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十二章破观念(下)

本章节来自于 悟·破·习大全集 http://www.lishu123.com/91/91913/
    3.有钱不一定快乐

    如果让金钱支配了自己的生活,财富让自身的心理压力上升,失去心理平衡,那么轻松愉快的心情自然也就一去不复返了。(最强剑神系统

    从前有位富翁,称得上富甲一方。但他仍然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赚钱,好像赚钱是他唯一的嗜好,而轻松快乐的生活则与他无缘。他有位穷邻居,整日都很悠闲自在,不时从他那陋室里传出欢乐的琴声。

    富翁感到很奇怪:自己这么有钱,居然没有那个穷小子活得快乐。他问仆人这是什么原因。

    这位仆人很聪明,说道:“你的邻居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安于清贫。你若想要他变得不快乐,也是能办到的。”

    “怎么做?”富翁问。

    仆人说:“只要你拿10万元钱给他,他从此就拉不出这么快乐的琴声了。”

    富翁根本不信,说:“世上的人都离不开钱,哪有人有了钱反而会不高兴的?”

    仆人接着说:“如果你不信,我跟你打赌好了:要是我输了,就一辈子给你白干活,不要一分钱。”

    富翁乐坏了,他认为仆人输定了,仆人将一辈子免费为自己工作。退一步说,即使仆人赢了,自己不过损失10万元钱,也仅只算是九牛一毛。这太合算了!于是,富翁怀着必胜的把握满口应允了:“好吧!今天我跟你赌定了,咱们立字为据!”

    当天晚上,富翁和仆人一起把10万元钱送给了他的穷邻居,还特别强调说,这钱随他怎么花都行。为让穷邻居放宽心,还给他留了一张字据。

    这位穷人意外地得到一大笔钱,不禁欣喜若狂,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富翁与他非亲非故,平时几乎没有任何往来,怎么会送这么多钱给自己呢?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富翁是否有什么阴谋诡计?但从富翁的态度和仆人的表情来看,根本不像是在算计他。更何况,他们还给自己留了字据呢!随后,他又想,莫非这些钱是假的,富翁想拿来愚弄自己吗?他仔细查验了一遍,发现钞票全是真的。

    这位穷邻居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弄得一夜没睡着觉。这些钱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存银行吧,现在利息太低,不划算;拿去投资呢,自己又没经验,亏了岂不可惜!要不就去买房子、买家具?但想了想又不太够,全花了,手上又没钱了,况且还需要自己添钱,这也不太好。

    那该怎么办呢?他整个晚上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来一个稳妥的好办法。

    第二天,他哪儿也没去,怕钱被人偷了。

    第三天,他想应该去买些好酒、好肉来享受一番。于是,他去了一家大商场,挑选了一大堆东西。看着他犹豫不定的样子,一个店员始终密切注视着他,像防贼似的。平时他去这家商场只是闲逛,或只买点非常便宜的东西,这一次一反常态,更让那位势利的店员对他“另眼相看”了。

    当他发觉店员用怀疑的目光盯着自己时,原本愉快的购物变得让让他很不舒服。他匆匆付完款就走了。回到家里,心中还有余气,而且又为如何保存或花费钱开始犯愁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心思拉琴了,更别说拉出原来那种快乐的琴声。

    悟之道:

    有钱不一定快乐,没钱不一定不快乐。如果把工作当做你一生所热爱的事业,也许,你就会快乐许多。当金钱的奴隶其实并不好受。

    (二)做穷人,做富人

    不管富贵与贫穷,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只要开开心心,生活的趣味就会更浓厚,恐惧和压抑感就会自然从内心深处消失。坦坦荡荡地做人,平平淡淡地生活,美好的日子就会处处飘满幸福的花香。

    1.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书店里,一位男士在犹豫了将近1个小时后,终于开口问店员:“这本书多少钱?”

    “1美元。”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能不能便宜点?我很需要这本书。”

    “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先生”,店员答道。(圣璃三殿下的公主们

    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

    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是多少?”

