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随波逐流郑旦死不死 移星换斗庄生救不救

本章节来自于 牡丹传 http://www.lishu123.com/137/137295/
    大功告成!

    文种范蠡的悉心辅佐壮大了越国的实力;西施的魅惑挫伤了吴国的元气;端木赐的调虎离山为越国创造了绝佳的机遇。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多年后奋起向吴国发起攻击,一战破姑苏,杀吴太子;再战于笠泽,击溃吴军主力;而后兵困姑苏台,逼死吴王夫差。终于报了昔日之仇,吞并吴国。

    勾践在姑苏台大会群臣,满朝文武尽有封赏,怎么可以少得了西施。勾践命人把她招来,想要好好赏赐她。当西施来到了他的面前时,勾践失态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了。下面的西施偷眼观瞧,只见勾践正在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好像要起身的样子。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她都会这样的,西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一笑不要紧,把刚刚回过神来的勾践瞬间搞的稀里哗啦。多年卧薪尝胆养成的定力在西施的美貌面前不堪,好容易挣扎回来,勾践愤怒了,他挥舞着拳头说:“西施迷惑夫差,使得吴国灭亡,如今又来迷惑寡人。快把她给我杀掉!”

    众人愕然。尽管范蠡据理力争,苦苦相求,终究无济于事,勾践吼道:“把她装进鸱夷!扔到江里去!寡人再也不要看到她!”鸱夷就是皮革做的袋子,当初吴王夫差就是把伍子胥用鸱夷装起来扔到大江里的。勾践把西施看得比老虎还要可怕,决不允许她的存在,留得全尸已是他的最大底线。西施被抬走之后,勾践才坐回到位子上,手心后背全是汗。

    范蠡呆了半晌,大叫一声,失魂落魄跑了出去。“应该是有救的!不是应在我身上么?那么救星在哪里?”他喃喃的说。

    当初范蠡为使美人计,曾经踏遍越国寻访美人,终于在浦阳江边遇到了西施。西施只是后人对她的习惯性称呼,其实西施是她出生的村子的名字。在苎萝山下有两个村子,都叫苎萝村,人们习惯上把西边的那个苎萝村叫“西施”,西施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是姓施的,唯独她家不是,因为她的父亲是从浦阳江另一边的鸬鹚湾招赘过来的,她的父亲姓郑,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因为他平常都是以打柴为生的,我们姑且叫他郑樵。她的母亲是西施村有名的美人儿,父母舍不得把她嫁出去,郑樵就招赘了过来,做了上门女婿。因为她是早晨太阳刚出山的时候出生的,所以取名叫做郑旦。苎萝山出产一种苎麻,可以用来织成纱布。郑旦是个懂事的小姑娘,经常帮助母亲在浦阳江边浣洗纱布。因为这个原因,浦阳江又有了其他的一些名字:浣浦浣溪浣沙溪等。每当郑旦来浣纱时,浦阳江的鱼儿就停止游动,趴在江底一动不动,睁大眼睛看她。范蠡来到江边时,原本平静的江面水花乱滚,他才发现这个奇特的现象。

    范蠡把郑旦带了回去,调教美人的任务自然也是由多才多艺的他来完成的。范蠡给他的学生郑旦取了个字,叫做夷光。从那以后,范蠡就交她歌舞礼仪等诸多的才艺,三年以后,郑旦脱胎换骨,由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了大美人。范蠡自信,现在的郑旦一举手一投足,都足以打动任何一个人,哪怕对方是个女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郑旦送到夫差身边,让夫差沉迷美色,荒废国政,越国就可以逆袭了。在这个时候,范蠡忽然发现,他们竟然互相爱上了对方。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来预定由范蠡送美人的,不得不临时换成了文种。之后范蠡再也没有踏上过吴国的土地,所有的行动都由文种来完成,范蠡则在越国训练他的军队。包围姑苏台以后,吴王夫差请求像当年勾践一样投降。而范蠡则对勾践说了和当年伍子胥一样的话,大意是夫差非死不可。勾践却另有打算,因为他知道现在夫差和当年的自己完全不一样。自己当年身边有文种和范蠡,而夫差已经没有了伍子胥,他身边只剩下太宰伯嚭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勾践也不会蠢到像当年夫差那样把吴国还给他,勾践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把夫差安置到海上一个叫做甬东的小岛上,给他百户人家,做一个小小的封君。勾践要他年年朝贡,岁岁称臣,永远把夫差踩在脚下。夫差不堪其辱,自刎而死,遂了范蠡的心愿。出征之前,范蠡曾经推算过,郑旦会有灾厄,但是最终会被拯救。他本以为凭借自己那么大的功劳,保下郑旦没有什么问题。没想到却弄成这个样子。

