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念高三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梦想。那时的我就想过要写一行谁也读不懂的诗,或一个从没人写过的故事,让所有的人物都是里面一个音符,欢喜地去寻找自己。”
这是《A级教犯》里的原句。那么我想告诉苏菲的是,你成功了。
我是一个对文字和思想挑剔的人,如过一篇小说文字不够优美,没有个性,那么我充其量把它当作素材来读,希望读者不要BS我,这就是我读书的原则。所以我读过的书可能赶不上《A级》的绝大部分读者多。这篇小说也并非绝无缺点。但在这里,我要挖挖这篇小说吸引我的几个地方。
作者就如一个专注于细节与意境的摄影师,在特写与远景,记事与表情之间,虚实变幻,蜿蜒曲折,自由驰骋于中外古今,无论是讽刺现实,表达思想,还是咀嚼爱情,解剖自我,无一不抑扬幽默,充满诗意,别有一番情趣。我们甚至不必亲访作古的智者,只需亲近作者,便能亲近那些古奥的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于每个章节,总能给人以俯拾皆是的惊喜。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重读小说中的某些部分,不仅仅因为思想表达得有些玄乎,也因为苏菲的思想飞扬跋扈,往往有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浪漫主义行吟者的语言风格,学院派的技法,上下几千年的交辉相映,宗教与哲学、爱情的结合,使作品充满了一种邪灵的气息,以及一种宗教的神秘氛围,为人们构置了一个神秘的花园。作品很好表达了青春的叛逆、朦胧以及对世界的疑惑和思考,又使作品具备了一种“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的胸襟。我曾疑心作者是信教的,一交流,果真如此。
这是一篇见仁见智的小说,它融汇了多种风格,这无疑得益于作者深厚的知识与智慧。这是一篇搞怪的纯小说,也是一部青春思想史,一部青涩爱情相册。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王小波式的调侃,入木三分的爱情解剖,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鲜明、热烈与深情,也看到了作者用心良苦。
很多人都在夸奖作者的才华,而我要夸奖的是作者认真一致的写作态度,这篇小说已修改的时间是写作时间的一倍半多,作者很虚心,也对中肯的建议积极接受并付诸修改,“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相信作者一定会不孚众望,使作品不断臻至完美。
以上几点,是个人认为小说最闪亮的地方,更多的优点就不一一赘述,留着读者去慢慢转悠,慢慢欣赏体会吧。
衷心祝愿《A级教犯》早日成功!
by 编辑[水磨舫刹那阳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