    “1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美元25美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一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吧,你说这本书最少要多少钱吧?”

    “1美元50美分。”

    “啊,怎么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你刚才不还说1美元25美分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低价格就是1美元50美分。”

    那人没有再说什么把钱轻轻放在柜台上,拿起书走了出去。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许多人日复一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与他们梦想不相干的事情。不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分子,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个日子都值得“计算”,而不要只是“计算”着过日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如是说。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而只有那些能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才会衡量时间的价值。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珍惜时间,学一点学问,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事,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活得有意义。

    2.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我国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宰相,叫季文子。

    季文子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从不铺张浪费。他家的住房非常简陋,也不多用仆人。

    他叮嘱家人说:“不要搞浮华、讲排场。饮食粗茶淡饭就可以了,衣服不脏、不破就很好。”

    有一天,他有公务出门,让他的侄儿备车。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就径直向马厩走去。

    刚到马厩门口,他就看到侄儿慌慌张张地将青草盖在马槽上,显出不安的样子。

    季文子纳闷,问道:“你在干什么?”

    侄儿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季文子上前一看,原来马槽里有粮食。

    季文子十分生气,说:“我已经说过,不许用粮食喂马,有充足的草就可以了。许多穷人衣食都成问题,你竟还如此浪费!”

    侄儿点点头,说:“你说的道理我懂,我只是怕别人嘲笑我们。”

    季文子回答道:“被嘲笑又如何,简朴生活才是美德。”

    慕僚仲孙站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入连一件像样的绸缎衣服都没有。喂的马,不给粮食,只给草吃。你每天乘坐瘦马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说你太小气了吗?”

    季文子听了仲孙的话后,严肃地说:“你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你没有懂得节俭的意义。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可以克制贪念,因为他知道节俭可以使人向上。相反,一个人铺张浪费,必然贪得无厌。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百姓齐心,这个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季文子句句在理的一番话,说得仲孙哑口无言。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后来,季文子听说,仲孙真的想通了,一改过去铺张浮华的缺点,重新做人了。

    季文子作为宰相,自然当属富人之列,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财富,依旧保持着勤俭的美德,并能够以德服人,使他身边的人最终都像他一样节俭。(旁观霸气侧漏)如果我们是富人,就应该做像季文子一样的富人。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境况,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要坦然面对,并保持快乐的心情。

    不管富贵与贫穷,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只要开开心心,生活的趣味就会更浓厚,恐惧和压抑感就会自然从内心深处消失。坦坦荡荡地做人,平平淡淡地生活,美好的日子就会处处飘满幸福的花香。

    悟之道:

    知足者常乐。在困境中知道寻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衡,从而满足自己的现状;珍惜自己的拥有,远离**的烦恼;品味人生的快乐,保持精神愉快,情绪安定,乐而忘忧。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三)贪婪使人生转弯

    贪婪的人,被**牵引,贪婪无边。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1.利令智昏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真实故事。

    1856年,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8块金表,损失16万美元,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尚未侦破前,有个纽约商人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4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去吃早餐。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窃案,因为是一般社会新闻,这个商人并不当一回事。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他们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块金表,转手后即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不知道该有多好!”

    然而,商人听到后,却怀疑地想:“哪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看看,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

    商人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优厚许多,所以他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8块金表中的3块。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他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鉴定的结果是,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全部只值2000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打从他一进酒店存钱,这帮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一整天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设计的。

    歹徒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为止。

    因为贪私而迷失方向的人比比皆是;因为贪图而丧失天良的人也随处可见。贪欲不仅可怕,也是导致许多人失败的原因。

    贪婪自私的人往往目光如豆,所以他们只瞧见眼前的利益,看不见身边隐藏的危机,也看不见自己生活的方向。

    不去贪图“身外之物”,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遇事想得开、放得下。身上修筑的这个无形的“桃花源”,才会花香四溢,心情才会舒畅,生活才会既多姿多彩又清馨安逸。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在创造财富,取财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基本命题: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做金钱的奴仆!

