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 第四十三回 破夜袭文聘归降

本章节来自于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 http://www.lishu123.com/61/61335/
    

    人类的**到底有多脆弱,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能找到答案。

    鲜血四溅,碎肉横飞,脏腑脑浆,残肢断腿。

    在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描述,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只能是“惨不忍睹”。

    曾经被无情抛弃的江夏伤兵,现在冠名为庐江左嵬军。其主将,是历史上曾豪气冲天,对刘备说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之。”惊世之语的,魏延、魏文长!

    当同样是一代名将的文聘、文仲业,统帅曾经在历史上,抗衡整个东吴近十年的黄祖精兵,遇上昔日的袍泽兄弟,此刻的生死对手时,结果会怎样?

    单从兵员素质和将领的能力而言,两下不分胜负。但有一点却是文聘没有预料到的,那就是,魏延的个人武艺,比他要高的多。

    在广阔的战场上,个人的武勇往往不会成为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但在城墙这么狭小的范围中,每一次的进退,都会影响士气和战局。

    在魏延以及左嵬军近乎疯狂的攻击下,文聘和所部兵马终于抵挡不住了。可上来容易,再想下去就难了。云梯的数量有限,最无奈的是还有向上攀爬的士兵。文聘突然现,自己和江夏军居然悄无声息的进入了一个死地,进不得,退不了。被魏延和一部分左嵬军,硬生生逼到了城墙边上。而其余的左嵬军将士,则开始朝云梯下面的江夏兵,用滚木?石、火油开水猛烈地招呼起来。

    魏延不愧为当世名将,他看到文聘所部已经有了溃散的兆头,非常适时的下达了暂停攻击的命令。魏延很清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戈一击,会让他的部下遭受到怎样的伤害。他大喝一声道,“文仲业,你已经败了。江夏兵丁们,本将看在都是老乡的份上,不愿对你们赶尽杀绝,投降即可免死。”

    文聘冷漠的看着魏延,又瞅了瞅周围的士卒。他对于魏延的突然息战也是非常郁闷,因为文聘刚想以死中求生的道理,来激励部下杀出血路。可还没等他开始,魏延那边却先制人了。

    生与死之间,若有生的希望,谁会愿意去死?果然,那些江夏兵丁已经有了动摇之色。特别是魏延那句江夏老乡之语,更让他们有了求生的希望。

    文聘手中刀一横,大声道,“魏文长,本将佩服你之才能。若你能答应放我等回去,吾将向黄太守进言,请其退兵。”

    “哈哈哈哈~~~”魏延听到文聘的话,大笑不已,“文仲业,你当吾乃幼童否?以黄祖之心肠,如何会听你所劝?吾给你一条路,若你束手就擒,吾便放这些江夏老乡回去。否则,就别怪我不顾昔日同袍之谊了。”

    文聘气的浑身直哆嗦,他大喝道,“想我投降,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斤两。弟兄们,左右是一死,不如随本将和他们拼了。”说罢,手中刀一挥,直奔魏延而去。

    魏延冷笑一声,挥刀逼退文聘。这时,文聘才尴尬的现,身边的江夏士卒,居然无人响应。

    文聘这个悔啊,悔的肠子都青了。这些人并非自己所部,而是黄祖的精兵。此时就能看出,兵将不同属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了。

    “唉~~”文聘长叹一声道,“也罢!就用我之性命,换这些兵卒活下去吧。”边说,边扔下了手中的刀。

    “当啷、当啷、当啷~~”

    随着荆州兵马的弃刀,城墙上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而城下的那些荆州兵马,听到上面已经没有了喊杀声,也都忙不迭的退走,直接把那些同袍丢在了松兹城。

    魏延命左嵬军加强戒备,收治伤员,即便是江夏伤兵也一起救治。而魏延则是根本就没对文聘进行捆绑,而是和文聘站在一起,看着手下人忙活。

    文聘心中微微泛起波澜,低声道,“魏将军就不怕我突然暴起,挟持与你吗?”

    魏延嘿嘿一笑,道,“仲业将军,莫说你打不过我,就算你真的抓住我了,又能怎样?要知道左嵬军本就出自江夏,你带的这些兵有很多都与我等熟识。现在我们是在救他们的性命,你挟持住我,那他们就得死。你觉得呢?”

