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校里,孩子们正在上课。
这趟中文学校,是潘迪豁出去争取来的。她一早就等着,到时候只要雅茹带孩子上车,她也上,不让上也上,那怕她叫警察来,让孩子和邻居们看个清楚。
她终于争取来了,心想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验出了他们说过的“你硬上我的车,我就叫警察来强行让你下去!”原不过是个威胁。
廊子西首一侧的一间空教室里,四五位上岁数的奶奶和中年妈妈,在听了潘迪一番诉说后,难捺胸中的不平,邱奶奶摇着头,将手里拐杖连连点地说,“真想不出世上还有这号事,亲女儿对老娘做事到这地步,牲口不如呢!”
“实在女儿不容你在家,暂时去别家做保姆也行,逢礼拜天来中文学校,还可以看见小孙女点子的。”小赵同情地说,“我回去仔细翻翻中文小报‘华商报’和‘新世界’,那里面有招聘广告。要有合适的话,就给你说。”
“看你身孕这样了,还为我的事操心,你顾好自己身子,别为我太操心。” 潘迪说。
“保姆的事,我也会放心上。”秦承秀拉着潘迪的手轻拍着说,“你别发急,我那片地方有认识的华人邻居,从他们可以打听,还可以查查报纸广告,一有合适我就给你联系上。”
一旁的小孔,把张写好的纸条给潘迪说,“电话的事,你女儿掐了你跟北京的长途话线,做事太过分!你说那位台湾人张女士给了你她的话号让你用,我这里还有四个号,阿姨你拿去用,给整个美国和北京都能打。里面话费足够,我还会给补费的。”
“谢谢你小孔,你的心我留下,话费我补给你。”
“阿姨你尽管用,别想那个。”小孔柔声说。
教室里几个人,不约都有种凄惶的感觉在心里。
晚上雅茹下班回来,潘迪去对她说,“我来这里第二天,你就说通知了律师,过几天给我发传票来,还让警察来吊销绿卡,把我驱逐出境。你这事办的怎样了?”
潘迪的话,多少带有反讽味道,但她心不在此。说这话前,她想过来前杜适给她的话,“他们说叫律师,叫警察什么的,都是吓你的话,我不信他们敢做到那一步。到时候你记着提出两条要求:一是向他们索要三方都签字的《私了协议》,二是要他们付给你九年来的保姆费,按美国当地雇用标准算,再加上我因为他们丢掉公司位置的收入损失,你去跟他们算…”想起杜适的话,她的胆足了,便提出了头条要求。
雅茹一听说,“那个《私了协议》,当晚签完字,第二天我们就拿去放在地下室沙发上了,是你们自己不拿,现在还来找我。”
“你怎么敢这样说假,拿你这话出去给邻居们说说,给律师说说,给警察说说,谁信?你敢给他们这样说么?”
雅茹一听改口,“你们没拿,我拿了回去,现在就在我的办公室。你非要,我明天拿回给你。”
第二天,她果然拿了一份协议回来给潘迪。潘迪一看,上面没她和徐新的签字,便问,“协议上,我们签了字,公证人张寄澜也签了,你们为什么不签?为什么不敢?”
“当时忘了。徐新现在出差没回来,等他回来我们补签。”
“忘了?你又是假话。那我等你们签好给我。你们要赶我走,得按美国这里雇用保姆的标准,赔偿榨取走我们的九年身心劳动价值,还要补偿你爸因为你们丢掉的公司收入。”
“补偿可以,你离开这里,我们每年按一万五千人民币补你们。但先说好,若是给我公司写黑状告我,就一分没有!”
“你太会算计父母了!按这里最低的保姆标准,你每月刮了我一千五百美元,加上你爸因为你们来这里,丢了她在国内公司的收入,你每年就该赔我们两万四千美元,九年下来该赔多少,你自己算算去!——你说告黑状?老人还没告你就怕了,你怕什么?你掐断电话不让父母通话——” 她忽然想起上午小孔的话,于是放开嗓子大声说,“你太过分!”
“电话你可以打呀,没人不让你打。”雅茹翻翻眼说。
“你做的事自己清楚。你这样赶我,得先跟我结完那两项要求。我自己去外头找活。”
“外头找活?找好没有?”
“没有,到时候你会知道。”
“那我等着。”
事过几天,台湾人张女士给潘迪来电话,说不远有处华人家,夫妻上海人,要个保姆照看两个孩子,一个女孩,四个月大,一个男孩,两岁。她问潘迪是不是有意,潘迪便应了。经过联系,还记下了那家的电话,双方约好在四天后的下午,对方开车来接潘迪过去。四天后的早上,潘迪把该带的个人一应衣物用品装好箱,然后又去格文家,想借电话打给雇主,再次联系好来接时间。
格文开门见是她,回身去将一个背包挎在肩上,两手比划着开车的样子,嘴里边说“梅森,梅森。”示意就要出门开车去接儿子梅森。潘迪心急又忐忑,还是拿出电话纸条来,给她比划三个指头,意思指借用电话三分钟。格文拿过纸条拨通电话后,和那边雇主说了一阵,转手把话筒给了潘迪。潘迪听过那边雇主不几句话,当下心凉了。
“对不起你,我们来不了你那里,你不用等了。” 说话人和上次不一样,是位男士。
“什么时候能过来?告诉我一下好么?”潘迪问。
“我们来不方便。”
潘迪听出来了,便说,“你别难为自己,就给我说还想用人不?”
“那就对不起了。”
这么突来的变化使潘迪一时无措,哑巴一样凝在那里,她忽然感到身份的跌落,跌落到去做保姆也没人要。下步该怎么办,不懂英文,自己的处境和苦情,给谁去哭诉呢。忽然又想到了杜适,想到他曾对自己那份执着母女情的劝言,和后来收起劝言,同意了她,还一直送她到机场洒泪相别。这两个意念在心里一闪而过,她又回到了当下的现实。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