    换句话说,不要被金钱束缚,单是这个基本想法,就值得跨越任何时代而铭记在心。我们应该在金钱的植培里活出自己的样子!要学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为有益的事业捐款,你永远不会为此懊悔。www.cqhtg.com给予可以弥补你内心对某些事的负罪感。有人或许会批评这种用金钱换取人生平和的做法,但这种慷慨给予行为的实际结果是有益于社会的。

    那些为自己创造财富的人,只要手段是正当的,无论其财富多少,都是无可指责的。所以,不要去理会那些批评者,去追求财富吧!去创造财富吧!只要记住:在你创造财富的同时,你也帮助了周围的人,在你赚钱的过程中,你也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在花钱时,你也给别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悟之道:

    **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永远充满生命力的真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的口袋。这个口袋是用来恰到好处,怀着感激的心,捡拾生活中的美好呢,还是无休止地贪婪地往里面装满种种想要的东西呢?现实生活告诉我们,“适可而止”这四个字十分关键。膨胀过度就会撑破口袋,也会压垮身体,而装不满又会心不甘。只有装到正好,不轻不重,不贪心,也不遗憾,才是最美好的。

    五、善恶观念

    善念在心,幸福在手。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善良。善良是生命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才能伟大。一句善言,万两黄金难求。心存善念,学会给予和付出,快乐、幸福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一)善有善报

    “善有善报”是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说的是做好事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因果报应之说我们是不应该相信的,但是做好事、行善举,确实是值得赞扬的一种美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善良,就是播种一种美好。善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1.用善良做底色

    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在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汽。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绵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绵。

    “别拿了,我不买丝绵。”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

    “哦,不买?不买啊?这丝绵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在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

    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

    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

    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

    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

    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绵,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绵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

    “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绵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

    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绵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

    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

    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皇姑)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

    在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

    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父母言传身教的都是些朴素的做人道理。我虽天生淘气好动,有时还喜欢捉弄人,偶尔搞点儿不伤大雅的恶作剧,但秉性却始终是善良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当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幸福感觉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2.学会给予

    有的人信奉能得到多少,就付出多少,不吃亏也不占便宜的理念;有的人想着“人人为我”,却不承诺“我为人人”;而有人却真实地感受到了真诚的给予所带来的快乐。海伦·凯勒曾说:“任何人出于他的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欢欣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至使他终身去追求这种欢欣。”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吕洞宾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金子,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吕洞宾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要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要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吕洞宾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1个月之后,吕洞宾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么?”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更多的刺激。”男子说。吕洞宾把他想要的刺激也给了他。

    1个月后,吕洞宾又见那男子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快乐和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难道你还乞求什么吗?”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吕洞宾笑道:“你需要满足么?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1个月后,吕洞宾又从此地经过,只见这男子站在路边,他身边的金子已经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真正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失败者,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送给了麻木冷漠的人。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含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拥有满足了么?”吕洞宾问。

    “拥有了!拥有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当我一味乞求时,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永远不知什么叫满足。当我付出时,我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满足;为我对别人有所帮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人们向我投来的感激的目光而快乐。”

    的确,在生活中,从一个表情、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件小事开始,学会付出,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快乐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学会付出是光辉灿烂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豪门游戏,前夫莫贪欢)说到底,拥有快乐其实很简单。对此,还是罗曼·罗兰说得精彩:快乐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3.紧紧拥抱住善良

    拥抱着善良,我们就会拥有一种美好的感觉,就会拥有一种亮丽的情怀;平凡的生命便会显得生动起来,普通的世界便会渲染出迷人的色彩。

    相反,如果你胸中没有善良的情愫,你也就失去了一颗平和的心,你便不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你所际遇的人和事。之所以有那么一种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种作为本身给他带来多少损失或利益,而是这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根本不能容忍或接受这种行为。

