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俄罗斯银幕诗人
塔尔科夫斯基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32年生于俄罗斯扎弗洛塞镇,是诗人亚尼森·塔尔科夫斯基之子。(
武炼巅峰)曾就读于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压路机和小提琴》是其毕业作品,曾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一等奖。
《伊凡的童年》是塔尔科夫斯基真正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影片描写了一个红军侦察员伊凡在执行任务时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故事。但作者并没有把影片处理成一个战斗英雄的成长故事,而是将伊凡的童年与战斗的残酷场景进行对比,将激烈的战争景象同梦幻中的宁静相互映衬,从而突显出个人与历史之间深刻、内在而又荒诞的关系。在《伊凡的童年》中,梦的直接划入、时事资料片的插入以及个人微小事件背后宏大的历史、哲学、宗教背景,都显露出塔尔科夫斯基的日后风格。
1966年,塔尔科夫斯基拍摄了他的第二部作品《安德烈·鲁勃廖夫》,影片讲述了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鲁勃廖夫的一生,探讨了一个人的力量与一个民族的力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主人公的横跨俄罗斯的旅行,正是他寻找失落的信念的精神跋涉。非线性叙事结构将全剧的每一个段落都变成了一个特有的意义单位,彼此间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冲撞。影片以史诗的规模和繁复的结构显现了塔尔科夫斯基内心的雄浑与复杂。
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涉及题材相当广泛,从战争到现实,从历史到梦幻,但所有这些创作都涉及一些基本命题,如此岸与彼岸、罪与罚、时间与记忆等。(
斩天成圣)1972年,他完成了作品《太阳系》,这是一部科幻片,是科学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对人类命运与情感的思考。1974年的作品《镜子》是一部对青少年时代进行回忆的电影,塔尔科夫斯基把现实与记忆中的零散片段万花筒般地拼在一起,像一段探讨人的存在与永恒的诗篇。
塔尔科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神秘、梦幻、多义以及宿命论的特征。他对人与人性做了全面思考,他的镜头虽然压抑沉重,但却是纯净的,往往传达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1979年,塔尔科夫斯基拍摄了《潜行者》,这是一部被公认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晦涩难懂的作品。导演借传说中的神秘事件,表达了对人类心灵深处秘密的探究和怀疑。在片中,我们甚至可以隐约感受到核战争威胁下的恐怖。1983年,塔尔科夫斯基在意大利完成了影片《乡愁》,传达了作者对于故乡——俄罗斯母亲的赤子之情。1986年在瑞典拍摄的《牺牲》是其生前的绝笔之作,讲述的是关于“救赎”与“牺牲”的主题。1986年12月29日,塔尔科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
塔尔科夫斯基,这位伟大的“俄罗斯银幕诗人”,他用一生所偏爱的“长镜头”记录了蕴藏在真实中的“诗性”,他在电影中创造的“诗意梦境”虽阻断了观众对叙事的注意力,但却让人看到了超越画面的“看不见的东西”。
塔尔科夫斯基用自己的一生雕刻着时光,雕刻着电影,更是在雕刻着他那“诗意的一生”。
(二) 基耶斯洛夫斯基——“道德焦虑电影”大师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于1941年6月27日生于波兰华沙。(
天尊人皇)童年时代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沉默寡言,不苟言笑。1969年,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波兰洛兹电影学院毕业,毕业作品是纪录短片《来自洛兹城》。后来凭借纪录片《照片》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纪录片生涯。在此期间,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许多纪录片,但他慢慢发现“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几年纪录片后,基耶斯洛夫斯基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1975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摄制了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这部影片奠定了他“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他于1981年拍摄的《盲打误撞》,讲述了偶然事件在个人命运中的作用,但此片在波兰遭禁,直到1987年才获放映。
