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 地产老总(3)

本章节来自于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7/117445/
    “苏大姐说笑了!”向新生笑道,“我听文老师说了,你是能人,手里五十多号人呢!我呀,庙子太小,只怕想请你这尊大神来,你还嫌我这里香火不旺呢!”

    “我是什么大神哦?不过一带班的而已!只要能给活儿做,你们这些当老总的,就是我们这些穷乡亲的衣食父母,什么庙子小香火不旺的呀?”

    三嫂以为向新生有意拒绝,心里有些不甘。这些年来,带着五十多号乡亲在外漂泊,虽然解决了乡亲们的就业问题,但她总觉得那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因为外面的环境迟早都会有变的一天,如果有一天她结识的那个老板倒了,她那五十多号人的工作问题,以及他们背后的上百老小的吃饭问题该怎么解决?不会又叫大家回土里去刨食吧?就月牙村这点土地,也养活不了全村几百号人啊!更主要的是,壮年劳力在外吃苦受累倒也罢了,他们身强力壮,吃点苦受点累没啥;可不能让他们身后的上百老小也跟着吃苦受累呀!大家在外吃苦受累为了啥?不就为了养老育小吗?可他们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养老?又怎么育小?所以,一旦家乡有工作机会,三嫂是想尽千方百计也要抓住的。眼前这位向总,不正是上天给她的一次机会吗?

    “苏大姐带的是搞建筑的班,这可巧了,向总在蓥城投资修建的‘娟然居’正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

    文老师再次插上了嘴。他插得太及时了,大有助三嫂一臂之力的意思,即使没这意思,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是吗?不知道向总愿不愿意拿点活儿给我们这些穷乡亲做?”三嫂满心兴奋,仿佛已经拿下“娟然居”的带班权似的。

    向新生笑了笑,点着头道:“苏大姐,只要你愿意,而且‘娟然居’还在修建,那么你想什么时候来做就可以什么时候来做,向某人绝不食言!不过我还是那句老话,就怕我的庙小,请不来你这尊大神。对了,先吃面吧,怕早冷了呢!我估计你没有吃午饭,所以叫文老师给带了几桶方便面,准备了开水。没想到你居然把两个孩子给找到了,面少了点,先打个点心,回镇上去再说。”

    原来衣服和面都是他叫文老师带的。听他这口气,又似乎不像是刻意拒绝,那么问他要点活儿做还有的是机会。三嫂这么想着,于是道:“那我就不客气了!等办完家事,我一定还请你们二位一顿,咱们也好交个朋友,你们两位可千万得给个面子啊!”

    三嫂收起客套,吃起面来。面已经泡得很软,很香,捧在手里,有一股暖流,通达全身。

    三嫂和两个丫头吃完面,向新生便开车送她们去三嫂娘家。

    三嫂娘家就在月牙弯,离李家不太远,三嫂的哥嫂都在三嫂手里做工,子女都大了,去广东进了厂。三嫂母亲已经去世,家里只留下年过七十的老父亲。

    三嫂父亲是远近闻名的篾匠,既能编织日常生活用品,也能编织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用时髦点的话说,人家可算得上竹编工艺师。说到苏篾匠的竹编手艺,不得不提一下他解放那年买地找罪受的事。苏篾匠一生勤劳节俭,又有手艺帮衬,到解放那年,他竟积了几十块大洋。他打算用那些钱娶一房媳妇,生儿育女。当时一些地主听说解放军就快打过来了,知道共产党的政策,不敢再囤积土地,纷纷贱卖。苏篾匠是无地的穷人,又没有政治头脑,哪见得这个?赶紧将娶媳妇的钱拿出来,买下了月牙村好几十担田土。他老人家以为,自己有了土地就不会再受穷了。哪想到土改一搞,他才拥有没两天的土地,就又变成别人的了。更糟糕的是,接下来的各种政治运动,都把他弄成斗争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月牙村唯一的地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杜静的小说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最新章节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5200中国农民的世纪悲情:中国式留守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杜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