    这种人的胸中除了自私、狭隘,已经容不下与他自身利益并无大碍或者并无根本利害冲突的善良,除了幸灾乐祸或“我不幸天下人皆应不幸”的这种阴暗心理之外,我们很难在这种人身上找到其他更多的情怀。因为这种人远离了善良,随之而来的嫉妒、仇恨、不平便会把他燃烧得焦躁不安。

    所以,这种人不但容不得他人发财、升迁,甚至看不惯他人拥有良好的心情和灿烂的笑容。所以,凡是与他不能利益与共的人便都成了他臆想的对手,于是也就成了他防范或攻击的对象。

    其实这种人真的活得很苦、很累,很令人为他悲哀。

    拥抱着善良,我们便有了海的浩瀚和大地的宽广,拥有了鲜活的人生和无限的时空;生命万物便会因为善良的滋润而显得生动明丽,多彩的人生便会因为拥抱善良而更加丰盈。

    悟之道:

    善意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带人进入崇高的境界,所以,不如“秀”出你的善良来。善良是一剂良药。从善意出发,你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生命将会更加有意义。

    (二)恶有恶报

    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社会自有公理,公理自在人心。所以,我们要存善心,除恶念。但是社会又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讲究原则;否则,会好心办了坏事。

    1.存善心除恶念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诚信之人,要有善心、孝心、良心。不要有害人之心、小人之心。但是,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怀着一颗恶心,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周围。

    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房间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人被允许每天下午坐在床上1个小时(有仪器从他的肺中抽取液体),他的床靠着窗;但另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到下午,那个人在特定时段内坐起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里的风景:那里有一个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人们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玩乐嬉戏,后面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睡在窗边的那个人的述说几乎使他感觉自己正在亲眼目睹外面发生的一切。

    然而,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美丽的景致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感觉一定得换!有一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瞧,睡在窗边的那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他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尽管他感觉同伴的呼吸已经很困难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睡在窗边的那个人已经死了,只能静静地抬走他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剩下的这个人问护士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护士答应了他,帮他换了位子,他觉得很舒服。护士走了以后,他用手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向窗外望去,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的确,当恶念占领了我们的心头时,我们只会步入生命的死胡同,永远得不到阳光与雨露的滋润。

    2.邪恶害人害己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他们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个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到圣山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了2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教徒如此虔诚地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十分感动,他告诉他们:“这里距离圣山还有10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个人就开始不耐烦了,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个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个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个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竟然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位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他的好朋友也立刻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原本,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人的狭隘、贪念与嫉妒,左右了自己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个人瞎眼的“双输”的结局!

    人生多一点分享的心态,我们就会看到更精彩的风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狭隘,和自己邪恶的心态具有很大的关联。

    悟之道:

    从小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个好人,不要做坏人。因为坏人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一个邪恶的人的内心是不会得到平静的。所以我们要存善心除恶念。

    (三)为善不为恶

    做善事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你在做了好事,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哪怕是善意的谎言,虽然是谎言,但也温暖着人心。将心比心,多做善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让世界充满真善美。

    1.为善不为恶

    多做善事有益身心,助人为乐有益健康,这是当今的养生观念之一。

    有一个人从40多岁就开始助人为乐。起初,他帮助人是源于朴素的爱心,并没想到帮助人之后能获得什么,但最后他得到了健康和快乐。这正反映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际间的关爱是相互的,你在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会被人爱;你给别人一份帮助,等于送给别人一份快乐,同时你也收获一份帮助他人的快乐。

    有一篇文章曾经这样写道:“关爱他人并乐于助人,可能会使人们精神更健康。”这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016人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那些关爱他人的人,事后总会得到别人的关爱,而且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很健康。

    之所以帮助别人的人最后得到了心灵上最大的满足,其原因是乐于助人的人大都较少关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沮丧,或者他们更善于从符合精神健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烦恼。他们把心思集中在助人、做善事上,而忘却了自身的不快,精神便处于健康状态。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喜欢助人为乐的人,多半是心理状态良好的人。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送温暖给他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温暖着。