    当范蠡跌跌撞撞赶到江边时,西施早已被抛入江中老半天,哪里还有踪影。他沿江呼号,“一定有救的,我算过,不会有错,一定有救的!”范蠡不停的自言自语,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见江面上水花翻滚,水花前面有个物事缓缓从下游飘来,隐约感觉像是一只鸱夷,令他不禁眼前一亮,朝着江上四处张望。就在这时,歌声传来,古朴而苍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循着歌声望去,但见一位渔翁划着船儿悠游江上。范蠡大叫:“渔父!这边来!”连叫数声,渔翁应了,将船靠岸。“大夫唤小老儿何事?”“渔父,劳你带我到江中过去看那件物事。”范蠡难掩心中的激动,渔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咕哝道:“好多鱼啊!”

    原来西施身上自有一种香气,江水行速而鸱夷行迟,香气被江水带到下游,早引动无数鱼儿涌来,反将鸱夷推向上游,范蠡看到的正是这具鸱夷。

    捞上船后,西施早已死去多时。“不会的,一定有救的。”范蠡的医术十分高明,曾经为无数越**民解除病痛,各种奇怪的病人他都治过,唯独没有治过死人。范蠡很快用尽了他所知道的所有抢救方法,然而死了就是死了,哪会有半点动静。范蠡沮丧地坐倒在船上,“怎么会这样,我明明算过有救的,我怎么救不了她?如果师尊在一定会有办法的!”

    “我是谁来?”声音是那样的悦耳,那样的熟悉,范蠡抬头看时,渔翁已经消失不见,他面前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范蠡急忙望少年拜倒,口称:“师尊救命!”

    这一少年非是别人,正是范蠡的老师计然。计然姓辛氏,名訮,字文子,善于谋算,凡所计划莫不如然,故尔自号计然。世居宋国的葵丘濮上一带(今临濮镇附近),祖上本是有辛国的一位公子。

    夏启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莘,称为有莘国,也叫有辛国。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就是有辛国的公主。周平王东迁以后,有辛国被晋国吞并,有辛国的一位公子流亡到葵丘濮上一带,以国为氏,那位公子就是计然的祖先。

    计然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通,却又好学无厌,世上就没有他不感兴趣的学问。后来入周向老子问易,居然让他从易卦里悟出一套养生之术——屯蒙养生术,居然不再衰老,看上去永远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其后他一直侍奉在老子身边。

    却说楚平王施展阴谋诡计,使三个哥哥先后自杀,登上了君位。他也想重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的霸业,只不过楚国经过他哥哥灵王的折腾,国力已不如前。硬实力没有,楚平王就从软实力上动起了脑筋。他知道老子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学识的人,只要把老子给挖过来,楚国的地位必然会得到提高。于是楚平王就派人到洛邑去聘请老子,老子当然不买他的账,正巧计然有心到楚国转转,于是老子就让计然代替自己去了楚国。

    虽然老子没到,却请来了老子的高徒,楚平王倒也不敢怠慢,假模假洋地请教了一番。楚平王看到计然如此年轻,本就有几分轻视,又见他说的都是些经国理政的正道,完全不对他的脾胃。召见几次之后,就没了下文,他们的对话被楚人记录了下来,称为《文子》。