就在《盲打误撞》遭禁,基耶斯洛夫斯基最为沮丧的时候,他遇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他们两人首次合作,便推出了《无休无止》。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氏风格已有所改变,他的作品从此便和道德、法律、公理、正义、罪与罚、善与恶等问题建立了关系。1988年两人再度联手创作了震惊欧洲文化节的电影《十诫》。影片《十诫》并不是对圣经《旧约》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而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探讨。(
杂志虫)《十诫》是借宗教这一神圣庄严的舞台,对现代人所崇拜的人道主义、科学理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婚姻神圣、爱情自由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质疑,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的道德困窘与智慧的软弱无力。其中在《十诫》中,第五诫《关于杀人的短片》和第六诫《关于爱情的短片》尤其引人关注。
90年代,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皮耶斯也维奇又共同创作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又译《两生花》)以及“颜色三部曲”《蓝》、《白》、《红》。“蓝、白、红三部曲”是以法国国旗的三色为主题,用以象征“自由”、“平等”、“博爱”。《蓝》讲述朱丽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丈夫与女儿,她尝试遗忘,与过去割断一切联系,但真正的“自由”却始终未能得到。《白》讲述旅居巴黎的波兰发型师卡洛与美丽但刚烈的妻子之间的情感故事,卡洛一直寻求着“更平等”,但“平等”和“更平等”似乎都未到来。《红》讲述的是年轻大学生兼模特瓦伦蒂诺与老法官的一段交往故事,其主题表达了对于神圣的爱的期望,这爱是非人间的、天国的爱。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我喜欢观察生活中的碎片,喜欢在不知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拍下惊鸿一瞥的生活点滴。”生命中美好而起初的碎片在《蓝》、《白》、《红》中呈现出神性的光辉,一切的问题,在《红》中似乎都有了温暖的结论:那就是爱。在拍完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曾宣布不再拍片,“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
1996年3月13日,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于巴黎病逝,享年55岁。(
独步山河)人们说他是大师,说他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而又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说他的电影是“伯格曼遇到了希区柯克”,但他却谦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地方性导演。当有人问他是否喜欢电影时,他竟面无表情地说:“不。”
经典影片赏析
《战舰波将金号》
片长: 黑白片(无声),97分钟
出品: 1925年,苏联中央照相电影企业公司摄制
编导: 谢尔盖·爱森斯坦
摄影: 爱德华·基赛
主演: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饰水兵瓦库林楚克)
格里高利·亚历山大洛夫(饰反动军官吉列洛夫斯基)
【剧情梗概】
该影片描写了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沙皇**政府已经**透顶,广大工农群众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反抗日益激烈,罢工浪潮遍及全国。人民的革命情绪也传到了黑海水兵中间,反动军官对他们的无理欺凌使他们早已忍无可忍。
一天,停泊在敖德萨港口外的波将金号战舰上的水兵们,发现给他们做汤吃的肉全是些长满了蛆的臭肉,于是同军官们争吵起来,并以拒绝进食表示抗议。舰长把水兵们集合在甲板上,命令惩戒队向敢于反抗的水兵开枪屠杀。惩戒队拒不向自己的弟兄开枪,反动军官吉列洛夫斯基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帝凰:神医弃妃)危急时刻,水兵瓦库林楚克登上炮台,振臂一呼,水兵们纷纷响应,把反动军官打得落花流水。水兵们占领了战舰,升起了红旗,战舰波将金号宣布起义了。可是,瓦库林楚克却被穷凶极恶的吉列洛夫斯基开枪打死。
瓦库林楚克的尸体被运到敖德萨港口,市民们在一片哀痛声中纷纷前来凭吊,长长的堤岸上挤满了义愤的人群。
接着,画面上展现出片片白帆,敖德萨市民乘着许多小帆船给宣布起义的战舰送来大批食品,声援水兵们的革命行动。
正当革命达到**的时候,突然传来一排排的枪声,沙皇反动当局的镇压开始了。反动军队顺着敖德萨阶梯向下走来,朝着无辜的市民开枪射击。面对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起义的战舰摇起了威严的大炮,向反动军队猛烈开火。
