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五十五 教堂

本章节来自于 凝眸 http://www.lishu123.com/10/10693/

    静静的capital 教堂里,杜适和格文、格文的母亲,和格文的丈夫戴尔,一起坐在布道厅里正中第二排。格文的母亲看上去七十六七样子,说话稳重谦和,有着日本民族的特点。她孤身在夏威夷生活,她们母女每年相互往返弗吉尼亚和夏威夷探望。

    他们来的比别人早些,杜适坐在位子上,看着不同年龄的基督信众们陆续来到厅里入座,其中不乏有白发盈巅,和格文母亲年岁相若的祖母祖父辈们。

    大约十五分钟过去,中间最前排的一位看去年过六十的女者,在女儿的搀扶下,一阶一阶上到讲台,去在台子左侧的钢琴旁坐下,她的丰盈的体态,占去了黑皮琴凳的大半,十几秒过后,随着她的指尖,大厅里响起了琤琮悦耳的琴声。女儿大概三十出头,见母亲起曲,便过来立在琴旁,母女间一个温馨的眼神交流,便一弹一唱,引领着台上五位男女伴唱和台下的信众们唱起了圣曲。

    杜适一边看着讲台侧面墙上灯光映出的歌词,一边低声跟着别人。杜适爱音乐,听着圣歌,他在心里默赞。那女儿润亮的歌声,微黄的卷发,和她的清眉妙目,让杜适联想起国内的一位歌手——殷秀梅。

    一连多首圣曲唱罢,那女儿搀着母亲从讲台上一阶阶下来。大概她已经注意到了杜适这个新来者,在轻扶母亲坐下后,便来到杜适近前,这时格文站起来给她介绍,“这位是王先生,我们社区的邻居,他没来过,今天头一次来参加。”

    “唔!这真好,欢迎你来。”那女儿说着,来和杜适拥抱和亲脸。杜适微感意外,礼节地学着她轻轻拍拍对方后背,给她说,“刚才听你唱歌,声音真美。”她歪一下脸看杜适说,“是么?谢谢你,谢谢你。”说完到杜适后面一排坐下。

    一位身体富态的牧师走上讲台,格文的母亲低声给杜适说,“他是这里的主事,是刚才那位琴师的丈夫,他女婿也在这教堂做事。”杜适一边点着头,心想他们夫妇五官里的优点,几乎都给了女儿。

    牧师的嗓音厚重,布道中语调时而从容,时而激越,时而走下讲台,一边讲一边在头排信众前面缓步往返。杜适注意听他,能听得出今天的主题,是告诉信众们在逆境中如何不忘向主耶稣倾心吐怀,向主祷告,寻求主的赐意。杜适一边听一边想,牧师是要信众以宽厚的心怀来对自己不义和罪恶的人。这时的杜适,觉得像小时候上小学,在堂上听老师一样,对有的内容理解不来,他素性不愿信仰什么,但对耶稣教诲信众从善的道理十分认同。然而今天,他因布道的内容,心里矛盾起来,“是自己不懂,还是道理艰深难解呢?”

    看见杜适疑问的表情,一旁的格文的丈夫戴尔,将手里的圣经翻到一页,用笔指指一处递给他。杜适接过一看,是《新约.路迦福音》第六章第27至30节。杜适细读这几行字,想在心里的中文意思是:

    “我对听我讲话的你们说,要爱你们的敌者。要善待恨你们的人,要祝福说你们坏话的人,要为对你们施虐的人祷告。若有谁打你一边的脸,就把另一边脸给他。若有谁夺你的衣物,别阻挡他,把另件让他夺去。凡要你给予的人,你就给他。若有人拿了属于你的,别去讨要回来。要人家怎么待你,你们就怎么待人家。”

    杜适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怀疑起对主耶稣的悟性和诚心了。他是这样地矛盾着,心像钟摆似地来去不定,直到牧师布道结束。

    信众们一一起立,格文在给她近旁的朋友们讲说杜适这位新来者,他(她)们过来亲切地和杜适拥抱致意。一对来自非洲加纳的夫妇,隔着几个人过来和杜适拥抱,还领过他们自己的两个孩子让杜适看,杜适只觉得黑人和白人一样,都是温暖大家庭的成员。

    信众们开始离场,杜适也跟着移动。刚回转身,面前站着一位黑发中年女士,微笑看着杜适说,“我也说国语。”杜适稍感意外,给她点点头微笑回应,还没跟她多说两句,便随着信众离开了布道大厅。

    杜适和格文一家,走出教堂去上车时,瞥见了先已出门的那位黑发女士,见她穿一双红色平跟皮鞋,步履轻盈地去到她的车位那边。杜适望着她的背影,“我也说国语” 这句话又响在耳里,杜适有点后悔没能跟她说几句话,于是问了问一起走的格文,格文给杜适笑笑说,“她是judy (加蒂)女士,她知道你。” 杜适一听心想,“她知道我?大概是你说给她的。”

    回家的车上,杜适又问起加蒂,格文给他说:“加蒂是从台湾来,人不错,孩子学医,已经大学毕了业。她丈夫开了个医疗用品公司,没入基督,她说想把丈夫领进基督。”

    蓦地,“我也说国语” 又响在耳里,车上的杜适,只觉得在大片美国人的capital教堂里,他跟加蒂的关系比别人都近,因为都是同根。

    杜适给格文说,“加蒂留给他的头个印象,是位好相处和能干的人。”格文笑说,“我想也是,她也在丈夫的公司里做事” 话毕又对杜适玩笑说,“你眼力不错,会看面相,头一眼就能看出来。”一贱钟情:无限宠妻万万岁