    文聘一时语塞,又瞅了瞅刚才还在拼杀,现在却都称兄道弟的双方士兵,不由得苦笑起来。而那些本来想要离开的江夏士兵,都自觉地留了下来,照顾受伤的同伴。

    魏延见状,郑重道,“文将军,吾知将军乃大将之才,深谙韬略。不如来庐江,咱们一起打出一片天地。”

    文聘听罢正色道,“刘荆州刘表对吾有提携之恩,蔡将军蔡瑁对我有帮扶之义,恕某非能行此不忠不义之事。”

    魏延耸了耸肩,悠然道,“无所谓,那就请文将军在庐江多住些时日,过后再说。”顿了一下,又道,“孙三公子当年曾对我们这些江夏降卒说过,同为华夏子孙,为何偏要行此自相残杀之事。若真有能力,不妨学卫霍,驰骋大漠,封狼居胥,这才不愧为大丈夫。如今诸侯间互相攻伐,犹如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最终死的还是咱们大汉子民。这样的战争,还是尽可能的少造杀戮的好,毕竟咱们都是中华大地龙的传人。”

    文聘默默的听着魏延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久久没有言语。

    话分两端,再看徐盛这边。

    不得不说,徐盛真沉得住气,他硬是率领手下一千猛虎军等到了黄祖军的到来。

    此时的黄祖可是意气风,他对于蒯良出的这个双管齐下、声东击西的计划非常满意。按照黄祖的想法,只要文聘得手,以他所率领三千江夏精锐,可能早把松兹给拿下了。而自己和蒯良所率的中军,就可以直接进军松兹城了。

    蒯良对自己的谋划也很骄傲,不过生性谨慎的他还是向黄祖进言道,“尚荣兄查不到黄祖的字,编的,还需防备松兹兵马在半路偷袭我军,仍应多派斥候,四下打探,以免节外生枝。”

    黄祖哈哈一笑道,“子柔兄未免太小心了。即便松兹派兵于半路准备夹击我等,可仲业只要得手,其军必定人心惶惶,急于回城救援。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在路上等待我军乎?”

    蒯良想了想,觉得黄祖所言还算有理。加上黄祖本人毕竟是荆州望族,影响力不下于蒯氏,蒯良也就不再多言了。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黑暗中竟有一双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嗜血的味道。

    “猛虎下山!”一声爆喝突然传到了黄祖大军的耳中,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紧跟着,数不清的弓弦声和箭矢的破空声随后而至。

    “噗~~噗~~噗~~~噗~~”

    “啊~~”“嗷~~~”“哎呀~~”…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的黄祖军混乱起来。特别是黑夜中,根本不知道敌军有多少,更不清楚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他们只好本能的往人多的地方扎堆。

    “稳住!稳住!不要慌,不要慌!”黄祖大声的叫喊着,试图控制住此时的局面。

    但他的大喊声也同时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徐盛毫不犹豫的命令手下,把打击的重点转向了黄祖这边。

    随着三轮箭雨过去,大路两边的矮山后面突然蹦出了一群手持腰刀盔甲鲜明的兵卒,一股脑的向着黄祖大军中杀了过去。

    猛虎军乃是孙坚旧部,皆为百战余生的老兵。孙翊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老兵,让他们减少伤亡,不遗余力的给他们花重金打造全身铠甲。可以说,猛虎军的一名战士,他的铠甲之好,甚至过了许多诸侯军队的校尉副将。这些老兵的战斗力之惊人,足可以一当十。

    当这群猛虎军冲入黄祖军中后,江夏士兵无奈的现,自己的刀砍在对方身上并没有使得敌军受伤或者停滞不前,而是绝望的看着敌军用武器收割着自己的生命。

    “救命啊~”

    当第一声惨叫传出后,黄祖军,溃散了!

    此次出兵,黄祖所率兵马有两万人。如此混乱之时,又在黑暗之中,黄祖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挡。真正被猛虎军杀掉的士卒并不多,而互相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

    黄祖见大势已去,只得在亲兵的掩护下,冲开一条血路,往大营败走。

    而可怜的蒯良,却因为腿上中箭,行动不便,落马被擒。

    正当徐盛准备扩大战果时,有斥候来报,言江夏偷袭东门的后军王威所部正往此处赶来。徐盛只得放弃了追击黄祖的想法,率领猛虎军脱离战场,回松兹去了。

    等到天色放亮,黄祖清点兵马后,直接一口鲜血喷出,昏倒在地。

    因为加上王威回返之时带回的逃散兵丁,此次夜袭松兹的结果是,伤亡、逃散、被俘、失踪者总计一万余,其中文聘所率江夏精兵损失两千余,黄祖中军损失八千多。此外还搭进去了文聘、蒯良,一文一武两大荆州重臣。

    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出兵时志得意满的黄祖急怒攻心呢?

