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 爱女失踪(3)

本章节来自于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7/117445/
    是的,按这种速度,出城之后,顶多十分钟就到收费站了。可她却连这十分钟都等不及。窗外,是乌云堆垒的天空,是变得模糊并正淡出视线的华蓥山,是飞快地向后倒退的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大道两旁已经划入蓥城工业园区的大片正开发、待开发的土地……

    三嫂拿着手机,下意识地准备随时看时间,并随时准备接打电话。的哥从后视镜里见她一脸焦急,漫不经心地问:“大姐,从远方回来?有什么急事吧?”

    “是啊,为了娃娃的事。”

    没有急事她还能急成这样?在外漂泊多年,别的没学会,遇事处变不惊,她还是颇有心得的。当然,所谓“处变不惊”,也要看遇到的是什么事,她毕竟只是个农民。

    “现在的娃娃是不好管!——不过不必着急,一会儿就到了!”

    说到娃娃不好管,的哥像打开了话匣子,一会儿播报张三家的儿子小小年纪混了黑社会,一会儿评说李四家的姑娘初中没毕业便被弄大了肚子,一会儿这家的孩子偷了人家的钱,一会儿那家的孩子抢了人家的包,仿佛眼下农村就没哪家孩子没问题。

    “都是父母不在家造成的,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的哥话很多,像个颇有资历的导游。这些三嫂听得多了,工地上几十号乡亲,他们家里差不多天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

    收费站设在川东高速蓥城段的入口处,地处蓥城大道的终点,月牙村村口。

    这是一个热闹的去处。

    收费站那高大的钢架建筑将蓥城大道迎头截断。大道两边是青葱的绿化带,绿树掩映的人行道,以及清一色三层楼高的民宅。民宅底楼又都建成清一色的门市,俨然形成了一条规模不小的街市。事实上,这里也是三路公交车的终点站,芙蓉镇政府、月牙村村委会、镇派出所、镇卫生院和镇中心学校的所在地,想不热闹也不行。

    但我家并不住这里。我家在月牙村里,由此去还有十多分钟脚程。

    月牙村村如其名,状如一弯出云新月。“新月”一头连着蓥城大道,另一头则三面临水,远远地伸进渠江,给澄碧的江水三面环绕,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半岛。平常时节,渠江水总是清澈而透明,映着蔚蓝的天空缓缓地流淌,间或几只下网的鱼船点缀在江面,渔歌般悠然。这里山环水绕,风景颇为秀丽。尤其近几年来大片土地撂荒形成的荒草景观和跨江大桥建成后形成的壮丽景象,使月牙村很有了些知名度,三不五时地竟会有人到此一游,看桥,看水,看荒草,享受沙滩日光。月牙村俨然成了风景区。

    可是,当夏日江水暴涨,情况可就两样了。月牙弯、月牙尖和月牙背,由于地势低洼,每年洪水一来,田间地头便一派汪洋。田园被淹,十年九荒。而地势较高的月牙脊,虽没有水淹之虞,却又土地贫瘠,情况比其他位置只坏不好。在那些必须向土里刨食才能生存的年月,月牙村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地里辛苦操劳,把庄稼地收拾得跟新房似的,却总是打不出几颗粮食,不得不终年都过着那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连过年都吃不上一顿饱干饭的日子。那些年月,平常日子能端出一碗稀得能照出人影子的面糊喝上几口的,不是富家就一定是村干部。普通人家,半夜都能听得见惊天动地的呱呱肠鸣。

    穷则思变。村人明白,月牙村是个穷得当裤子的地方,要刨食,一定得到外面的世界去。这些年,全村主劳力差不多全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壮年劳力,不是回家生孩子或者带孩子脱不开身的女人,就是留在村里当干部的村官。除了这些人,一眼望去,村里不是小孩、老头和老太婆,就是到处撂荒的土地。说来也怪,那些饿肚子的年月,漫山遍野种满庄稼,偏偏够不了吃,现在到处长满荒草灌木,人们却能过上吃饱干饭的好日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杜静的小说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最新章节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5200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杜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