    又一个周日,中文学校的孩子们没课,潘迪也就不陪两个孩子去学校,杜适于是领着她,和格文家一起来到教堂,让她感受一下教堂的气氛。听完布道后,她和杜适随同信众们往外走,刚出了布道厅,杜适觉得后面有人碰了下胳膊,一看,是加蒂女士,她给杜适和潘迪说,“你们方便的话,我请你二位和女儿女婿一起吃饭,给他们讲耶稣,主耶稣会让他们转变的。”

    杜适没多想便说,“不用了,他们不会来,我叫他们也不会来,真感谢你了。”

    加蒂听后点头微笑一下,便去了。杜适和潘迪原地伫立,望着人丛中她的背影,心想这真是个好人。一旁的潘迪说,“人家一心帮咱,你就这么回了人家,觉得怪那个的。”杜适也觉歉疚,但心想那短短的一刻,怎么也没法给人细说理由。

    回到家,晚饭过后,潘迪说想出去走走,杜适听了说,“那咱就再去公园转转,现在那里人也少,不十分钟就到了。”

    来到公园,在园里离球场不远的长椅上坐下,潘迪又提起杜适在教堂婉谢加蒂的事,这时杜适对她讲,“雅茹和徐新不信基督,你我是知道的。你总该能记得,还是在几年前,一次他们大人和孩子上班上学去了,家里就你我和幼小的安碧格。当时有人敲门,我去开了,是两个三十左右的人。他们看上去面善,态度真挚,站在门口给我简短说了说话,我明白是来传布基督的,心里起了好感。忽然又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母亲跪在床头,听她给耶稣祷告,和最后说‘阿门!’的事,六十多年过去,小时候的那情景又回到脑里。我把那两人让进来,在一楼的饭桌边坐下,他们就给我讲耶稣的事。记得正讲着,你还抱着安碧格从二楼往下看,你听不懂,站不一会就回去了,我一直听到讲完,才送他们离去。自那以后,他们又来过两次,头次来讲完后,当知道我每年九月要回北京半年,他们就在电脑上帮我查北京的基督教堂,没查到,走的时候还在大门外边跟我照了相。第二次来,给我讲到快完的时候,徐新回来了,他看见我在听道,嘴上没说什么。到第三次人家来,正遇上徐新在家,他去一开门就把人家堵在外面,不知给说了些什么,自那以后,就没再见人家来过。事情明摆着,他准是拒绝了人家再来这里。”

    说到这里,杜适顿住,心想这里的家终究不是自己的,让外面人来到不信基督的女儿女婿家给自己讲耶稣,他们自然会不高兴,加上几个月来双方心里一直别扭,弄不好还会觉得自己在给他们难堪。想到这里,杜适不禁心里纠结,远隔重洋来到这里,女儿女婿背信弃义,自己身在异国,欲诉无门的感觉一波一波地袭上心来,他此刻的心绪忽然滞住了,半晌不语。

    “想什么呢?”潘迪问。

    杜适回过神来看她一眼,思索着说,“雅茹呢,因着她和徐新不信基督,才把那两位基督教友拒之门外。我曾经在这里看见过一本装订得精良的圣经,是中英对照的新版和合本,打开一看,扉页的前面一页,是格文工工整整写给雅茹的赠言。我大概记得,赠言前写的时间是零三年九月。到现在八年了,那本圣经,我一直没见他们谁翻过。格文现在引我来教堂,我就想起那本圣经,但已到处不见踪影。”

    “是不是封面烫金字体的黑色书皮?”潘迪问杜适。

    “对,就是。”

    潘迪接道:“记不起是哪年了,有次我把旧报箱拉去外面路边,等回收车来拉走,当时无意中翻了翻,见除了过期报纸,还有废纸和旧书,里边就有你说的那本,封面是英文和中文,我认出中文是‘圣经,中英对照’,你看看,那不定是徐新或雅茹丢在了废报箱的。”

    杜适一惊,不由叹道:“格文怎么也不会想到,八年前她赠给雅茹的圣经,竟被当成废品扔了。雅茹当初收下她的宝书,不过是在应付人情,因为他们从来不去教堂。我曾经见过,星期天格文开车来带丹尼尔,跟她自己的儿子mason(梅森)一起去capital 教堂,我想可能是格文事先招呼了雅茹,并得到同意的。丹尼尔去过两次,后来就再没见去过。你想想,雅茹他们对基督是那样态度,他们和加蒂又素不相识,怎么会听进加蒂的话,听进基督呢?那天我婉谢了加蒂,就是这个原因。”

    “依这情况,你婉谢加蒂还是对的,免得雅茹他们饭桌上薄了人家的面子。”潘迪点了点头说。

    “我也是这么想,加蒂还是别找雅茹他们谈的好,他们不仅不会听,还会以为咱们给外人讲了他们怎么不好。加蒂一个台湾人,跟咱们本不相识,还愿花钱设饭局,劝说雅茹他们善待父母。我想过,人家能这样,或许是想到和我们是同根关系。还有个原因,你也想想,若不是她心里装着基督,会这样对待我们么?”

    “我想也是,这两个原因都是。”潘迪边说,眼睛看着杜适,“今天头次见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个善人。”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dushi的小说凝眸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凝眸最新章节凝眸全文阅读凝眸5200凝眸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dushi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