    现在的情况是,黄祖此番率领的五万大军,除了后军黄忠所率的一万兵马,以及佯攻松兹南北二门的各五千兵马,黄祖的中军以及王威所率的前军残部加起来,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可谓伤筋动骨了。

    不说黄祖这边如何的愁云惨淡,松兹城中却是兴高采烈。三大名将徐盛、孙礼、魏延正在大声说笑着。

    只听魏延佯怒道,“我说文向将军啊,你可太不地道了。松兹东城打的热火朝天,你居然还能按兵不动,真把弟兄们当铜头铁臂了?你就不怕我们守不住?”

    孙礼听罢也不说话,只是瞅着徐盛,看他如何作答。

    徐盛哈哈一笑道,“若是有你们两位大将在,松兹还能失陷的话,那这黄祖军也太厉害了点。我相信你们二位的能力,就如同你们相信我一般。不过,那文聘确实厉害,统兵之能,谋略之高,不在我等三人之下,甚至更高。不管怎么说,我得先给两位道个歉,辛苦兄弟们了。”

    徐盛边说,便拱手朝二人躬身一礼。

    魏延忙不迭的让开了,而孙礼则是腿上不方便,但却摆着手道,“文向兄这就见外了。都是为主公出力,何分彼此啊?”

    说话间,天已大亮,忽有士卒来报,说孙翊率徐晃所部飞龙骑已到东门城外。

    徐盛等人闻言大喜,连忙前去迎接。三人刚到院门外,就看到一彪人马风尘仆仆赶了过来。

    未等马匹站稳,只见当头一个短的小子就跳下马来,急匆匆来到三人面前,大笑道,“三位将军劳苦功高,吾心甚慰啊!”

    徐盛等人当然认得孙翊,但是看到眼前之人板寸短,灰头土脸,一时都不敢相信,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江东孙三郎。

    孙翊看出了三人的迷惑,也不着恼,先对着孙礼道,“德达,听说你受伤,不知现在如何了?”

    孙礼从孙翊明亮的眸子里,看出了自内心的关切之情。他的眼睛不禁一热,朗声道,“三公子勿须担心,皮肉之伤而已,末将仍可杀敌向前,不惧矢石。”

    孙翊满意的拍了拍孙礼的肩膀,又道,“听闻德达率一千丹阳新兵,力敌荆州名将文聘所部五千人马。为奖励德达所部之功,吾赐名右锋卫如何?”

    孙礼听完孙翊的话,热血上涌,心潮起伏。他行了个军礼大声道,“末将代所部多谢三公子赐名,必不辜负三公子厚恩也!”

    孙翊呵呵一笑,转头看着魏延,忽然道,“文长的脸怎么这么红啊?”

    魏延听闻,一时语塞。

    说实话,他见过孙翊。但是像今天这样,以左嵬军主将的身份和孙翊如此面对面的接触,却是头一次。虽然他想过很多见了孙翊后,自己该说什么话,如何作答。可孙翊的这个问题,却让他现,所有准备的说辞都挨不上了。

    越这样,魏延的脸就越红,好不容易憋出了一句话,“末将的脸红,是因为当年在麓谷中被火烤的。”

    “啊?”孙翊听完魏延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他心想,“感情历史上说描写魏延的相貌面如重枣,居然是被自己一把火给烧的啊?”

    孙翊是惊立当场了,可徐盛却看出了魏延的尴尬,他试探着道,“三公子,文长此战功劳甚大啊。”

    孙翊哪能不明白徐盛的意思,他大笑着道,“文向误会我了。吾非调笑文长长相,而是后悔为何今日才得文长。吾甚是喜爱文长,故而一见如故,想与文长好生亲近一番也。”

    三人见孙翊毫不掩饰自己对魏延的喜爱,洒脱之情溢于言表,毫不做作,心中都是暖洋洋的。魏延更是大声道,“蒙三公子如此看重,魏延定当为三公子爪牙,虽赴汤蹈火,亦万死不辞也。”

    孙翊摆了摆手,道,“吾说过多少次了,需要你们都好好的活着。诚然,此战过后定有许多勇士再也不能站起来。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住这样一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你们不怕死,并不代表应该不爱惜生命。我们即便死,也要死的有价值,明白吗?”