    楚平王不再召见,反倒合了计然的意。他游遍了楚国的山山水水,期间收了几个弟子,其中两个就是文种和范蠡。计然收弟子有个特点,都是一对一的教,那些弟子虽然知道有其他师兄弟存在,但彼此都没有见过。后来文种做了范蠡的家乡南阳的地方官,寻访范蠡时还费了一番周折。

    后来蚩尤之旗现于东南。蚩尤之旗现,其地出方伯,代王者征伐四方。当年齐桓公起于东方,任用管仲为相,奉行尊王攘夷的策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葵丘之会(葵丘在东明五霸岗)周天子派宰孔赐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任命齐桓公为东方的霸主;齐桓公去世之后,晋文公起于北方,尊奉王室,受到周天子认可,周襄王命令王子虎并赏赐给晋文公一辆大辂车,红弓一把,红箭一百支,黑弓十把,黑箭一千支,香酒一卣,珪瓒以及勇士三百。任命晋文公为北方的霸主;晋文公去世以后,西方的秦穆公向东发展受阻,决意西向,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给毁掉西周的戎人毁灭性打击,周天子非常高兴,使召公过赐秦穆公以金鼓。任命秦穆公为西方的霸主;秦穆公去世以后,楚庄王起于南方,邲之战打败了晋国,借讨伐陆浑戎之机在周都洛阳城外大阅士卒,耀武扬威。周天子只得派王孙满慰劳他,承认了楚庄王南方霸主的地位。宴席上楚庄王向王孙满问起周天子的九鼎大小轻重,这就是“问鼎”的来历。

    如今蚩尤之旗现于东南,这是下一位霸主即将在东南方出现的预兆。所以文种和范蠡结伴来到东南方的吴国,希望可以辅佐霸主,建功立业。但是他们到了吴国却发现,伍子胥已经在吴国得到重用,这就意味着吴国和楚国开战是迟早的事。帮助他国来进攻自己的祖国,这是他们无法做到的。这时范蠡提出到越国去,当时越国只是会稽山一带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海隅小国,人们能够知道它的存在大多是因为它境内的会稽山,人们知道会稽山大多是因为会稽山上长眠的大禹王。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在会稽山大会诸侯,会稽山因此得名。在这次聚会中,大禹斩防风氏立威,奠定了日后传子家天下的基础。会稽山也就是夏王朝的发源地,大禹去世以后,就葬在了会稽山。越国国君就是大禹王的后人,他们被封到这里祭祀大禹王。“到越国去,越国还在吴国的东南方,会稽山上沉睡的大禹王将赐福给他的子孙。”范蠡提议说,文种接受了这个建议。

    当时越国的国君是勾践的父亲允常,文种和范蠡向允常说:“蚩尤之旗现于东南,下一位霸主将出现在东南方,沉睡在会稽山上的大禹王将保佑他的子孙。”允常准备重用他们两个,将军石买说:“这两个人远道而来,靠一些道听途说的言论来骗吃骗喝,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允常一向信赖石买,就让文种和范蠡做勾践的老师,以增长勾践的见闻。允常虽然没有任用文种和范蠡,却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允常自称越王,越国却从此走向了扩张的道路,到允常去世的时候,越国已经从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成为方圆七百里和吴国接壤比肩的大国。越王允常去世以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乘允常刚死,向越国发动攻击。战斗中石买的女婿灵姑浮砍掉了阖闾的大脚趾,吴师大败,吴王阖闾不久也死了。两年后,吴王夫差替父报仇,发兵攻越。勾践不听范蠡的忠告,被吴国打败。勾践不得不采纳范蠡的建议,暂时向吴国投降,夫差没有听伍子胥的话杀掉勾践,而是就受越国做吴国的附属国。之后勾践把越国交给文种治理,在范蠡的陪同下到吴国为奴三年。

    勾践灾消难满,安然回国以后,计然来到了越国。因为文种和范蠡从未向外人说起过他们的师承,所以勾践对计然一无所知,看他年轻,只给了他一个小官,勉强有资格参与议事。计然也不以为意,亲授机宜,等到勾践察觉文种和范蠡对计然态度恭谨,开始怀疑他的身份时,计然却不辞而别,有人看到他上了会稽山。在会稽山上,计然祭拜了他的祖先大禹王,向大禹王汇报了他所做的一切,祈祷大禹王保佑他的后人。