入夜,一切恢复平静,不祥的浓雾笼罩着战舰。黑海舰队的12艘军舰被调来镇压起义者。起义的水兵严阵以待,准备战斗,忽然一片欢呼声打破了临战前的寂静,12艘被派来镇压起义的军舰上的水兵也倒戈了。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高大壮观的起义战舰从画面深处直向观众驶来,象征着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
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在电影艺术史上第一次把革命人民作为主人公搬上银幕,创造了崭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革命的思想。这部充满革命激情和艺术创新的影片对后来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爱森斯坦是电影蒙太奇概念的创始人之一,在《战舰波将金号》里,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在水兵起义的场面中,他先是用缓慢的蒙太奇节奏烘托出紧张气氛,随着瓦库林楚克的一声高呼,节奏突然加快,使痛打反动军官的群众场面充满动势而绝不杂乱。整部影片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就像是一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
爱森斯坦在动用蒙太奇隐喻方面也创造了极其生动的效果。接连出现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个姿态不同的石狮镜头,极富象征意味地表现了人民力量的觉醒。在表现沙皇军队码头屠杀市民的情节中,导演使用了一系列的对比镜头,深刻揭露了沙皇军队的残暴,这就是著名的“敖德萨阶梯”一场戏。在“敖德萨阶梯”一场戏中,爱森斯坦成功实践了他的“杂耍蒙太奇”理论,使影片达到了裂人心肺的深度。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是默片时代,银幕上连声音都没有,更谈不上有颜色。但当黑海水兵起义的时候,战舰波将金号上却高高升起了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那鲜红的颜色,是爱森斯坦别出心裁让人用手工在拷贝上逐格涂上去的。
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受到各国人民和各国电影艺术家的普遍赞誉,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本片1929年在美国电影评议会评议的“世界四大电影佳作”中排名第三,1952年在比利时由63位世界著名导演评选的“世界电影12佳作”中排名第一。此片还曾入选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评选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
《八部半》
出品: 1962年,意大利西奈里斯电影公司、法国弗朗西奈莱克斯电影公司联合摄制
片长: 黑白片,片长133分钟
编剧: 弗德里科·费里尼恩·弗拉亚诺图·彼内利布·隆迪
导演: 弗德里科·费里尼
主演: 马·马斯特洛亚尼(饰吉多)
阿·艾梅(饰路易莎)
桑·朱罗(饰卡尔拉)
克·卡鲁迪来纳(饰克劳迪娅)
获奖: 本片荣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黑白服装设计奖
【剧情梗概】
电影导演吉多在一处温泉疗养。此时,他在创作上正陷于困境,就连影片中的女演员也迟迟未定。于是,吉多不由想起了父亲、母亲、童年、妻子以及情妇等。他梦见父母从墓地向他走来,他还想起了童年在木桶中沐浴的经历。在妻子与情妇的争吵中,在**与宗教的彷徨中,吉多再一次陷入了极度矛盾之中。失去灵感的痛苦使他甚至幻想着自杀,影片以一场类似马戏团的演出而结束。
《八部半》是费里尼的代表作,影片摒弃了常规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通过梦幻、联想、回忆等各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片中人物的内心状态。在这里,费里尼运用电影的手段来表达人的复杂内心视像的能力达到了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从结构上讲,这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具有“套层结构”的电影。影片有两条平行的心理动力线索:一条是吉多在电影创作中遭遇的灵感枯竭、焦虑,另一条是吉多在三个女人之间的艰难选择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对于宗教、人生的思考。这两条线索在往事与现实之间,梦幻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看似混乱的嵌套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艺术上的呼应与对照,就好像音乐中的复调曲式一样。在这部影片中不仅包含着另外一部影片,并且那部影片正是这部影片本身。
这是一部带有导演自传体性质的影片,当然这也是费里尼作品的一贯特点。用导演自己的话说,他是通过作品来“叙述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并且通过影片中人物的精神危机,来“表现处于危机中的普通人”。
影片的结尾具有特殊的意味:吉多走进了自己安排好的场地,马戏团演员奏起了音乐,于是经典的“圆圈舞”开始了……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