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五节 颅内高压综合征

本章节来自于 儿科学 http://www.lishu123.com/91/91747/
    颅内高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yndrome)是因多种病因(以急性感染性疾病最常见)引起的,以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紧张、瞳孔改变、呼吸障碍、体温调节及循环障碍、高血压、视盘水肿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魔兽永恒之树)是儿童常见危急症之一。

    【病因】

    颅腔内容物(脑、脑膜、颅内血管和血容量、脑脊液)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任何导致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因素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超过一定范围则可导致相应临床表现。引起颅内高压的病因有以下四方面。

    1.脑水肿 是脑组织体积增大最常见原因。脑水肿可有多种原因引起:1颅内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暴发性肝炎等);2脑缺氧(如心脏骤停、休克、癫痫持续状态等)、脑外伤;3中毒;4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低钠血症、水钠潴留、酸中毒);5其他(如瑞氏综合征、高血压脑病等)。(龙印战神

    2.颅内占位性病变 多见于脑脓肿、硬膜下积液、颅内出血、颅内寄生虫感染及脑肿瘤等。既有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又有脑水肿。

    3.脑脊液量增加 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生成增加和(或)回吸收减少,引起局部或全脑室系统脑脊液容积增加。

    4.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常见于长期服用药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d、甲状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药物过量者、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中耳炎、鼻窦炎及某些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正常,脑室系统正常(部分病例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室较小),严重病例可致永久性视力缺陷,但意识正常。

    【临床表现】

    1.头痛 颅内高压常见症状。(王者好莱坞)病初头痛为间歇性发作,后可呈持续性,并可阵发性加剧。小婴儿表现为拒食、烦躁不安、尖叫或拍打头部等。

    2.呕吐 多与头痛同时发生,不伴恶心,与进食无关,多呈喷射状。

    3.意识障碍 病初表现可有反应迟钝、思睡、表情淡漠,严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迅速加深,出现嗜睡、昏迷。

    4.生命征改变 包括血压升高、脉压增宽;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脑干受压所致);循环障碍(表现为缓脉、皮肤和面色苍白、肢端发凉、指趾发绀等);体温调节障碍(持续难以控制的高热或超高热)。

    5.头部体征 前囟未闭合的小婴儿可见前囟膨隆、张力高。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可出现颅缝开裂,头围增大,头面部浅表静脉充盈、怒张及头部叩诊闻及破罐音。

    6.眼部体征 可见球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眼内斜视(展神经麻痹),眼睑下垂,视野缺损和双眼落日征(前颅凹压力增高),双侧瞳孔变化(可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双侧不等大、形态不规则)等。(鬼手天医)慢性颅内压增高者,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又称为视盘)水肿。

    7.肌张力改变 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主要表现为去皮质强直、角弓反张、伸直性痉挛或去皮质强直),发生脑疝时肌张力可降低。

    8.惊厥 因大脑组织缺氧或大脑皮质受炎症刺激,可发生抽搐或癫痫样发作。

    9.脑疝 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即意识障碍、瞳孔扩大及血压增高伴缓脉)者,需考虑为发生脑疝的先兆。脑疝常见临床类型为小脑幕裂孔疝和枕骨大孔疝。

    (1)小脑幕裂孔疝 是位于颅中凹的颞叶海马回疝入小脑幕裂隙内并压迫脑干。临床表现为:受压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颈强直,呼吸不规则,受压对侧肢体呈中枢性瘫痪。(魔君宠舞

    (2)枕骨大孔疝 是后颅凹的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意识障碍迅速加深出现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骤停。

    【辅助检查】

    1.颅内压力测定 临床常用腰椎穿刺测压,可一定程度反应颅内压多数患儿颅内压增高程度,需注意颅内压明显增高时,腰穿有导致脑疝的危险,应先静脉注射20%甘露醇半小时后再用细腰穿针(一般常用7号腰穿针)腰穿测压。放液速度不能过快和量不能过多。其他还包括侧脑室穿刺测压、前囟侧压、直接颅压检测法等。

    2.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和磁共振(mri)可观察脑水肿部位、程度、脑室扩大及移位情况,了解有无颅内占位性病变等;颅骨x线摄片、头颅超声波检查、脑电图等,均有助于颅内占位性病变与脑水肿的诊断。(首席御医

    3.其他检查 包括血、尿、及粪便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有助于病因诊断和治疗。

    【诊断】

    1.寻找导致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2.存在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小儿急性脑水肿临床诊断标准(即虞佩兰标准),由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组成,它们分别包括五项。

    (1)主要指标 1呼吸不规则;2瞳孔不等大或扩大;3视盘水肿;4前囟隆起或紧张;5无其他原因的高血压。

    (2)次要指标 1昏睡或昏迷;2惊厥和(或)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3呕吐;4头痛;5给予甘露醇1g/kg静脉注射4小时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体征随之好转。

    具备1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征;2应保持患儿绝对安静,保持气道通畅(昏迷和频繁惊厥者应气管插管);3头肩抬高25°~30°,以利颅内血液回流。有脑疝前驱症状或休克未纠正时,以平卧位为宜;4积极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证热卡和营养供应,限制液体入量和张力,每日出入量应保持入量少于出量为宜;5应注意检查或护理时不可猛力转头、翻身和用力按压腹部;6注意对眼、耳、口、鼻及皮肤护理,防止角膜炎、中耳炎、口腔炎、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及压疮。

    2.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施以相应治疗措施。如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纠正休克与缺氧,改善通气,防治二氧化碳潴留,清除颅内占位病变等。

    3.降低颅内压

    (1)20%甘露醇 具有脱水、利尿、疏通微循环作用外,亦可减少脑脊液生成,清除自由基。剂量为每次0.5~1g/kg(5~10ml/kg),q4h~6h,静脉注射;心功能减退时应慎用,肾功能不全者亦不宜使用。

    (2)呋塞米 每次0.5~2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可与白蛋白合用;注意长期使用可致电解质紊乱。

    (3)乙酰唑胺 碳酸酐酶抑制剂,减少脑脊液产生,但起效缓慢。剂量为20~40mg/(kg·d),分2~3次口服。主要用于慢性颅内压增高者。

    (4)激素治疗 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1mg/kg,6~8小时后可重复使用。也可用氢化可的松10~20mg/(kg·d)。

    (5)保护和维持脑代谢功能 常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葡萄糖,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

    (6)其他 1过度换气:用呼吸机进行控制性机械通气,使paco2维持在25~30mmhg,但paco2不能<20mmhg,维持1~2小时可达治疗目的;2侧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梗阻性脑积水则需行脑脊液分流术;3亚冬眠疗法:适用于颅内压增高伴高热者,目前主张在2小时内使肛温降至35c左右,维持12~24小时,此后保持正常体温。

    4.控制惊厥 常用控制惊厥的药物有地西泮、咪唑安定、鲁米那钠、硫喷妥钠等(见第十三章第四节热性惊厥)。

    5.充分给氧和高压氧仓疗法 通过氧疗使pao2>150mmhg(19.6kpa)。目前认为,高压氧在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的脑水肿疗效显著,既可提高治愈率,又可有效减少或防止后遗症,且年龄愈小,治疗愈早,效果愈好,但早产儿接受纯氧治疗应注意对视网膜的影响。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郑惠的小说儿科学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儿科学最新章节儿科学全文阅读儿科学5200儿科学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郑惠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