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洗过脸,回到监控室的时候,看到赵大雷正坐在监控器前,姜聪在他旁边站着。两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
听见有人进来,赵大雷回头望去,愣住了。于梅的坤包放在监控室,没来得及补妆。素颜的于梅仿佛一朵出水的芙蓉,清丽不可方物。只是因为刚才哭过,眼皮有点红,反倒给这俊俏脱俗的面容平添了一丝妖冶。
于梅问:“你们怎么来了。”
“赵组不放心,过来看看。他们好像已经突破了?”
于梅走上前去,扳动操作台上的一个立钮,音箱里传出张力平的声音。这套监控设备是新近安装使用的,赵大雷和姜聪还不熟悉。
“我是说的实话。两位警官同志,我怎么可能故意杀她?就算凤霞再不肯和我来往了,我宁可真的自己抹脖子也不会动她一个指头。我错手杀了她,早就不想活了。现在被你们抓住,早晚得给她偿命。杀人的罪我都认了,别的还能骗你们吗?”
“前面的你都听了吗,现在什么情况?”赵大雷盯着于梅问。
于梅把讯问情况和张力平的供述向二人简单介绍了。最后她说:“如果他的口供情况属实,应该是一起过失杀人案。”
赵大雷的眉头紧了起来。从案件侦查的角度说,过失杀人与故意杀人相比,难度未见得更小,甚至由于或然性因素较多,查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反而更大。但是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等方面来看,侦破一起故意杀人案则会受到更大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荣誉。也就是说,如果认定了这起案件是过失致人死亡,赵大雷这个代组长头上的光环就要暗上一些。
“张力平,从法律上讲故意杀人罪可能判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马哲道,“但究竟是故意还是过失,不能只靠你的口供定,还要综合考其他客观因素。所以你必须说实话,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查清。你听明白了吗?”
马哲见自己面的审讯台亮起了一盏红灯,便摘下旁边悬挂的耳机,套在头上。姜聪的声音:“马仔,你出来一下,赵组在这儿。”
马哲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大镜子,他可以肯定赵大雷现在一定从单向玻璃中看到了自己一脸的不屑。
马哲打开预审室的角门,进入隔壁的监控室。他看见于梅,假装吃了一惊:“哟呵,咋脱相了呢?”
“卸妆都不会说,马嘴吐不出象牙。”于梅嗔道。
赵大雷清楚这是马哲有意显示对他的轻慢,觉得受到了侮辱。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在于梅面前。
“你会不会审案,马哲?”赵大雷急赤白脸地说,“你这不是明白告诉张力平往过失上说吗?你到底想干什么!”
通过多年的审讯,马哲总结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首先经历的是恐慌期,刚被带进审讯室,惊魂未定;然后经历的是抵触期,言不及义或是沉默不语;接着经历的是博弈期,和审讯人员斗智斗勇,选择对自己对有利的应对方式;下一个阶段是崩溃期,心理防线失守,供述自己的罪行。不可思议的是还要经历一个被马哲叫做倾诉期的过程。由于受审带来的巨大的心理瞬间释放,认罪后的嫌疑人异常轻松,乐于和审讯人员进行交流。最后是追悔期,有的后悔自己不该犯罪,有的后悔自己不该认罪。张力平杀了自己深爱的女人,认定自己会被判死刑,是万念俱灰,极端颓废。此时对其进行思想疏导,可以避免出现过激想法和行为。马哲那番话要达到的就是这个效果。
但是面对赵大雷的指责,马哲绝不解释。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