    2.善意的谎言很重要

    虽然撒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各种各样的交际场合里,为了避免让人难为情,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它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美国男子克尔一生耿直,憎恶在人际交往中有任何虚假。为此,他在60年生命旅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终于有所醒悟。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人,连妻子和儿女也已离他远去。克尔只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在日记里,讲给自己听。克尔这样说:“我到现在才相信,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候,假话和假象更能促进友情和爱情。”

    克尔的经历是人类多少年来困惑的缩影。我们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结果却发现坦诚在许多时候会使我们碰得头破血流。只是人们为了维护心目中一种虚幻的纯洁和躲避政治的禁忌,才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克尔不是政治家,也不再需要虚幻,所以他把人类长期以来羞于启齿的隐秘说了出来。很多时候,交际并不需要真实。

    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曾给一位作家写信,倾诉和克尔一样的苦衷。他从小受到诚实的熏陶,可是走上社会不久,却因为几句真话屡遭白眼。他希望能找出原因,但是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一封信所能说清楚的。克尔为之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作家考虑再三,干脆只给了这样两句话:“当我的父亲与我探讨家庭大计时,我绝对不会说假话,而当我的母亲因病将不久于人世时,我会对她说‘没关系,医生说你马上就会好的。’”这就是说真话和说假话的区别。

    善意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不可缺少。当我们得知亲戚病重,当我们获悉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谎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不说谎言的人。许多谎言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善意的谎言就开始发挥作用。

    3.做君子防小人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小人”的问题,他说,英雄们在临终的时候,觉得最为痛恨的人不是自己的劲敌,他们往往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小人。看来,“小人”不小,他们的能量大着呢!他们可以做汉奸、叛徒,他们可能装出种种可怜的样子,以博得你的帮助,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反过来咬你一口。蚂蟥的可怕之处是,它以不经意的亲热的方式去吸人血,而小人比蚂蟥还可怕。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人生的舞台上,时刻都有这种小人存在,他们在各种环境中挖空心思地寻找漏洞,然后见缝下蛆,当蛆长大了,爬上桌面时,那种滋味是让人不得不恶心的。但是,他们做得非常巧妙,不到关键的时候,他们不可能让你知道蛆的存在,到了关键的时候,你就是知道了,也已经来不及了,这也是他们最高明的地方。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引起一个团体纷扰的罪魁祸首,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令人讨厌,所以人们对这种人不仅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和小人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亘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而且,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彰显你这“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另外有一点也必须了解,“小人”有时也会有一些“正义”,会不留情面地揭露**与不法,这对游走于法令边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威胁,因此“小人”还是有某种存在价值的。

    君子与小人,是各色人物中的两极。清代金兰生所编《格言联璧》中讲到如何对待君子与小人时说:“小人固宜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讲的是对小人既不亲近,也不公开结为仇敌,对君子可以亲近,但不可曲意逢迎。这比较合乎洁身自好的待人之道。

    有句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得罪一个小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也说到这个问题:“休与小人结仇,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这虽然有“明哲保身”的味道,但区别待人的思想可供我们参考。勿媚君子的道理是很清楚的,君子有处事的原则,低声下气地去讨好君子,只会引起反感,自找没趣。为什么不要和小人结仇?这是因为小人胡搅蛮缠,和小人争论是非,往往是白白浪费精力。

    悟之道:

    为善与为恶,即造就自我或毁灭自我,即爱护他人或损害他人,即造福社会或贻害社会,即为社会之进步添一助力或设一阻力。为善与为恶的距离,即人与兽的距离,即文明与野蛮的距离,即光明与黑暗的距离,即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魏凤莲;余春荣的小说悟·破·习大全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悟·破·习大全集最新章节悟·破·习大全集全文阅读悟·破·习大全集5200悟·破·习大全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魏凤莲;余春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