    也许是觉得老是一副年轻的面孔示人颇有不便,后来计然又发明了易容的法门,扮作渔翁模样,逍遥江湖。之后他去过一次鲁国,点化刚刚回国依然诲人不倦的孔子,从那以后,孔子就把他的精力转向了《易》的研究。孔子学《易》不辍,韦编三绝,声称:“加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把他的研究心得分门别类的做了笔记,这些笔记被称为《十翼》,也叫《易传》,是后人研究《易经》的重要辅助。

    却说计然将郑旦救醒,一对有情人在计然的小船上结成了夫妇。计然还把他的易容术传给了郑旦,从此以后,美人西施郑旦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个叫做辛夷光的渔家女子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直到此时,范蠡才记起他亲手打造一代霸主的梦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既然他的夷光已经无事,那么他就要把最后工作做完!他指鸱夷为誓:“功成之后,便即隐退,口不应心,身入鸱夷。”夷光自然依从。

    计然闲云野鹤,懒得去管这些事情,把他们送上岸后自顾自的去了。后来魏文侯时,西河学派兴起,孔子的小弟子子夏在西河讲授孔子晚年的最新发明——《春秋》大道。计然本就十分好学,也想见识一下孔子的新玩意,于是他扮成一名中年人,化名宋訮前往问道。之后游遍中原,先后帮助七个国家化解危局,当事国居然毫不知情,还道是老天垂怜祖宗保佑呢。再后来稷下学宫兴起,百家争鸣,计然往会,诸子大多受到过他的教诲。再再后来屈原被逐,在沅江遇到计然,计然再三点拨,屈原不悟,歌沧浪之水而去。再再再后来,谁也不这道他去哪了。

    范蠡走后,勾践如失左右手,忙请文种推算,说是不久自归,且有奇遇。勾践心下稍定。三天后,范蠡归来。就有人报告给了勾践,说范大夫已回,还带回个渔家女子。

    勾践忙来看个究竟,但见那女子说不上如何美貌,甚至有些丑,但绝不讨厌。不免询问一番,无非是姓甚名谁?家住哪里?父母何人?做何营生?一问才知是姑苏城外渔父辛翁之女,名叫夷光,言语之间仿佛对勾践有几分畏惧,让勾践很有一种征服者的成就感。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说得勾践心里直痒痒。原来吴越虽然语言相通,但也只是彼此说话听得懂而已,从姑苏至会稽数百里之遥,方言差别还是蛮大的。据传姑苏方言很是特别,若出自女子之口,便如天籁;若出自男子之口,就像怪叫。传闻如此,其实差别未必便如此之大,不过姑苏女子说话好听却说公认的。

    “夷光?”勾践有些疑惑,好像范蠡冲出大殿时口中叫的就是这两个字。“西施的小字便叫做夷光。”范蠡不冷不热的说。当勾践听完范蠡编造的这几天的经过时,他震惊了,他睁大眼睛看着范蠡,这个男人娶丑女为妻,居然只是为了在叫那个名字时有人应他一声。勾践愧疚的低下了头,他明白范蠡为他做的牺牲,但是西施非死不可。当时对范蠡夫妇好言抚慰,又赐了许多财物。

    从此以后,越军纵横淮泗,所向无敌,勾践率领诸侯们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遣使任命勾践为方伯,范蠡为上将军。勾践的霸业已成,范蠡辞退,勾践当然不准。范蠡径自离去,勾践命令部队包围了范蠡的家,不允许范蠡的妻子和孩子离开。还贴出告示,宣布把会稽山附近方圆百里的地方封给范蠡,希望范蠡能够回来。那片地方就是范蠡到越国之前越国的国土。但是没过几天,范蠡的妻子和儿子也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她们怎么离开的。勾践请文种推算,说是回不来了,追不上了。