    徐盛等人听完孙翊的话,莫不暗自慨叹。而周围许多士兵也都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心中豪情油然而生。

    孙翊招呼众人和徐晃见过面,然后就带领诸人进入厅堂中。在听完了徐盛等人的汇报后,孙翊也把自己这次去鲁阳的经过,与众人稍微一说。

    当听闻孙翊断剑割,祭奠义兄的事情后,所有人都对眼前的这个短少年崇敬不已。

    而新鲜出炉的右锋卫将军孙礼,更是回去后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手下兵丁说了一遍。再所有士兵群情激昂的请求后,右锋卫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短部队。当然,这是后话。

    孙翊和三将好好计划了一下后面的布置,继而让众人前去准备。自己则溜达着去看望此次被俘的文聘、蒯良二人了。他先来到蒯良的住所,进去探望。

    待来到蒯良房外,孙翊先抖了抖身上的尘土,然后高声道,“子柔先生可好,小子孙翊求见。”

    门内并无动静,而门口的卫兵则有些气恼的对孙翊说道,“三公子,医者刚刚来看过他,说他只是受了皮外伤,并无生命之忧。”

    孙翊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要好生保护蒯良先生,切不可对其动粗。”等卫兵答应后,孙翊继续朗声道,“蒯先生,小子赶路而来,身上狼狈不堪,恐脏了先生之眼。今先去沐浴更衣,晚些时候再来拜访。还望先生善自保重,好好将养。”

    说罢,孙翊便带着许褚离开了。实际上,他对于蒯良没什么好感。毕竟这个人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历史上和蔡瑁一起,把刘琮给卖了。现在孙翊之所以对他礼敬有加,不过是因为想要通过蒯良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下面孙翊要去拜访的人,则是他一直想从荆州挖过来的,那就是文聘。

    来到看押文聘的地方,孙翊现门口的卫兵居然是猛虎军的十个老兵,而且都是学过太平阵的精英。要知道太平阵的训练非常,如果不是几人配合默契,则无法挥出阵法的威力。现在看来,文聘如果真想强行离开这里,怕是要费不少的功夫。而这十个老兵只要困住他一会,松兹城的军队就会赶来将他擒住。

    孙翊心里暗笑,这个魏延确实非常谨慎细心,不愧为大将之才。

    他和门口的卫兵打了个招呼,这些江东老兵哪有不认识孙翊的,忙不迭向他施礼。不过,所有人都被孙翊的型给震惊了,毕竟剃在古人看来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

    可孙翊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和惊异的眼光,自顾自的来到文聘门前,叩门道,“仲业将军可在,江东孙三郎求见。”

    不一会,门开了,文聘昂挺胸的看着孙翊,丝毫没有被俘的紧张和恐惧。

    孙翊暗自叫好,笑着道,“文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小子神交已久。今日得见,真三生有幸也。”

    文聘拱了拱手,面无表情的道,“江东孙三郎之能,某也早有耳闻。现为阶下囚,失礼怠慢之处还请见谅。若是三公子前来招降,某劝君还是少开尊口的好。在下虽不才,却也知礼义廉耻,不敢行背主之事。请回。”说罢,便自顾自的回身进屋了。

    孙翊一句话都还没说,文聘就走了,弄得孙翊非常没面子。不过他从文聘进屋却没关门的举动,看出一些端倪,便让许褚在,门口等待,自己屁颠屁颠的跟了进去。

    文聘坐在了椅子上,伸手拿起一卷竹简,开始认真研读起来,并不搭理孙翊。

    孙翊也不着急,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文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孙翊就那么波澜不惊的站着,如同侍者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文聘终于忍不住了。他把竹简一放,叹口气道,“三公子这是干甚?凭你如何表现,某也绝不投降。”

    孙翊听见文聘的话,晃晃悠悠走到一张椅子边坐下,悠然道,“吾素知文仲业乃忠义之士,何敢轻言劝降?吾只与将军说说心里话。”

