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四章 身死国灭山河碎

本章节来自于 羌笛潇潇 http://www.lishu123.com/133/133027/
    城东西北三面尽是秦军,唯有城南方面秦军还没到达,蜀王下令从城南方向突围,并在突围前做了交代,留下两员大将收拾残部殿后,自己则亲率突围出来的人撤往天雄关一线,并派人火速前往剑门关,让太子迅速率军前往天雄关支援。

    蜀王试图在天雄关利用牛头山天险重新整集力量,死守天雄关,牛头山以拒秦军。

    蜀王倒也跑得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已到达天雄关,刚刚坐定,从葭萌关撤退下来的士卒也已陆续到达,毕竟蜀军在自己的底盘上,平常又在山间行走惯了,不多时,几乎能撤出战斗的士兵全部已经撤到了天雄关上,蜀王清点人数,已不足五千人,蜀王追悔莫及,都怪自己傲慢轻敌,几万人的大军,如今只剩下这点人了,但他一直没搞清楚,秦军怎么会在葭萌城西杀过来?

    原来是昨夜收到蜀王战书,张仪即命白起率两千精锐,沿白水上游渡江,再沿清江河迂回至葭萌城西,待明日两军阵前交战正酣之时,一举从西门破城,断蜀王退路。

    这些已容不得蜀王多想,便迅速组织人马守关,以待太子来援,击退秦军。

    秦军毕竟是北方人,对这蜀地道路的确是不熟悉,跑起路来,竟没有蜀军得力,也许一个是逃命,一个是追击的原因吧,到得天明时分,秦军才陆陆续续赶到天雄关下。

    这天雄关地处葭萌城西十里,牛头山北麓,是金牛道上一处险关要塞,此去往西南六十里,即为剑门关。此关位置特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此时并没有修筑关城等设施。

    秦军赶到关前,蜀军已扎下阵势,司马错来到关前,查看阵势,决定由关下四面山坡强攻。当即命白起率五百勇士抢关破敌。

    蜀军见秦军强攻,由于居高临下,便纷纷滚下事先找来堆放好的巨石,一时秦军受阻。随着后续人马的赶来,蜀军渐有不支,而此时更要命的是太子的援军仍未赶到,蜀王不得不留下部分人马抵抗,而自己带着大队人马继续南撤。

    终于,天雄关被秦军攻破,张仪司马错命秦军继续乘胜追击。可怜了那蜀王,自丢失葭萌关以来,几乎一直是在撤退。没想到这秦军如此凶猛强悍,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秦军啊。看来自己常年呆在蜀地,目光确实太短浅了。他心里想的,必须加快速度南撤,撤至剑门关,太子在那里,还是当初自己英明,留了一万人做预备。这危急关头,想从成都调来军马支援恐怕是来不及了,只能靠这点力量凭剑门关死拒秦军了。

    撤至半路,太子已领兵前来,太子欲战,被蜀王阻回:“秦军势大,我军不可与之对战,须立即撤回剑门关内,凭天险拒守”。太子只得前军变后军,一路南撤至剑门关。

    剑门形胜,天下雄关。史载:从未被正面攻破过。那也是史书上写的,而此战,史书却没有记载,因为,这个时候剑门它还不是一个关,蜀地远离中原,少有战争,当初开通金牛道,初衷也并不是为战争。因此,在开路之时,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的军事用途,故并未在此设关,甚至,它还不叫剑门关。

    剑门关所在的剑山属于龙门山系,地处米仓走廊南面。三百里米仓走廊南部屏障属此段最险,险到什么程度?此段山体,由大片裸露砾岩构成,很像如今的混凝土,寸草不生,且这些岩石如墙壁一般笔直,飞鸟几乎不能停靠,又何况人怎能攀登?且高达几百米。此山绵延上百里,号称剑门七十二险峰,峰峰相连,却神奇的在中部留了一个豁口,最窄处仅有50米,而豁口两侧仍然是高几百米的垂直墙壁。

    千百年来,人们就是从这豁口进出,北达秦川,南通巴蜀。

    如果蜀王早料有今日,早早在此设关,将这十余丈宽的弹丸之地垒石砌高,仅留车马可通行的城门,那就真正的是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他秦军有天大的能耐,也无法通过此关。可惜,扬名后世的天下第一雄关竟也挽救不了蜀王的命运,挽救不了大蜀国的命运!