    范蠡没有忘记鸱夷之誓,携西施和儿子悠游五湖,而后泛舟入海,在齐国的海滨定居下来,化名鸱夷子皮。在齐国安顿好了之后,范蠡给文种写信说勾践为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劝他离开,文种不以为然。不久范蠡就收到了文种被勾践赐死的消息,用的是夫差赐死伍子胥的那把属镂宝剑。

    范蠡和西施在齐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这里他们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后来孩子们稍稍长大,也帮助耕作,后来有了些积蓄就开始做生意,范蠡做的生意有些特别。太阳系有颗行星叫做木星,它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木星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地球上的水旱丰歉息息相关。古人把收成叫做岁,所以又把木星叫做岁星。连最普通的庄稼汉都知道“牛马年好种田”。范蠡发现每逢旱年,河道里没有水,跑不了船,船便成了没用的东西,很多人宁愿低价出售;由于人们转而采用陆路交通,车就有些供不应求了,有人宁愿出高价却依然买不到。而在涝年情况则完全相反,涝年道路泥泞不堪,车马难以通行,车便没有什么用了,人们宁愿低价出售车辆;河道里反而水量充沛,“向来枉费推移力,而今中流自在行。”船成了交通运输的首选,变得供不应求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十二年的经营周期未免太长,没有人会等的,只有范蠡。范蠡在旱年出售车辆买进船只,在涝年出售船只买进车辆,如此反复。范蠡的生意越做越大,家资累万,累万就是上亿的意思。

    却说田常杀死齐简公和子我之后,立简公的弟弟平公为君,把齐国的世家旧族或杀或逐,将齐国安平以东的地区全都做为自己封地,比齐平公的剩下的地盘还要大,又任命宗族子弟为齐国各城的大夫,齐平公只是一个傀儡而已。齐平公和他的祖先齐桓公一样不理政事,整天和一群女人鬼混。所不同的是,齐桓公有个管仲,他把政事全部交给管仲,乐的做甩手大掌柜,省心放心;而齐平公则是因为政权全都在田常手里,他既无肯奈何,只得韬光养晦,做出一种醉生梦死的样子。

    忽然有一天,齐平公的公宫里来了一位商人。这个人原本是齐国的宗室,后来被田常排挤,只得离开朝堂,自己做些生意营生。后来他在生意上和范蠡有了交集,当年他曾经因出使越国而和范蠡有过一面之缘,他惊喜的发现,这位齐国海滨的富豪鸱夷子皮居然就是范蠡。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給齐平公。“什么?就是那位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称霸天下的上将军范蠡?快!快把他帮我请来!齐国有救了!”齐平公让他带着相印和许多的宝物来到范蠡家,范蠡认得这颗相印便是当年子我曾经执掌过的那颗。范蠡对使者说:“当年我是越国之相,周天子亲封的上将军;如今我又成了齐国的首富。人生富贵已经是极限了,我范蠡已经别无所求了,您请回吧!”

    使者去后,范蠡对西施说:“田氏代有齐国,其势已成,无可挽回。如今国君妄有动作,田常必来杀我。”西施急道:“如此却逃到哪里是好?”范蠡笑着说:“说到逃,却有一个好的去处,那是尧王爷的旧都,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委实是块宝地。”西施疑惑地说:“有这样的好地方,叫什么名字?”范蠡调皮地说:“陶!”

