得头破血流,筋断骨碎。
那些没来得及向云梯上攀爬的敢死队员,见砖头、石块一起砸下来,吓得魂不附体,纷纷后退。有的稍不留神,被石块击中,死于非命。
“快鸣金收兵,再耽搁下去,两支敢死队将全军覆灭。”左增辉向一名小头目传下命令。
那名小头目闻令,立即鸣金收兵。当敢死队员撤下来之际,已所剩无几。一个个面如土色,狼狈不堪。众将领见此,懊恼不已。
左增辉吩咐一名小头目:“你去后边请示杨先锋,这里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是否收兵?”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