    当蜀王与太子率兵逃往此处,还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即被秦军追了上来,经前番两战,秦军渐渐熟悉了蜀军的战法,尤其对蜀地地形的山地丛林作战也渐渐熟悉。在剑门关上,秦军发扬了他们一如既往的勇猛之势,在几十米宽,数百米长的剑山豁口里,与蜀军决战。短小精悍的蜀中川猴哪是骁勇好战的中原虎狼?数个回合交锋,蜀军不得不败退剑门。并一路沿金牛道南逃成都。

    而此时的成都城,几乎也是空城一座,因为蜀地常年受到南边的夷人与西边的氐人羌人的威胁,不得不派军在这些地方驻扎。而西南这些地方,路程较之葭萌离成都更远且更艰险,当蜀王在葭萌关失败的消息传到这些守边大将耳里的时候,回师救援已来不及。蜀王回到成都的时候,城里除了少量的守城士卒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军力。由于蜀地少战事,唯一对蜀国能构成威胁的巴国几乎不能打到成都,因此成都城修建得远不如中原列国的城池那般坚固。这样一座成都城,在常年攻城拔寨的秦军面前,那几乎就是狼入羊圈,顷刻之间,便被秦军攻破。无奈蜀王只得乘船仓皇继续南逃。

    可这恰恰又钻进了极其擅长战略迂回的司马错布置的口袋里,当初,秦军追击蜀王进入成都平原之时,司马错便兵分三路,与蜀王在千里旷野上与蜀军赛跑。

    三路秦军布置:左军由都尉墨率领,沿龙泉山脉南进,防止蜀军向东突围,实际蜀王是不能向东突围的,向东是蜀国宿敌,巴国。右路军由张仪率领,沿龙门山脉南进,防止蜀王向西北方突围。而司马错,则亲率中军,沿金牛大道跟踪追击。三军约定,会师成都,但到得成都之后,还未及三军会师,成都城已破,蜀王难逃,三路大军则继续向南追击,并逐渐收缩阵线,形成口袋,意图一举消灭蜀王。

    终于,在武阳,张仪率领的右路军由湔堋,即今都江堰乘船顺江南下,封住江口,断蜀王南逃之路。

    江口,正是当年张献忠沉宝的那个地方,从都江堰流出的两水在此再次汇合,自此段以后便改称岷江。两江汇流之地,又是这两江汇流之地,葭萌失败就是在两江汇流之地。当蜀王到达江口时,水面已布满张仪舰船,西去南走水路已然被张仪封死,北面是司马错的追兵。唯有向东,弃船登岸。然而,船还未靠岸,东岸喊杀声四起,都尉墨的左路军已赶到。

    蜀王只得弃船登上两江汇流形成的狭小的三角洲武阳城内,武阳城是一座小城,或者是一个大的村庄。八千蜀军就龟缩在这么一个三面环水的绝境里,这已不能叫背水一战了,因为三面环水。

    秦军已然步步紧逼,张仪军上岸,都尉军渡河,司马错已近在眼前,十倍于蜀军的秦军已对蜀军形成铁桶一般的包围。蜀军已成为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此时,张仪送来劝降书,若蜀王投降,答应归顺大秦,即可封其为蜀候,继续坐领蜀地。

    蜀王见书大怒,立斩信使,称:我蜀国立国数百年,数代先祖励精图治,劝民农桑,使民富足,深受蜀地百姓拥戴,岂能做他人牛马。决定与秦军决一死战。

    风萧萧兮蜀水凉,崇尚太阳神鸟的国度最终没有得到她的庇护。当日黄昏,成都平原乌云密布,风雨大作,岷江水涨起五尺,秦军限定的最后投降时辰已过,秦军三鼓过后,向蜀军发起进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秦军勇猛冲锋,蜀军奋勇杀敌,无一人撤退,逃跑,蜀人鲜血染红了岷江。八千蜀军全部阵亡。

    蜀王太子众臣诸将全部战死于乱军之中。

    一个伟大神秘的古蜀国就此凋亡,蜀军不屈,蜀魂犹在!这股英气这种壮烈在巴蜀大地几千年一直传承弘扬,他穿越三国五代,历经蒙元明清,走过抗战烽火,延续至今……

    清晨,一轮红日从从东边冉冉升起,秦军开始打扫战场。十里外,一支军队正急急赶来,为首一员少年将领,看得出,他已十分疲惫,却仍不停的催马扬鞭,恨不得即刻赶到战场。可惜,他来得已太晚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南仪苍阆的小说羌笛潇潇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羌笛潇潇最新章节羌笛潇潇全文阅读羌笛潇潇5200羌笛潇潇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南仪苍阆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