    范蠡尽散家财,只带细软,携家遁去。

    齐平公听得范蠡拒绝,大失所望,再次派人相聘时,范蠡已不见踪迹。这次他彻底绝望了,没过多久,齐平公死。

    陶,位于古老的泗水流域。在上古时期曾是尧的封国,后来尧徙封于唐,终登帝位,这也是尧帝被称为陶唐氏的原因。周朝时陶是曹国的都城,称为陶丘。好像在那个时代很多地方都使用一个字作为名字,而都城则有两个字,通常后面加了个“丘”字。比如齐国都城叫做营丘宋国都城叫做商丘卫国都城叫做帝丘陈国都城叫做宛丘曹国都城叫做陶丘等等,比较例外的比如鲁国都城曲阜的阜字和丘也是同义字,都是土山的意思。那个时代的“丘”“阜”也许和后来都城常用的“京”“都”意思差不多,因为“京”的本意也是土山的意思。因为陶丘这个地方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正当水陆要冲,在春秋时就是天下经济贸易中心,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就是在这里发家致富的。孔门十哲中的冉氏三兄弟也出生在这里。再到后来曹国被宋国灭掉,而陶丘的“丘”字也被拿掉,仍称为陶。就像是民国南京政府时期,不再是首都了的北京被改作北平是一回事。现在仍然有许多带“丘”的地名,也许是其他的政权不像宋国那样在意这些细节,就好比现在已经不是首都了的南京仍然被称为南京。

    这一天,陶来了一位自称朱公的商人,携妻带子来此定居,商号陶朱公(逃诛公)。在这里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第三位公子。陶朱公居陶一十九年,三致千金,富甲天下。有一个鲁国的穷书生叫做猗顿,慕名向他请教生财之道,得其真传,也成巨富。后世形容人很富有往往会说“陶朱猗顿之富”。

    十九年过去,他的第三个儿子朱季都已经成年了,这时却出事了。二儿子朱仲在楚国杀了人,那是死罪!杀人总是要偿命的。

    朱公说:“杀人偿命,那是份内的事。但常言道,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我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他让小儿子朱季赴楚国探视,备下黄金千镒,用深色的箱子装起来,载了满满的一牛车。就在快要出发的时候,大儿子朱孟坚持要求自己去,朱公只是不准。朱孟说:“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这么大的事情不派我去,却派不谙世事的弟弟去办,我有那么不肖吗?”说着就要自杀。西施扑上去把朱孟一把拉住,她对范蠡喊道:“你老糊涂了吗?如果让朱季去的话,未必救得了朱仲,还要白白搭上个朱孟,如何是好?”声泪俱下,范蠡心中一酸,平日里他从不会违拗妻子的意思,这回仍是如此。他把一封书信交给朱孟,让朱孟去找他的老朋友庄生。一再嘱咐道:“到了就把这些金子和这封书信给他,一切都由他处置,千万不要和他发生争执。”朱孟满口应承。

    庄生的家住在郢都的郊外,朱孟向路旁玩耍的小孩子打听庄生的住处,那小孩居然知道:“你找庄先生啊,我带你去啊。”路不远,但七拐八扭的,还真不好找,沿途的灌木一直长到庄生家的门口,看上去很穷。小孩带到地方,蹦蹦跳跳的去了。朱孟按照父亲所交代的把书信和金子全都交给了庄生,庄生对他说:“马上回去,不要在此地停留,即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朱孟从庄生家出来以后,却没有照庄生的话去做,他感觉庄生靠不住。“幸好来之前我多带了不少金子。”朱孟心想。他又拿手里的金子去打点出国的权贵。

    其实庄生虽贫,在楚国地位非常之高。却说当年楚灵王杀侄篡位,引起楚国宗室的不满,一部分楚庄王的后裔脱离了以楚王为首的熊氏家族,另以楚庄王的谥号“庄”为氏。庄生就是楚庄王的后裔,后来计然到了楚国,机缘巧合庄生就成了计然的弟子。楚惠王即位以后,对于当初爷爷楚平王没有把握计然而使楚国陷于危亡的境地无比悔恨,计然已经不知所踪,楚惠王就寻访到计然的弟子庄生,算起来庄生还是楚惠王的父辈。但庄生无意做官,但身为楚国王室后裔的他却不能对楚国的一切坐视不理。所以他经常给楚惠王一些指导,但拒绝接受楚惠王的官职和赏赐。耕而食织而衣,过着清贫的日子,楚惠王越发的敬重他,从楚惠王到普通百姓都把他当作老师来尊敬,举国上下都称庄生为先生。庄生和他的后人被历代楚王所尊崇,直到楚国发生吴起之乱,为避乱才迁居宋国的蒙城,庄周就是他的后代。在庄生的指导下,楚惠王做了许多惠及楚人的好事,死后得到一个“惠”字作为谥号,楚惠王也是出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出国在他在位期间得到空前的壮大。

