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适领着潘迪,一到街口招手叫下一辆出租,上车说了声“秀水街!”,就在座上合起了两眼,电话里雅茹的声音又响在耳边,同时,照片上外孙丹尼尔的可爱的面庞也显在了眼前。
街面上车流如织,到了离秀水街不远的路口处,车子没法左转,他只好让司机停下,付完车费,下车给潘迪说“你在后面走着,我得快去排上队”,自己便横过马路,沿着一条窄街,甩开腿往秀水街美国使馆那边跑。还不过百米,两腿乏力,于是只好改成步行。快到秀水街时,老远看见那里已排上了二十多人。他心想“还不算太晚”,去到那边排在了队尾。
他长长吁一口气,只觉得腿发软,这时心想年纪不饶人,当年的腿上功夫早已不在。
回想不久前日子里,还是那样的为工作竭力,当一纸返聘书送到手里时,才觉自己已在退休行列。
他所以婉谢返聘,是在反复斟酌后的决定。那不是他嘴上说的“不愿挡年轻人的路。”他是看见了几年来返聘的情形,他不愿看别人的敷衍的眼神和里面的凉意。年长于自己,或与自己相若的故旧们,一个个地离去,有的甚或已经凋落。这在他,是一种失落和孤零。那天晚上,时钟已过九点,他仍独自徘徊在工作楼下不远的广场上,他时而抬头远望楼上的那个窗口,心想那里面陪伴自己多年的桌椅,就将从此易主了。
他婉谢返聘的另个原因,是汇丰公司任经理的热情招邀。他知道,那里有去应聘发挥“余热”的同辈人,周围有他们,他觉得心理上过得稳静。
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收入,胜过这里的返聘收入不少。现在的他,和一些人一样,职业心高过了事业心。
自那以来,他在汇丰公司整整度过了两年半时光,直到潘迪也从她的会计师岗位上退下来。
这几天,潘迪心里一直装着雅茹的那封邀请函,和已经两岁的外孙丹尼尔。潘迪虽然还没见过外孙,但心上一直印着丹尼尔的可爱的脸盘。她常拿着寄来的外孙的照片入神地看。杜适觉着她那份深情,比当年生养雅茹和雅芳还过。想带去美国的东西已经买了,是一幅有一米高的黑色大折扇,上面印有一首金色字体的古诗文。这幅大扇是她和杜适一起,去王府井工艺美术品公司转悠了许久,才在很多精品里选下的。杜适说,把这折扇展开装饰在客厅的墙上,大气而且典雅,会给雅茹家里带进浓厚的中式文墨风格。潘迪心里也喜欢,就买下了。虽说她在艺术欣赏方面平时少有兴趣。
半年多前,雅芳和在诺基亚公司的同事葛学垠成婚。之后不几天,杜适和潘迪又应邀去了对方父母家。两家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吃了饭,算是认同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学垠的父亲葛诚热情好客,杜适觉得,学垠的性格更多是跟了母亲葛韶贤,自然而且朴实。
雅芳婚后不久,和夫婿一起去了加拿大。学垠谙熟电脑,那是他大学时的主修专业。去后在加拿大一家银行工作。雅芳在加拿大从职前,应姐姐雅茹相约,去了美国一个多月,接替已经回国的雅茹的公公和公婆,在家照看一岁多的外甥丹尼尔。雅芳回到加拿大后,雅茹和徐新只好将儿子送幼儿园。雅茹和徐新分别在《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银行》工作,这样的双职工,每天早晚得奔波在家门和幼儿园间送接孩子,要完成在公司和银行的工作,回家要自己做饭和料理家务。对两个年轻人来说,这说不上不堪劳累,但总不如有老人在家代劳过得惬意。所以,潘迪退休不多天,雅茹的邀请函就来了。
接到邀请函的当晚,月色怡人,杜适和潘迪坐在阳台上,说着自己两个女儿。潘迪没出过国,对即将的远涉重洋,心里满是兴奋和神秘。就要去见女儿了,特别是心中那玲珑可爱的小孙子丹尼尔,更牵着她的心。在杜适,他想的就多些,两个女儿的人生大事,都已经先后落定。二十多年来,生养了她们,从衣食生活到学业培养,是可给的都给了女儿。说起生活劳瘁,杜适在迄今自己所见中,想不出有一个胜过像潘迪这样的母亲,他觉得她简直就是个不歇不息的“永动机”。她把自己的整个都付给了女儿,今天见女儿比邻家孩子出息,她心想,这该看成是对自己多年没黑没明劳累的回报。在杜适,想到女儿的学业和心智培养,他自感没有抱憾的心事。在
凝眸最新章节四十二 退休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