    孙翊顿了一下,见文聘并未回绝,便继续道,“想当年,诸侯共同讨伐董卓,除先父与曹操外,皆心怀鬼胎,各有打算。先父奋勇向前,结果被袁术匹夫掣肘,丢兵损将;曹操戮力追击,更是险些丢了性命。先父不愿与那些道貌岸然之辈同流合污,故而携兵欲返江东。岂料刘表听信袁术谗言,率兵截击。家父气愤不过,怒而兵攻伐,轻军冒进,丢了性命。一家老小从此无依无靠,四处飘零,其中艰辛,何人能知?”说到这,孙翊此生的记忆浮现在脑海,眼圈不由一红。

    文聘听着孙翊的话,也不免有些伤怀,淡淡的道,“恰逢乱世,刀枪无眼,文台公之殇也是无奈。”

    孙翊点点头,道,“我孙氏一门,自家族孙武开始,人才辈出。从来不会知难而退,家兄勇烈,继承先父遗志,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可庐江一地却几次三番遭受无妄刀兵。不说黄祖两次攻伐,就连那袁术也自恃兵强马壮,苦苦相逼。仲业将军可能还不知道,袁术匹夫正准备明年称帝。”

    “什么?”文聘听到孙翊的话,“噌”的站了起来,急急问道,“此话当真?”

    孙翊苦笑着道,“将军若是不信,当可稍带几日,吾命人将袁术所檄文送来给将军一观便可。”

    文聘默然无语,思绪混乱,不知该说什么。

    孙翊则继续道,“若是袁术僭越造反,我庐江则当其冲必不与之甘休,定要引兵讨之,以报陛下厚恩。然如今,黄祖兴兵来犯,家兄宣城剿贼,庐江正自顾不暇,又如何能与袁术开战。刘景生身为汉室宗亲,不思为朝廷分忧,反而与庐江刀兵相向,岂非让袁术得了便宜?”

    文聘细细琢磨一番,沉声道,“某料想刘荆州并不知道此事,若其知道~~~”

    “若其知道又能怎样?”孙翊打断了文聘的话,自顾自的道,“当年群雄讨董之时,刘表可曾出兵出力|?仲业乃荆州大将,难道还不知道刘表的心思吗?|”

    “这~”文聘无语了,因为孙翊说的都是不争的事实。

    孙翊趁热打铁道,“吾佩服将军忠义之心,但这忠义该对谁呢?”孙翊顿了顿突然大声道,“别忘了,大汉还没亡呢!”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把文聘吓的浑身一震,他的耳畔回想着孙翊的惊雷之声,“大汉未亡,大汉未亡啊。”

    孙翊没有再理会文聘,他起身缓步走到门口,沉声道,“何去何从,还请仲业将军好生考虑一番。大丈夫欲建功立业,更要顶天立地,不失忠义之本。否则,便是愚忠之人,徒为笑谈尔!”

    文聘如同被惊醒了一般,对着孙翊纳头便拜,郑重道,“若三公子不弃,某愿追随左右,虽刀斧加身,不易心志也!”

    孙翊连忙回身,赶紧扶起文聘,大笑道,“今得仲业将军相辅,乃天佑大汉也,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文聘起身道,“惭愧,惭愧!末将当不得三公子如此垂青。但某有一事相求,还望三公子体谅。”

    孙翊呵呵一笑道,“吾已知文将军意思,你定不愿与荆州旧识刀兵相向,更不愿让刘景生难堪。”见文聘面露惊讶之色,孙翊继续道,“既如此,吾便拜仲业为讨逆将军,从荆州降卒中挑选三千精锐,前往庐江大营,辅助鲁肃鲁子敬可好?”

    文聘听闻又要拜伏称诺,却被孙翊给扶住了。孙翊道,“仲业可能不知,庐江军中已废除跪拜之礼。这些等你到了庐江大营,由子敬慢慢和你说明吧。”

    文聘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他有些哽咽的道,“某乃一粗人也,今得三公子如此看重,必戮力倾心,以报三公子厚恩。”

    孙翊哈哈一笑道,“仲业将军乃荆州第一大将,吾对你的能力自是放心的很。”

    文聘却正色道,“三公子此言差异,荆州第一将另有其人!”

    “哦?”孙翊诧异的道,“何人之能可在仲业之上?”

    文聘郑重道,“南阳人,黄忠、黄汉生!”

    此正是:夜袭不成损兵将,黄祖悲愤险身亡。三郎方到松兹处,两言说得文聘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题外话:看书的多,评论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请君推荐,劳君收藏;别无所求,唯帮三郎。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玉瑶天辰的小说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最新章节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全文阅读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5200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玉瑶天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