    庄生接受朱孟的金子无非是把事情接下来的意思,他对妻子说:“这些金子先放着,不可动用,以后还要还他。”庄生是楚惠王的常客,隔三岔五楚惠王总要把他请进宫中咨询国政,有时庄生也会自行到来,无需通报。这天他来到楚惠王的宫殿,对楚惠王说:“我夜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会荧惑于翼轸之间,住而不去,恐怕会对楚国不利!”楚惠王道:“刚才卜尹也是这么说,应该如何禳解?”庄生告诉他:“只有行德政才可以免除灾祸!”楚惠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楚惠王命人封锁府库。

    很快朱孟在那个权贵那里得到消息:“楚国要大赦了!过去每次大赦之前,楚王总要封锁府库,那是怕有人事先得到消息,入库盗窃。昨晚楚王让人封锁府库了。”朱孟认为,既然都要大赦了,那就用不着庄生了,可不能白白给他那么多钱,于是他又去了庄生的家。庄生很是惊讶:“你没有回去吗?”朱孟说:“我为弟弟而来,怎肯轻易离去,现在楚国要大赦了,就不劳您费心了,特来向您辞行。”庄生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说道:“你的金子在那里,你拿回去吧。”朱孟自以为得计。

    却说庄生自觉被朱孟戏弄,恼羞成怒,又去见楚惠王:“上次我告诉您天象有变的事,您说要行德政。现在外面传言:‘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杀了人,大王的左右受了他的贿赂才大赦的,并非体恤国人。’”楚惠王大怒:“寡人再不肖,也不至于为一个陶朱公放赦。”于是命令先杀朱仲,再发赦令。

    朱孟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全家人都很悲伤,只有范蠡笑着说:“我和庄生有同门之谊,看在师尊面上,庄生没有不帮忙的道理。只是庄生一直清贫自守,身边没有什么钱财,我送这些个金子无非考虑万一能用得着而已。庄生不惜自折寿算,移星换斗,来救朱仲,朱孟却如此戏弄他,他怎能不恼。其实楚国大赦和杀朱仲都是因为庄生,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我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朱孟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他自幼随我创业,备尝艰辛,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朱季一生下来家里就很富有,整天吃喝玩乐,哪里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所以能一掷千金,无所吝惜,这正是朱孟做不到的。所以这都是必然的结果,没有什么好悲伤的。”

    范蠡的解释使家人稍稍好过一点,但西施却无法释怀。她爱子心切,平生第一次没有听范蠡的话,居然是这么个结果,好像儿子是她亲手杀死的一般。她本就有心疼的毛病,经过范蠡的悉心调制,已经三十多年没有犯过了。现在居然旧病复发,范蠡多方医治,不见好转,勉强挨过春天,竟然吐血而死。本来范蠡虽说年纪很大了,但是看上去也只像个中年人,自从西施去世之后,一向乐观的他一下子就老了起来,不上几天就老得不像样子,不久也去世了,去世时刚好一百岁。后来,人们才渐渐的知道,这位陶朱公居然就是越国的上将军范蠡齐国的首富鸱夷子皮,而他的夫人则是传说中的西施。

    第二年的春天,在他们坟墓的附近长出了一些小灌木,春夏之交,那些灌木居然开花了。坟墓周围总会有些灌木的,这一点都不奇怪,偶然有些小花也很常见,但这花开的有些不同寻常,它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红,就像血的颜色。西施生前是个很和善的人,当地人大都称为姆姆(姆姆就是伯母的意思),人们就把这种花叫做姆姆丹。每当姆姆丹花开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他们的姆姆又在想儿子了。

    许多年以后,随着老人的逝去,人们对姆姆的记忆也逐渐的淡漠了,姆姆丹也被以讹传讹,成了牡丹。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邨童的小说牡丹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牡丹传最新章节牡丹传全文阅读牡丹传5200牡丹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邨童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